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单亲妈妈小芳向社会工作者小李诉说,10岁的儿子小明常因打网络游戏,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不好。小芳工作单位离家较远,没有足够时间照顾儿子,小李邀请小芳参加社区“四点半课堂”,并联系退休党员王阿姨与小芳家结对,在小芳下班前替她照顾儿子,同时,小李还介绍小芳加入“助苗成长微信群”,向心理专家学习亲子沟通的方法,以提高其亲职能力。小李为小芳家提供的上述服务属于()儿童福利服务。
答 案:B
解 析:补充性儿童福利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为经济困难家庭连接资源,为儿童提供经济补助,为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父母提供托育服务,为新生儿及其父母提供健康育儿资讯和技能培训服务。
知识点: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
2、下面的老年人小组工作方法案例中,错误的是( )。
答 案:D
解 析:运用小组方法在开展老年人社会工作方面有其优势,但是在这一人群中运用小组方法时仍有一些独特之处。老年人有身体上的不便和知觉方面的限制,因此在开展小组时要有相应的调整;在老年人小组中,带领者要自始至终扮演一个比较积极的角色;老年人由于其身心健康状况,节奏比年轻人的小组慢许多。故老年人小组活动的节奏不能太快。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老年人小组工作的独特之处。由于老年人在身心方面的限制,在开展老年人小组工作时,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3、老赵结束强制隔离戒毒回到社区,发现妻女已搬家,不知去向。邻居对他避而远之,找工作也屡屡碰壁。老赵找到社会工作者,要求获得经济补助。当得知无法马上获得补助时,老赵突然情绪失控,指责社会工作者不负责任,扬言要复吸报复社会,面对老赵这种情况,下列社会工作者的做法中,体现社会工作接纳原则的是()。
答 案:A
解 析:“对老赵的境遇表示理解”体现接纳。
4、小刘自幼丧母,一直与父亲相依为命,父子情深,不久前,小刘与父亲在自驾游途中发生车祸,父亲送医后不治身亡。小刘接受不了这一残酷的事实,精神崩溃,在急诊室外嚎啕大哭,医护人员请社会工作者小周为小刘提供帮助。在跟进服务中,据小刘自述,他现在脑海中反复出现车祸现场的恐惧画面,回忆不出细节,整个人处于惊恐之中,精神高度紧张。针对小刘的这种症状,小周最适宜的做法是()。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医务社会工作的方法。小刘出现的症状属于应激障碍症。应激障碍症是指人在心理、生理上不能有效应对自身由于各种突如其来的、给人心理或生理带来重大影响的事件(如战争、火灾、水灾、地震、传染病流行、重大交通事故等灾难)所导致的各种心理和生理反应。针对小刘出现的症状,社会工作者小周最适宜的做法是暂时将其安置到其他安静、舒适的封闭环境中,避免他再受到刺激。
多选题
1、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的特点有( )。
答 案:BCDE
解 析:BCDE
2、社区将要举行迎国庆居民文艺汇演活动,在报名的节目单里有儿童歌舞、青少年街舞、合唱等节目,“夕阳红”队的大妈们有些自卑,觉得比不过。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娟娟帮助“夕阳红”队员们发掘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深刻的人生理解及演唱富有情感、广场舞充满激情的优势与长处,自创编排了音乐舞剧,获得了极大的好评,让“夕阳红”队员备受鼓舞、力量倍增。娟娟的老年社会工作体现了( )的原则。
答 案:BC
3、刚上小学的小强经常违反课堂纪律,课上不是玩玩具,就是与同桌大声说话,受到老师的批评,小强的父母担心小强的学业,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小王了解了小强的行为表现后,制定了行为矫正的服务方案。为实施该方案,需要建立基线,小王的下列做法中,属于建立基线的有()
答 案:ABC
解 析:建立基线的方法有3种:一是确定介入的目标,例如,服务对象的行为、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指标。二是选择测量工具,包括直接观察或使用标准化问卷或量表。三是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或者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情况)。故本题答案选ABC。
4、社会工作者小王在与案主小丽的面谈中,通过交谈了解到小丽希望改变的内容,并且和小丽讨论了双方对彼此的期望,最后共同达成了初步协议,确定了工作的目标。上述情况中,小王完成的任务是面谈中的( )。
答 案:BCE
解 析: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会谈的主要任务包括①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②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③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④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⑤达成初步协议;⑥决定工作进程。题中,小王“了解到小丽希望改变的内容”完成了“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这一任务;“讨论双方对彼此的期望”完成了“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的任务;最后达成了初步协议。
主观题
1、 选民可否对候选人投反对票?或另选他人?
答 案:选民对候选人可以投反对票,也可以另选他人。
2、第一次选举当选名额不足时,如何进行选举?
答 案:第一次选举当选名额不足时,应就所缺空额组织另行选举。其得票数达到选票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即可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