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1、北方树种分布区向南拓展,因受到温度限制常分布于较高海拔区域。()
答 案:对
2、生物群落是由许多动物、植物组成的群体。()
答 案:错
单选题
1、需要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不能忍耐强光照的植物属于()。
答 案:B
2、油菜的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属于()。
答 案:C
主观题
1、名词解释:种群密度严体。
答 案:种群密度:单位面积上或单位体积中种群的个体数量。
2、名词解释:生态因子。
答 案:生态因子: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填空题
1、凡未受人类干扰或扶持,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依靠生物和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
答 案:自然生态系统
2、环境按性质可分为自然环境、__________和社会环境。
答 案:半自然环境
论述题
1、试分析影响演替的一些因素。
答 案: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原因有以下一些:(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由于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普遍而经常发生,因此,任何一地段,都有可能接受这些扩散来的繁殖体。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是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对动物来说,每当植物群落的性质发生变化的时候,居住在其中的动物区系实际上也在作适当的调整,使得群落内部的植物和动物又以新的联系方式统一起来。(2)群落内部环境变化。这种变化是由群落本身的生命活动造成的,与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些情况下,是群落内物种生命活动的结果,为自己创造了不良的居住环境,使原来的群体解体,为基地植物的自下而上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引起演替。(3)种内和种间的关系改变。组成群落的物种在其内部以及物种之间都存在特定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随着外部环境条件和群落内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调整,进而使群落特性或多或少地改变。(4)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影响演替的外部环境条件并不限于几种,凡是与群落发育有关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因子都可成为演替的外部因素。(5)人类的活动。人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因为人类社会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的作用。
2、试述种群调节机制的几种学说。
答 案:种群的数量变动,反映着种群出生和死亡、迁出和迁入的相互作用,因此.一切影响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的因素,都同时影响着种群的数量动态。不同的生态学家提出不同的学说来阐述种群的调节机制。(1)生物学派认为,群落中的各个物种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利用的,从而使种群数量处于相对的稳定平衡;当种群数量增加,就会引起种问竞争加剧,结果导致种群的数量下降,这种观点属于密度制约论,其中食物因素在生物因素中有重要地位。(2)气候学派认为,种群数量是气候因素的函数,气候改变资源的可获性,从而改变环境容量。(3)不同于上述学派,自动调节学派将焦点放在动物种群内部,而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外源性因素上。自动调节学派强调种内成员的异质性,异质性可能表现在行为上、生理特征上或遗传特征上;他们认为种群密度的变化影响了种内成员,使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参数变化;把种群调节看成是物种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它经自然选择,带来进化上的利益。自动调节学说又分为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和遗传调节等。①行为调节学说认为动物社群行为是调节种群的一种机制,以社会等级和领域性为例,这两种行为都使个体间消耗能量的格斗减到最小,使空问、资源、繁殖场所在种群内得到最有利于物种整体的分配,并限制了环境中的动物数量,使食物资源不至于消耗殆尽。这样,种内划分社会等级和领域,限制了种群不利因素的过度增长,并且这种“反馈作用”随种群密度本身的升降而改变其调节作用的强弱。②内分泌调节学说强调种群数量上升或下降受生理反馈机制作用而受到抑制或停止。③遗传调节学说重视个体遗传的素质,认为个体遗传素质的不同是决定种群的适应能力以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而这种遗传素质是亲代遗传下来的,所以种群密度的变化是建立在种群内行为以及生理和遗传变化的基础之上,在下一代或几代调节中反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