判断题
1、淡水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可导致水华的出现。
答 案:对
2、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态学。
答 案:对
单选题
1、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过程能将空气中的N2,进行转化,供豆科植物利用的是( )
答 案:A
解 析:固氮作用:由固氮细菌和藻类将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化为固氮的过程,这是植物生长所需氮的主要来源。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固氮能力很强。
2、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了著名的“十分之一”定律。该定律的提出基于的研究对象是( )
答 案:B
解 析:美国生态家林德曼对美国明尼苏达州泥炭湖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营养级和能量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创立了生态系统中能量在各营养级间流动的定量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十分之一”定律。因此该定律的提出是基于湖泊为研究对象。
主观题
1、名词解释:种群密度严体。
答 案:种群密度:单位面积上或单位体积中种群的个体数量。
2、名词解释:生态因子。
答 案:生态因子: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填空题
1、按照丹麦植物学家瑙基耶尔的生活型分类方法,马铃薯属于()植物。
答 案:地下芽(或隐芽)
2、在某一森林与草原群落交错区中,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有()的趋势,这一现象属于边缘效应。边缘效应是群落交错区的重要特征。
答 案:增大
论述题
1、中国幅员辽阔,植被类型多样。论述中国植被的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
答 案:(1)水热状况对植被的分布有重要影响。水平地带性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2)纬度地带性。我国东部湿润森林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雨林。 (3)经度地带性。从东到西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和荒漠。
2、论述生态系统能流的途径。
答 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始于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辐射能的捕获,通过光合作用将日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植物有机物质中的化学潜能,这些被暂时储存起来的化学潜能由于后来的去向不同而形成了生态系统能流的不同路径。第一条路径(主路径):植物有机体被一级消费者(草食动物)取食消化,一级消费者又被二级消费者(肉食动物)所取食消化,还有三级、四级消费者等。能量沿食物链各营养级流动,每一营养级都将上一级转化而来的部分能量固定在本营养级的生物有机体中,但最终随着生物体的衰老死亡,经微生物分解将全部能量散逸归还于非生物环境。第二条路径:在各个营养级中都有一部分死亡的生 物有机体,以及排泄物或残留体进人到腐食食物链,在分解者(微生物)的作用下,这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还原为简单的CO2、H2O和其他无机物质。有机物质中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发于非生物环境。
第三条路径:无论哪级生物有机体在其生命代谢过程中都要呼吸,在这个过程中生物有机体中存储的化学潜能做功,维持了生命的代谢,并驱动了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和信息传递,生物化学潜能也转化为热能,散发于非生物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