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7月12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459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3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7月12日专为备考2023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鲈鱼堪脍”、“求田问舍”、“司马青衫”三个典故所涉及到的人物依次是()。

    A白居易、张翰、许汜

    B张翰、白居易、许汜

    C许汜、张翰、白居易

    D张翰、许汜、白居易

  • 2. 关于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是郁达夫写于三十年代中期的游记散文

    B文中的“故都”指六朝古都南京

    C文章通过房前屋后、街头巷尾的景物描写,赞美了故都的秋天

    D文章通过对比手法彰显出故都秋色的浓郁,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的热爱之情

  • 阅读《从军行(其四)》,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 概述本诗的主题思想。
  • 阅读《五代史伶官传序》,回答下列问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5)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1. “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 2. 《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当今社会充满竞争,竞争中更需要合作。合作是生存的必需,合作是发展的土壤,和谐的合作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合作的精神,应体现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
    请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亲身经历的事,可以写听说的事,也可以发表议论表明自己的看法。不少于800字。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 2. 题目:有志者,事竟成
    要求:(1)以议论为主;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①外来物种入侵防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近年来,随着我国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外来入侵物种扩散途径更加多样化、隐蔽化,需进一步加强防控和治理。近日,《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发布,对新形势下的相关重点工作进行了系统规划和安排。
    ②《办法》重点强调从多个角度全面提升外来入侵物种管理水平。首先是构建全链条防控体系,做好源头预防,在源头上进一步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其次要明确职责分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外来入侵物种防治负责。另外还要引导公众参与,加强宣传教育与科学普及,鼓励引导公众依法参与防控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
    ③《办法》还要求进一步推进生态治理修复工作,对外来入侵物种发生区域进行治理修复。各部门应研究制订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治理策略措施,在外来入侵植物、病虫害、水生动物等方面,制定相应的防控治理方案并进行落实。在生态系统修复方面,各地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订方案,采取种植乡土植物、放流本地种等措施,对外来入侵物种发生区域进行生态系统恢复。

    1. 这段文字可分为两层,请按段落序号用“||”标出。
  • 阅读梁实秋《论诗的大小长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诗的价值原不必以篇幅长短而定。不过据我看,最伟大的作品都有相当的长度。
    为什么说伟大的作品都有相当的长度?单是篇幅长,并不能吓倒人!篇幅短,也并不寒伧!但是伟大的作品,因为内容性质的需要,绝非三言两语就能宣泄无遗,必定要有相当的长度,作者才有用式之地,才能把繁复深刻的思想与情绪表现得干干净净。把歌德的《浮士德》缩成一首“小诗”,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缩成一首“小诗”,把密尔顿的《失乐园》缩成一首“小诗”,把但丁的《神曲》缩成一首“小诗”,你试试看!但是谁能不承认这些是西洋文学里的最伟大的诗篇?伟大作品的内容必不是生活的一鳞一爪,必不是一时的片段印象,而必是根本人性的描写。所以没有相当的长度,作者便没有周旋的余地。这相当的长度,也并不是谁定下来的规律,伟大的作品自然地需要相当的长度。亚里士多德说悲剧必有相当的长度,就是根据这种必须而立言的再从艺术方面讲,为求一篇作品的有起有讫,为求其完整,为求其透彻,也需要一个相当的长度。
    我并不菲薄“小诗”,“小诗”也可算是我们的新诗的一体,自有其相当的位置与价值。要描写一个单纯的意念,要记录一刹那的印象,要发泄一点简单的感情,“小诗”当然是很适宜的一种形式,但是伟大的题材却装不进一首“小诗”里去。(有删改)

    2. “小诗”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