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字形。 A项中的“刻骨明心”应写为“刻骨铭心”;C项中的“雕谢”应写为“凋谢”;D项中的“淘醉”应写为“陶醉”。
2、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
答 案:A
解 析: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登高临远,在全词的结构上起的作用承上启下,表达想念故乡而又不忍心登高,怕引出更多的乡思的矛盾心理。
从上片写到的景色看,词人本来是在登高临远,而下片则用“不忍登高临远”一句,“不忍”二字领起,在文章方面是转折翻腾,在感情方面是委婉伸屈。登高临远是为了看看故乡,故乡太远是望而不见,看到的则更是引起相思的凄凉景物,自然使人产生不忍的感情。
3、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新华字典》以中小学师生和广大中等文化程度的群众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各方面读者的基本查阅需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它识字,学文化。《新华字典》()无声的老师,已深深地融入进了一代代人的成长记忆之中,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正确选用词语的能力。 “而且”表示更进一步,前面一般有“不但、不仅”等与之呼应;“同时”表示并列关系,含有更进一层的意味,第一空应填“同时”。“借鉴”指跟别的人或事相对照,以便取长补短或吸取教训;“借助”指靠别的人或事物的帮助,第二空应填“借助”。故选D。
主观题
1、把文中括号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 案:推测王先生的意思,难道是喜爱别人的优点,以至于虽然只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而连带重视他的故迹吗?也许想推广他的事迹,来勉励那些求学的人吧。
2、孔子的话表明了他对晏子“事三君”有怎样的看法?
答 案:孔子让弟子记住这些话,晏子是用一种忠心来服侍百个君主。表明了他对晏子“事三君”的赞同。
3、诗歌前两联是如何与诗题相关联的?
答 案:诗人通过所闻所见,展现出一幅自然而清幽的画面: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桃花带露,树林深幽,野鹿时隐时现,正午静寂,却未听到钟声。首联写入山所见,点出访士诗题。颔联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又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直达主题。
写作题
1、作为社会中的人要深刻地理解两重责任:一是社会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就是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二是个人的责任,为社会做点什么,为他人做点什么,为自己做点什么。人之所以称之为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是烙上了“社会”的烙印,是社会中的人,这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他人都有责任。
根据所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600字以上。
答 案:略
2、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以上古人对“大”与“小”关系的认识对你有什么启发?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答 案:作文略
3、方和圆似乎格格不入,都和谐地搭配成一枚精妙的铜钱;野草和鲜花似乎是宿敌,却共同装饰了绚丽的大地;繁星和黑夜似乎是冤家,却共同点缀了美丽的夜空…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往往就是如此奇妙!请以“奇妙的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章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简答题
1、文章开头第二段对大旱场景进行了描写,试分析其特色。
答 案:作者从久不落雨、骄阳暴晒、河塘干涸、野草枯黄等自然现象写起,表现大旱的情形,表现了干旱咄咄逼人的严峻形势,渲染了一种悲怆的氛围,衬托出人们惶恐焦虑的心态,抓住了读者的心,为后文云霓出现时的惊喜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为后文大热和大旱的象征意义的揭示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