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17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应急救援员证书怎么考?本站集合了众多的应急救援员理论知识考试题,为你通关保驾护航。
A所有绳索在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都应该进行检查。
B绳索在清洗后可以直接在阳光下暴晒,可以快速晾干。
C使用绳索时要避免尖锐物体。
D使用绳索时不可以踩踏绳索。
A人员伤亡情况
B危险物信息
C优先分类级别
D实施ASR的工作阶段
A120cm*100cm
B100cm*100cm
C100cm*110cm
D80cm*80cm
A生理、情绪、认知、行为
B生理、心理、行为、精神
C意识、行为、情绪、认知
D意识、记忆、情绪、行为
A闭式喷头
B开式喷头
C半开式喷头
D以上都对
A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具有自动喷水功能
B可以自动报警
C可以进行初期火灾控制
D可进行智能控制
A200kg
B215kg
C225kg
D250kg
A中国人民解放军
B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C民兵预备役
D以上都是
A快速审视环境,选择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B去楼道
C原地不动
D跳楼
A中毒
B呛水
C缺氧
D痉挛
A从窗口跳出
B乘坐普通电梯
C乘坐消防电梯
D从安全通道撤离
A大声呼喊
B放低身体姿态
C浅呼吸
D遮掩口鼻
A可往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将身体裹住以扑灭火焰
B注意观察遭受雷击者有无意识丧失和呼吸、心跳骤停的现象
C先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再处理电灼伤创面
D以上都有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D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A单项演练
B综合演练
C示范性演练
D实战演练
A中暑高热
B中暑衰竭
C中暑痉挛
D日射病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消灭为主,预防为辅
C安全第一,常备不懈,全力抢救
D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A预灾
B备灾
C救灾
D善后
A100J
B100~150J
C150~200J
D300J
A由于大量出汗,水及盐类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
B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
C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
D神志不清
A面部肿胀
B腹痛、恶心
C仅有伤口刺痛及局部红肿
D昏迷
A在患者耳边呼叫
B轻轻拍打患者肩部
C敲打患者头部
D轻轻推动患者
A被人践踏
B窒息
C烧伤
D大火灼烧
A100
B120
C150
D180
A预防
B准备
C响应
D恢复
A清洗伤口后加以包裹
B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
C用药棉将流出的血液吸去
A固体物质火灾
B气体火灾
C金属火灾
D液体火灾
A预灾
B备灾
C救灾
D善后
A固体物质火灾
B气体火灾
C金属火灾
D液体火灾
A警戒标志杆及底座一般单独使用
B警戒带可以单独使用,使用时捆绑在现场周边的树木、路灯杆、栏杆上形成警戒区域
C警戒桶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警戒器材配合使用
D警戒灯一般用于夜间或光线较暗的场所
A1
B3
C6
D12
A高血压
B上呼吸道感染
C饥饿
D精神紧张
A服从信号灯
B服从交警的指挥
C服从交通标志
D见机行事
A保持清洁、置于干净阴凉的地方
B不用时取出电池,每隔4到5个月取出开机
C轻拿轻放、避免仪器接触到水
D非专业人员不得使用
A触电后停止呼吸的
B高处坠落后停止呼吸的
C硫化氢中毒停止呼吸的
A环形包扎
B螺旋反折包扎
C螺旋包扎
A三长,三短,再三短
B三短,三短,再三长
C三短,三长,再三短
D三短,三长,再三长
A枕头
B书本
C空塑料瓶
D瓷杯
A60
B80
C100
D120
A使用时将密封板盖在裂缝处,拿带有钩子的带子,钩在堵漏袋的铁环上
B将堵漏袋压在密封板上,并压住堵漏袋,把对称的带子绕桶体用收紧器连接好
C用充气钢瓶或脚踏泵对堵漏袋充气,使其鼓胀,堵住泄露点,防止危险物质进一步泄露
D外封式堵漏袋结构牢固,可与尖锐物接触,并能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当发现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或活动,通知并组织现场人员快速撤离至安全地点。
B当土方或建筑物发生坍塌后,如有人员被埋压等情况,马上拨打救援电话,在确认不会继续坍塌后,马上对被埋压人员进行救援。
C如少部分土方坍塌,救援人员要用铁锹等轻便工具进行救援,注意不要伤及被埋压人员;如建筑物整体坍塌,造成特大事故时,应在统一指挥下进行救援,可采用吊车、挖掘机等大型工具进行救援。
D抢救出来的人员立即对其进行紧急救援,对伤势严重者马上进行输氧和输液,无呼吸和心跳者进行心肺复苏。
A《安全生产法》
B《自然灾害防治法》
C《消防法》
D《道路交通安全法》
E《应急救援组织法》
A就近占领水源
B确保重点兼顾一般
CC力争快速不间断
DD以中队为单位供水
EE.采取一切手段解决灭火用水需要
A使用后可用干棉纱将消防员避火防护服表面烟垢和熏迹擦净,其它污垢可用软毛刷蘸中性洗涤剂刷洗,并用清水冲洗净
B可以用水浸泡或捶击
C镀金视窗应用软布擦拭干净,并覆盖一层PVC膜保护,以备再用
D应保存在干燥通风处,防止受潮和污染
E不能用水浸泡或捶击
A以每20s,升压2000V的速度施加电压,在16000V时不被击穿
B续燃时间≤2s
C阻燃时间≤10s
D损毁长度≤10cm
E耐酸碱性能:1h内不渗透
A消防员呼救器后场接收装置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对进入现场的消防员呼救器状态进行监控,显示预报警、报警、手动报警和温度报警等状态信息
B消防员呼救器后场接收装置可分为计算机型和非计算机型
C指挥员无法通过消防员呼救器后场接收装置下达撤退命令
D当遇险的消防员周围无人的情况下,持有消防员呼救器后场接收装置的指挥员可凭借接收到的报警工作状态无线电信号确认该消防员遇险,可即刻派出救援人员进行救助
E当消防员随身佩戴呼救器进入火场或事故现场进行灾情侦察、灭火救援和抢险救灾时,一旦遇到威胁人身安全的险情,不能行动或失去知觉,呼救器通过手动或自动发出连续报警声响信号、定位频闪光信号和报警工作状态无线电信号
A被救者的体重原则上不能超过140kg
B每次只能救助一人
C操作时固定带要连接牢固,运送时被救者头部应朝前
D在有毒化学事故现场使用后,必须对担架进行洗消
E使用担架从高空或地下救人时,要用固定带将被救者固定牢靠,防止晃动掉下
A个体的易感性
B持续性的焦虑
C应对方式
D反复出现噩梦
A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个类型的特别重大突发事件而制订的涉及多个部门(单位)的应急预案
B总体预案的组成部分
C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牵头制定,国务院批准发布实施
D由部门(单位)制订,报国务院备案后颁布实施
A客观评价应急能力
B查找问题不足
C全面分析应急演练取得的效果
D修订完善应急预案,进行督察与反馈
A缓降器禁止与油脂、酸类、易燃品及有腐蚀性的物品混放在一起。
B缓降器达到最高使用次数时,要拆缷检查,全面清洗,注油、更换配件。
C使用后,应清除缓降器上的灰尘和泥土等脏物,必要时可用淡水清洗缓降滑带,晾前应当拧水,晾时避免烈日曝晒。
D缓降器摩擦轮毂内严禁注油,以免摩擦轮打滑而造成滑降人员坠落伤亡事故。
E存放缓降器的库房应通风,温度为0℃~30℃,相对湿度不大于80%。
A观测火源及火势蔓延方向
B寻找被困人员
C监测异常高温及余火
D观测消防队员所处位置
E探测被埋压人员的位置
A佩戴时,要使呼吸器的重量落在臀部而不是肩部
B面罩连接好后,逆时针方向完全打开氧气瓶阀门,并回旋1/4圈,当听到报警器的瞬间鸣叫声时,表示瓶阀开启
C正压式消防氧气呼吸器按额定防护时间划分为60型、120型、180型、240型四种类型
D正压式消防氧气呼吸器按额定防护时间划分为60型、120型、180型三种类型
E正压式氧气呼吸器是消防员和抢险救护人员在有毒、缺氧、烟雾、悬浮于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等恶劣环境中,进行抢险救灾或从事灾情处理工作时佩戴使用的呼吸保护器具
A正常工作状态信号
B预报警工作状态信号
C报警工作状态信号
D超温报警工作状态信号
E低电压报警工作状态信号
A保持炮体清洁,防止生锈与意外损坏
B定期检查喷嘴,防止杂物堵塞
C对泡沫炮,每次使用完毕后应进行冲洗
D对炮座回转定期检查和更换润滑油脂,保持炮体转动灵活
E对配有电池的电控式消防炮,应定期检查蓄电池,电容量不足时应及时充电。
A在救援行动中,消防员要防止刮扯防蜂服,碰掉头盔,造成身体防护部位暴露,发生蜇伤危险
B在登高摘除蜂窝时,要做好登高保护,防止从高处坠落
C摘除蜂窝时,所有参加救援的人员都必须穿着防蜂服,未穿着防蜂服的人员必须远离处置现场,防止一旦蜂群发起攻击时造成非消防员伤害
D要划分警戒区域,做好现场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域
E在警戒区域的人员不得大声喧哗,防止惊动马蜂群,引起攻击,发生危险
A头部
B躯干
C手臂
D腿部
E手、脚部
A生产
B运输
C储存
D使用
A磁性
B放射
C生物
D化学
A灭火战斗过程中,消防人员要注意观察地面有无碎玻璃刀具钉子或金属竹木硬塑料的尖端和薄片,防止被刺或割伤
B必须通过碎玻璃区域时,要穿着防刺消防靴,佩戴防割或较厚的手套,必要时首先清除玻璃碎片
C灭火需要破拆时,要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破拉扯搬要用力适当,防止被尖利的碎片划伤
D登高破拆时,要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防止破拆碎片坠落或破拆工具脱手坠落砸伤地面人员沿着火建筑外墙边行走时,要紧贴墙脚或与墙保持一定距离,防止被高空坠落物碎裂的窗玻璃或幕墙玻璃砸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