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单招语文现代文阅读考前模拟题(一)

考试总分:9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10869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高职单招语文现代文阅读考前模拟题(一)有助于各位准备考试的小伙伴针对考点进行复习,来聚题库进行刷题复习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不管多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么?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
      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1. “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句中“可教养的客体”之所指,下列解说最具体准确的一项是( )

    A哲学概念,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

    B指“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的读书人。

    C指“做前提”的“个性或人格”。

    D指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高尚人格和独特人格追求的读书人。

  •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2. 对王熙凤称贾母为“老祖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明她地位特殊,受宠放诞。

    B表明她性格泼辣,语言幽默。

    C表明她工于心计,为讨贾母喜欢。

    D表明她举止轻浮,放任不拘。

  • 黄河的心曲
    刘再复
        我流过了远古荒凉的野漠,一直流到今天繁华的大地,我穿过大沉寂与大征战,穿过大黄沙与大峡谷,我是黄土地的主人。
        我有自己,有自己的包藏着千里波涛的青春与迟暮,有自己的崎岖坎坷与壮阔,还有自己追求的沧海和向往的前方,大地给我以生存的河床,我给大地以金黄色的乳汁,还有旋转的血液。
        我不需要,不需要层峦叠嶂的调动,不需要蓝天白云的呼唤,更不需要暴风骤雨的鞭挞。我自己会做蓬勃的奋飞,豪迈的奔涌。我有自己粗糙的歌和粗糙的舞,苏醒的浪群的呐喊。我既是大地的主人与孩子,我就懂得报效大地母亲,只有牛马,才需要鞭子,只有奴仆,才乞求恩赐。
        我爱地上的兄弟姐妹,爱一切吐绿与吐红的花卉、草木、庄稼与森林,他们无言,但我仍献予我的生命之波。然而,没有我的献予,没有我的咆哮的雷声,混浊的叫喊,他们也会默默生长,他们也是大地的主人。我相信他们,胜过信任自己。
        让奔流的自由奔流吧,让生长的自由生长吧!一切大地的主人,都会有壮丽的奋发,就像我的不会疲倦的波涛,永远都会汹涌与前驱。

    3. 对下列词语在文中的象征意义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大地”象征我们伟大的祖国。

    B“花卉、草叶、庄稼与森林”象征祖国的人民。

    C“黄河”象征作者自己。

    D“牛马”“奴仆”象征那些愚昧、落后、无知的中国人

  • 书斋
    凝石
        书斋,顾名思义,是读书的房间,同时也是藏书的地方,还是书写的地方。读书、藏书、书写是书斋的基本功能。后来,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鉴赏常在这里进行,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讨也常常在这里进行。书斋是以个人名义建立,以主人和密友为主体,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书斋姓“文”,所以别名称作“文房”。
        早在春秋时期,与朝廷兴建的学校——“官学”不同,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诸子家中的讲学之处往往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这应该就是书斋的雏形。汉代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均有自己的书斋以从事文化艺术活动。因此,可以说汉代是书斋兴起的时期。唐代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时期,文化艺术繁荣而发达,学术氛围也比较宽松。可以说盛唐是书斋成熟的时期,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书斋。
        在中国传统宅院中,书斋往往是民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它一般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如有后花园,必与之相邻,以形成高雅恬淡的良好环境。
        书斋有三大特点。一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书斋的主体——读书人或做学问的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二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书斋是个人的领地,是书斋主人个性得以施展的空间。在这里,他们的创造力得以迸发,从而产生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艺术,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书斋宜明朗、清净,不可太宽敞。明净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窗外四壁,藤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柏盆景,或剑兰一二盆。石阶周围种上青翠的芸香草。书斋中宜设长桌一张,放古砚一方,置笔筒一个,墙壁上挂古琴一把;书斋右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等书及字帖画卷。人独坐于书斋之中,或对日吟诵,或秉烛夜读,于书斋里享受一份清福,从学问中得到一份快乐。
        进入21世纪,人们对传统的兴趣在逐步衰减。有些人认为,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然而,从文化发展的宏观趋势上看,在新的时代,书斋仍将成为现代社会持续存在的文化现象。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必然促进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这为书斋的普及提供了基础。
        今天,历史传统和科技时尚在现代书斋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转引自《新华文摘》2007,有删改)

    4. 下列对“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这句话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斋是私人空间,置身其中,可以充分展示个性,施展才华,并且从学问中得到快乐。

    B书斋的格局、布置和装饰大多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也正是中国文人一直追求的精神境界。

    C书斋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已深入到中国文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将永远存在。

    D书斋往往是传统民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历代文人在这里辛勤耕耘,研究学问,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 5. 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传统“书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斋是文人读书、藏书、书写、作画以及从事其他文化艺术活动的地方。

    B书斋姓“文”,其中所设书桌、文具、字帖画卷等都体现了主人的兴趣爱好和精神追求。

    C书斋空间一般较小,大多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环境优雅,明朗清净。

    D书斋是私人讲学的地方,白天是课堂,晚上便是书房。

  •     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承认技术应用有负面作用,但他认为这只能通过技术来消除,埃吕尔说:“我们在尽力揭露技术发展招致麻烦的一面……我深信,所有这些麻烦都会随着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而被消除。并且,确实也只有依靠技术的发展才能消除。”技术对消除、减弱技术的负面效果,当然有重要作用,例如要在煤中脱硫,就应当研究和应用脱硫的技术,只有主观愿望是不行的。但脱硫技术不会从燃烧煤的过程中自动生长出来,研究与应用脱硫技术,仍然是人的决策。如果有人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会自然消除,这是没有根据的,也是有害的。
        另一位学者弗洛姆说,现代技术系统有两个指导原则:第一原则是“凡技术上能够做的事都应该做”,第二原则是“最大效率与产出原则”。弗洛姆所说的第二原则,就是所谓的效率原则。他所说的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一“能够做”等于“应该做”。这两条原则结合起来,就是凡技术能够做的都应当去做,而且还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即使是恶的技术,也应当采用,并且努力强化它的恶果。这当然是荒唐的逻辑。“能够”是对技术功能的判断,是事实判断;“应该”是价值判断、伦理判断。“能够”不等于“应该”,正如“应该”不等于“能够”。同样,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如果凡技术能够做到的事,我们都应当去做,那我们就放弃了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
        人与技术的关系只能是创造与被创造、开发与被开发、应用与被应用、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技术应当为人谋利,而不应当损害人的利益。是人主宰技术的命运,而不是技术主宰人的命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即人造物进化的逻辑,也可以说是技术自身的逻辑;更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或称社会逻辑,这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技术的社会逻辑高于技术的自然逻辑,当这两种逻辑冲突时,技术的自然逻辑服从技术的社会逻辑。技术本身的善恶、技术应用后果的善恶,只能根据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来判定。人类的最高目标,不是发展和应用技术,而是人类的全面发展,技术只是为了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技术越发展,越应该强调对技术的人文关注。

    6. 下列不属于作者对弗洛姆“第一原则”评价的一项是()

    A事实上,第一原则混淆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伦理判断。

    B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而这一逻辑是片面的。

    C如果应用这一原则,那么,势必会放弃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

    D第一原则强调了凡技术能做的都应当去做,而且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

  •       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时,常常在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点——一棵小荆棘,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秆,或者一条灌木枝——蜕掉身上的皮。找到后,它就爬上去,用前爪牢牢地抓住,仰着头,让前爪为固定不动的支撑点。
    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的中线慢慢裂开,里面露出了淡绿色的蝉体。随着蜕皮的进展,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爪,最后是翅膀与后爪。此时,除掉尾部,身体都已经出来了。
          然后,它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身体在空中向后腾空,只留尾部一点固着在旧皮的鞘中。它翻转身体,使头部向下,将折皱的翼竭力向外伸直、张开,接着又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用腰部的力量尽力将身体翻上来,恢复头朝上的正常姿势,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再把尾部的尖端从鞘中脱出。①全部的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现在,它已经完全自由了。
          在短时期内,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还不十分强壮。它那柔软的身体,在还不具有足够的力气和②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好好地沐浴空气和阳光。它只用前爪挂在已脱下的皮上,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它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直到慢慢地变成了棕色,它才同平常的蝉一样。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找到了树枝,大概到十二点半才会弃下它的皮飞去。那空壳仍挂在树枝上,有时竟能保持一两个月之久。
                                                                                                                                                                                                       ——选自法布尔《蝉》

    7. 关于选文的内容分析正确的是( )

    A蝉的幼虫到地下寻觅藏身之所。

    B蝉的幼虫蜕皮的过程。

    C蝉的幼虫爬出地面。

    D蝉的孵卵。

  •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最近报告说,维生素E有中和对人体有害的胆固醇的作用。
      受试者在仅仅连续几天每天服用400至800个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之后,血液中一种名为低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含量,就已降到了低于能够对动脉血管构成损害的水平以下,但胆固醇的代谢趋于正常。
      低密度脂蛋白在血液中氧化后会转化成一种有害化学物质,损伤动脉内壁上的细胞,同时还造成斑块的聚焦,使血管变硬。
      虽然早先其他研究显示维生素E和维生素C具有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作用,但明尼苏达的最新研究表明,只有通过维生素E的摄取才能获得这种对心脏血管的保护作用。同时,停止维生素E之后,相应的保护作用会很快消失。
      目前,美国政府向公众建议的维生素E摄入量是每人每天25个国际单位,而该校的科学家认为,这种维生素的摄入量必须至少增加至400个国际单位,才能发生有利于保护心血管的化学反应。

    8. 下面几项是关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经过实验后得出的新看法,其中不属于他们新看法的一项是()

    A维生素E的摄入量每人每天至少应增加到400个国际单位,否则,就无法起到保护心脏血管的作用。

    B只有在服用维生素E期间,才能获得对心脏血管的保护作用。一旦停用,其保护作用就会消失。

    C低密度脂蛋白在血液中氧化后,会变成一种有害的化学物质,使胆固醇增多。

    D维生素C能防止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作用的研究没有依据。

  •    在今天的学术评价中,一位大学教授的价值是由已发表的论文的数量和受邀请参加学术研究讨论会的次数来衡量的,这无疑标志着学术工业的全面胜利和纯学术的全面贬值。而面临这种生产过剩问题的学术工业本身,它的产出则充满了毫无学术价值意义的伪问题。    有一类伪问题直接来自渗入语言的自命不凡的行话和令人望而生畏的集合名词。像“元叙述”“主体间性”这类行话如今被文科学生仿用得烂熟,以致令被模仿者——大学教授自己都觉得有点难为情。其实有一个基本标准我们应当牢记在心;这类行话愈容易被模仿,愈证明某个行当没有价值。至于“人民性”“文学性”“后殖民主义”等集合名词,那简直就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铁床匪”普罗克汝斯忒斯抓到矮个子的要放在长的床上,直到将其拉死;抓到高个子的要放在短床上,直到将其砍死。这类集合名词无视实际精神现象的丰富多样性,以牺牲多样性为代价而追求理论表述上的单纯和清一色。在我们的问题史上,像贸然断言“某某风格”之类的集合名词已经使我们的前辈大失面子。狄德罗曾有一篇文章被人以“风格不像他的”为理由从他的全集中删去;但在他的原稿被发现后,这篇文章又被重新收入他的全集。凡·米格伦对维米尔的作品一丝不苟地模仿骗过了多少声名显赫的批评家的眼睛。如果不是伪造者的坦白,我们将永远满足于对维米尔风格的高度概括而不会对这个集合名词本身表示怀疑。    另一类伪问题来自学术工业中日益学科化的倾向和对学术发明权的诉求。机械地以一个公式去套一个又一个题目,已成为人文科学研究者的日常工作。然而,人文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分“学科”和“系”,人文科学的整体性会遭到歪曲。赵孟的诗由古典文学专业的人士来研究,而赵孟的书画则由艺术史专业的去研究。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知识整体的人文科学,经不起“学科”和“系”的分割。有头脑的研究者不论阅读哪部文本都定然会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许会将他们带到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等领域,只要不遭遇学术同行保护主义,那么这种研究一定会有令人振奋的前景。问题在于,以科学发明权的诉求为指向的学术同行保护主义,它的实际危害要比人们所认识的大得多。

    9. 对文中所引用的事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铁床匪”普罗克汝斯忒斯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愈容易被模仿的行话愈没有价值。

    B狄德罗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集合名词无视实际精神现象的丰富多样性。

    C凡·米格伦的例子是说明对“某某风格”之类的集合名词的讽刺和否定。

    D赵孟的例子说明人文科学中学科化的倾向会破坏人文科学的整体性。

  • 10. 对“这类行话如今被文科学生仿用得烂熟,以致令被模仿者——大学教授自己都觉得有点难为情”一句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教授对自己仿用自命不凡的行话和令人生畏的集合名词感到羞愧。

    B他们的行话被别人模仿得烂熟,说明他们的研究是没有价值的。

    C因为他们的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这类行话,只是会模仿而已。

    D他们为自己理论表述上的单纯和清一色而感到羞愧。

  •    俗称黑匣子的飞行记录器,通常都被安装在飞机机身的后段,靠近水平尾翼,因为根据实际例子显示,当飞机失事时,黑匣子安装在这一位置可以获得较大的残存率。
       从外观上来看,飞行记录器是一个长方形的防震、防火、防水的金属箱。为了使它容易被发现,外表有非常鲜明醒目的橘红色涂装,并且贴有反光条。此外,飞行记录器上还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水下定位信标发生器,当飞行记录器被水淹没时,水将会成为导电介质而启动水下定位信标的石英震荡电路,发射出信号,频率在超音波频率的37.5kHz,脉波周期100ms,每秒发射一次,可持续30天以上,在水深400米的范围内均可侦察得到。
       语音通话记录器记录飞机电源中断前后30分钟内,飞行组员的无线电通信和谈话内容。数位飞行资料记录系统主要用来记录对飞机操作状况较有关键性作用的资料,这些资料取自飞机的其他系统和专用感测元件,资料先经数位化处理,然后被记录在磁带上。磁带上有6个资料轨道,可提供25小时以上的记录时间。收录的资料有:高度、空速、俯仰姿态、磁方位航行、攻角、垂直加速、纵向加速、马赫数、燃油流量、润滑油流量、航次、日记、超飞重量、重心位置等。判读上述资料,就不难分析出飞机失事的原因。

    11. 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飞机失事时的燃油流量、攻角可从黑匣子的磁带上找到数据。

    B失事飞机如果掉进森林,引起大火,黑匣子中的磁带就会失效。

    C黑匣子的外表贴有反光条,可以反射夏日的阳光,以免过高的温度影响录音磁头的效果。

    D数位飞行资料记录器的磁带格式和语音通话记录器的磁带格式相同。

  • 12. 对本文所提供的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机失事的大量实例显示,把黑匣子放在机身后段靠近水平尾翼的位置最为妥帖。

    B黑匣子中的水下定位信标的石英震荡电路,在被水淹没时会自动启动。

    C飞机的各种机械系统中有专用感测元件,其感测到的资料信号转换成数位模式,再供给数位飞行资料系统作记录,保存在黑匣子中。

    D假如飞机从广州起飞,一小时后在秦岭失事,飞行组员所有的谈话内容可从黑匣子内的磁带中找记录。

  •     我对中央电视台的奥运会转播有一点儿意见,那就是它对别国运动员的成绩说得少,在奥运会头几天,我们错过了多少游泳比赛的精彩场面呀。可网上的一项调查显示,六成以上观众就喜欢看国旗升起,听国歌奏响,关心全人类的是少数。
        美国NBC的转播也受到一堆批评,他们酷爱沙滩排球,阳光、沙滩、海浪、大美人,还有什么项目能展现如此的运动之美。可一个美国专栏作家说了,奥运会又不是沙滩排球比赛。NBC的转播太关注皮肤,国色天香。除了美国人参加的比赛,就剩沙滩排球了。《悉尼先驱晨报》说得好,女运动员不再仅仅展现其体育技能,还要显示好身材,就如一位模特儿所言,这是一种上瘾的事,因为你通过别人的眼睛获得自己存在的意义。
        据说,在澳大利亚看电视,你就很难看到乒乓球和体操,他们把奥运会改成了游泳比赛,从早上的预赛到晚上的决赛,场场转播。别的项目,那只有澳大利亚人参加的马术、赛艇和田径了,简直可以算是一场“澳运会”。
        由此说来,一场全人类的聚会被分割了,观众在这里加强了对自己祖国的认同感,而不是对人类的认同。有记者跑到悉尼,说世界多和平呀,伊朗人和美国人能和谐相处,朝鲜选手和韩国选手都携手入场了,这世界没有霸权主义没有恐怖主义。是呀,这愿望是美好的,奥林匹克呈现了这种假象,但检点一下自己被奥运会鼓荡起来的民族情绪,就会警惕,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被一位德国导演拍摄成一个纪录片,片名叫《意志的胜利》,据说它展现了纳粹的美感,给德国人灌上了迷魂药。
    (选自《生活周刊》2000年第19期,有改动)

    13. 作者开篇说“对中央电视台的奥运会转播有一点儿意见”,总观全文,“意见”的实际含义是()

    A中央电视台很少报道别国运动员的成绩,使作者错过了许多精彩的节目。

    B六成以上的观众只喜欢看国旗升起,听国歌奏响,而不关心全人类。

    C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奥运转播电视节目,分割了全人类的聚会。

    D中央电视台的奥运报道,有一种淡化人类认同感的倾向。

  • 14. 文中第2自然段段末说“通过别人的眼睛获得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一种上瘾的事”,这件事指的是()

    A美国人酷爱沙滩排球,以展示运动之美。

    B女运动员在展现自己的运动技能的同时,还能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形体美。

    C模特儿在运动会上的表演,将一副好身材展露无遗。

    D观众观看精彩的体育节目,大饱眼福。

  • 15. 根据文章内容,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中、美、澳三国电视台在转播奥运会时,对别国运动员的成绩极少报道,这对于各国体育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B作者说,在澳大利亚,奥运会成了“澳运会”,这是一种否定的说法。

    C作者认为电视奥运转播显露了一种不健康的民族情绪,这种情绪发展下去是危险的。

    D作者认为电视奥运转播应加强对人类的认同,而不是对自己祖国的认同。

  • 采蒲台的苇
    孙犁
    我到了白洋淀,第一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我渐渐知道,苇也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其中,大白皮和大头栽因为色白、高大,多用来织小花边的炕席;正草因为有骨性,则多用来铺房、填房碱;白毛子有漂亮的外形,却只能当柴烧;假皮织篮捉鱼用。
    我来得早,淀里的凌还没有完全融化,苇子的根还埋在冰冷的泥里,看不见大苇形成的海。我走在淀边上,想象假如是五月,那会是苇的世界。
    在村里一垛垛打下来的苇,它们柔顺地在妇女们的手里翻动。远处的炮声还不断传来,人民的创伤还没有完全平复。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
    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不能一一记述。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
    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一次,在采蒲台,十几个干部和全村男女被敌人包围。那是冬天,人们被围在冰上,面对着等待收割的大苇塘。
    敌人要搜。干部们有的带着枪,认为是最后战斗流血的时候到来了。妇女们却偷偷地把怀里的孩子递过去,告诉他们把枪支插在孩子的裤裆里。搜查的时候,干部又顺手把孩子递给女人……十二个女人不约而同地这样做了。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
    枪掩护过去了,闯过了这一关。这时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从苇塘打苇回来,被敌人捉住。敌人问他:“你是八路?”“不是!”“你村里有干部?”“没有!”敌人砍断他半边脖子,又问:“你是八路?”他歪着头,血流在胸膛上,说:“不是!”“你村的八路大大的!”“没有!”妇女们忍不住,她们一齐沙着嗓子喊:“没有!没有!”
    敌人杀死他,他倒在冰上。血冻结了,血是坚定的,死是刚强的!
    “没有!没有!”
    这声音将永远响在苇塘附近,永远响在白洋淀人民的耳朵旁边,甚至应该一代代传给我们的子孙。永远记住这两句简短有力的话吧!
    1947年3月

    1.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是一篇短小优美的咏物抒情散文,寓意深,形象美,结构巧,很有艺术感染力。

    B作者采用诗中常用的比兴手法,以吟咏苇子作起兴,引起对抗日英雄的赞颂,这样写使文章显得更含蓄,也更形象。

    C孙犁的作品大都以家乡冀中平原为背景,生动地再现抗日时期农村丰富多彩的战斗生活,特别善于刻画农村劳动妇女形象(如“水生嫂”)。本文则不同,刻画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男性抗日英雄形象。

    D本文吟咏白洋淀的苇子,实则是为了赞颂白洋淀的抗日英雄。文中作者以苇子的柔软和脆弱反衬抗日军民的坚定和刚强,从而使文章更具表现力,更富有感人力量。

    E本文以真诚炽热的感情写苇,并没有用通常的拟人或象征手法,但读者却能自然地感到,写苇实际是写人,达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 看树
    高林瑜
    在乡村学校,十多年了,我总喜欢看树。在四季的轮回中,树向这幽静的村庄,呈现着它自己的色彩。面对一棵树,我所追寻的只是树与天空构成的一种最纯朴的风景,然而这一切给人的感受,却像心灵散发的一阵阵光芒。
    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过一棵树。那是一个已被水珠打湿的傍晚,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枝干像盘龙一样的榕树,它的庞大的树身盖住了一大片庄稼。和煦的风从耳边掠过,心霎时像一泓明静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乱的日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了下来。这时,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缕思绪都变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了。从此,每当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
    在夏天的山道上,我推着满装学生课本的三轮车,看过树。阳光火一般灿烂,山道上是一棵棵苦楝树。它们尽力伸着腰肢,向我展示着一种青春的动感与奔放,碧绿的叶子润润地生长着。那树荫给我的心遮上了一把清凉的伞。于是,我用歌声开始装点这长长的山路,用昂扬的心情,把不经意间掉进心里的那一点点孤独赶走。这时,最好掬一捧山道旁清澈的泉水,让那一阵阵清凉去廓清那迷茫的视野。然后再摘几片大大的叶子,把阳光全装在心底。
    在秋天的乡村,我带着学生们看过树。我对他们说,秋天的每一棵树,都负载着一颗成熟的心灵。一棵树也许滋润不了万物,但它能够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养熟自己的每一个果子。他们脸上荡满欢笑,如一个个红透的果。然后他们一个个把心贴紧树,紧紧地去拥抱那些树。这时我突然觉得,对于他们,面对一棵树,竟是一种美的完善。
    在老家冬天的高原上,我曾和父亲赶路,我看过树。那是一排白杨,它们和我们一样,在朔风中感受一种寒冷。它们是钻天杨,很高大,但脚下却牢牢地抓住一方泥土,头顶一片苍天,在风与雪中挺直着躯干,就像一杆杆坚强的旗帜。我知道,这是一种与脆弱无关的美丽。那一刻,我们只是和树一样在凛冽的冰雪中遥望自己的远方。那是一排挂满冰霜的树,然而它们却至今虔诚地站着,在我记忆的春天。
    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人的一生就像一条长路,许多人走不到向往的尽头,而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我不曾想这是为什么,但我明白,树的四季都在承受烈日和风雨,它坦然地以一种坚毅面对一树同样的叶子。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哲人的话:“永远不要哀叹,像树叶一样用一生绿着,最后成熟一个金色的梦。”这是关于一片叶子的名言。
    我想,这也是关于每一棵树的名言。很多时候,我不管谁怎么说,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

    2. 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述树的特征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B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其中“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一句用了比喻和比拟的手法。

    C“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前面写树转到后面写人。

    D文中提到树“能够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委婉地传达出一位乡村教师对学生深沉的爱。

    E文章倒数第二段中的哲人的话,把树的形象描绘得更加具体、逼真,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 湖畔
    李萦枝
        曾经在一本画册中看到过一幅题为《湖畔》的摄影作品:大雪初霁,清冽的湖边,薄薄的雪翅交叠成大片蓬松柔软的积雪,雪地上空无一人,只有一张铁条钉成的长椅,冷铁的黑色凸现在积雪之上。整个画面是静态的、肃穆的,雪梦幻一般烘托着一种意味深长的空寂。
        这样一个简约的画面在瞬间抓住了我的心,并且打开了我与画面之间一条想象的通道。空空的铁椅,它在湖畔经历了什么,又等待着什么?
        濒临一湖静水,独对空蒙苍天,横卧一片野地,裸露在季节中的筋骨被风雨雷电、日月星光穿过。铁椅只是固守,等待一个人,一个与之在冥冥之中有着某种联系和默契的人。在某一天某一个时辰来临,它渴望承载起这个人生命的重量。
        透过积雪,我看见了铁椅上斑驳的锈迹。这是掩埋在时间后面疼痛的伤口和幸福的印记。在这椅子上,也许曾经演绎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一场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一次别去多年后重逢的狂喜,秋光里的寂寞与怀想,夕阳西下时淡淡的感伤……
        曾经在椅上坐过的人,有不同的年龄,从黑发少年到白发老人,分别来自人生的四个阶段。他是椅子的过客,因为时光的河流要载往更远的前方,他在这里停留片刻,留下了灵魂的芬芳。过客远去,铁椅就被落叶和霜雪覆盖。
        更多的时候,铁椅融进暮色,像一叶在怀想中沉湎的孤舟泊在时间的岸边。它以执着与时间抗衡,等待一个摆渡的人。纵使时光老去,等待不老。椅子空空,唯其空着,才承纳了一种博大和无限。有什么比守望不息的生命更加久远的呢?
        而生命与生命的交织演变出来的刀光剑影与金戈铁马的荣辱兴衰是一些变换的场景,深入它记忆的最深处。在时间的嘀嗒声里追溯逝水的源头,遥想从前的天空与河流,如血夕阳与铁骨苍鹰,一马平川上的猎猎战旗与浩浩大漠上的烽火硝烟,以及万丈英雄豪气与方寸之间的似水柔情……如此,又是一部横卧在时间岸边的汗青史册。那些在册页上留下生命痕迹的过客随流云远去,复有后来者,以此连绵不绝,又渺若尘沙。但生命不息,这一部史册在缄默中向未来的岁月敞开,等待一个人携着风雨挥毫着墨。
        我不知道这幅摄影作品的作者是何许人,最初的创作意图又是什么,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深入了画面中充满寓意的空间,读懂了人与时空,永恒与流逝之间的一种内在关联。
        现在,把这张铁椅搬至我心灵的湖畔,像它在画中以白雪为背景对生命展开阔大的等待一样,我要远离红尘的喧嚣与浮躁,我在内心日复一日地坚守,等待那种生命的极致。比如灵魂与灵魂相遇时燃起一把火,裹藏的心灵被狂风痛快地揭开蔽障,踏遍千山万水,阅尽人间沧桑后的积淀,梦想的蓓蕾在绚烂的一刻极尽辉煌……也许,这样的生命极致一辈子都不会到来,而等待却永远继续。唯有给拥挤的心灵一片渴望中的空白地带,生命空间才会不断地延伸和扩展。
        从《湖畔》中走出来,我已成为铁椅上的一个过客。积雪无痕,我心灵的湖畔却留下了一行清晰的脚印。
        (选自《散文》2002.3)

    3.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湖畔》这幅摄影作品的意境是冷峻、空寂的。

    B“打开了我与画面之间的一条想象通道”的意思是说:“我”的思想感情已与画面的意蕴产生了共鸣。

    C全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结尾“我从《湖畔》中走出来”与第2自然段“打开了我与画面之间的一条通道”相照应。

    D文章虽是以摄影作品《湖畔》为切入点,但思想感情的聚集点是“铁椅”,作者是要通过“铁椅”的“守望”,反映生命的流逝。

    E从取材方面看,文章既有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追溯,又有对生命发展的积极的希望,而这一切把对生命的哲理性思考关联起来。

  • 雁阵
        狗娃冷冷地瞅着驼爷颠儿颠儿地晃来,双眼就变成两柄利剑。
        他来了,他还算是条汉子!
        晚秋的野地死静死静,身后的湖水像面硕大无比的镜子。狗娃分明感到,袖子里的刀已急不可耐蠢蠢欲动了。驼爷在狗娃面前驻了爬,许是走得急了些,额上竟排满了豆大的汗粒。“好天!”驼爷歪起头,不无吃力地瞅着蓝空的日头。
        狗娃没料到驼爷此刻还有雅兴评论天气的好坏,心就有些发躁。“你果真来了!”狗娃咬牙切齿,恶狠狠地吐出一句。“哪能不来呢?”驼爷说,驼爷的厚嘴唇一个劲儿地抿动,“一接到你的信,我的心便踏实了。你总算出来了,且在城里找了份工作,这比啥都好!”这个老狐狸,嘴倒甜!“行啊你,把我整进大牢里一待就是五年,我狗娃真该好好‘报答报答’你!”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你也真够狠的,一夜间毁了那么一大片林子。”驼爷把目光撒向湖畔,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呐,我又栽上了。”驼爷喃喃着。驼爷是个护林员。“哼!”狗娃重重射出一口浓疾,蓦地从袖管里抽出那把长刀。阳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嗬嗬嗬,驼爷笑了,笑得极坦然:“好歹当过兵,打过仗,啥家伙没见识过?”狗娃一愣,顿觉眼前这个驼背老人很有些不好对付,但还是大声吼道:“你就不怕我一刀捅死你?”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怎么会是这样?其实,狗娃也没打算把驼爷咋样。狗娃只想让驼爷跪在地上求饶,然后狠狠地踢他一脚,再骂一句:“滚吧,爷不跟你一般见识,你这条老狗!”可事情发展得令狗娃不知所措了。“咿呀!”驼爷扔掉烟头,又歪起脖子看天。狗娃也扬起了头。
        雁阵。一群排成人字形的大雁,徐徐地朝南飞去。太阳赤灿灿,雁阵渐渐地融进那耀眼的光芒里。一首生命的诗,在蓝空中吟唱。他呆了。他也呆了。
        手中的刀陡地落到了地上。狗娃拾起刀,看了看,用力抛进湖里。沿着来路,狗娃大步而去。“狗娃!”驼爷喊道,“你就忍心不回家看看爹娘?”这几年,他们想你快想疯了!”狗娃没回头。不混出个人样来,绝不见爹娘!狗娃的双眼溢满浊泪。

    4. 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狗娃是个报复心极重的人,在监狱中被关五年,仍然不思悔改,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找驼爷报复。

    B刀“急不可耐蠢蠢欲动”,“阳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这些描写,渲染了狗娃急于报复的心理。

    C面对“排成人字形”的雁阵,驼爷和狗娃都“呆了”,这一描写暗示两人间的冲突得到了解决。

    D驼爷及时提醒狗娃莫忘爹娘,终于使狗娃幡然醒悟,认识到生命价值,且决心要混出个人样来。

  •    鲁迅先生在论述文学创作的历史价值时曾说过:文学创作愈有地方性,也就愈有世界性。探索语文教学的规律,也有类似的情况。因此,改革语文教学,不能脱离民族语文的特点,不能脱离对传统教育经验的研究。教学改革越深化,越要更多地凭借这个国产的重要利器开拓前进。    本国优秀的语文教育理论和经验,凝聚着语文教育大家教学和语言实践悟性的结晶。以叶圣陶先生为例,他自身不仅有极其丰富的语文教育经验,而且在文学和语言方面有极其光辉的成就。其思想的形成,又正当海运大开、西风东渐的中国大变革时期,主观和客观条件都非常优越。他造诣精深,学通中外,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最富于中国特色,也最具有时代性。如果说,其成就翘然秀出于世界语文教育之林,是绝不过分的。     无论是叶圣陶还是吕叔湘、张志公,三位语文教育大家,对传统教育都是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不搞虚无主义。比如,他们批判旧式学塾那种逐字逐句的教学方法,却十分强调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范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他们反对旧式文人热衷于代圣人立言的八股滥调,却十分讲究文章的谋篇布局,要求写文章做到自然圆合、严谨得体;他们鄙弃旧式教育把语言表现力说得玄妙神秘、不可捉摸,却严格要求教师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语感的训练,如此等等。     从三位语文教育大家的论著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善于从国外一些教育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那里汲取科学的理论观点,用以丰富完善我们的语文教育体系,从建构语文语法教学到提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强调思维品质训练到发展智能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说明。但是,学习、借鉴国外的东西,他们从不生搬硬套,而是根据语文的特点和中国青少年的心理特征灵活地加以运用。     我们的民族历经沧桑,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同时也构建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语文教育,当中蕴含着人们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及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珍贵的东西是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它那固有的光泽的。从长远着眼,在今后若干年里,如果能够对自己的东西高度重视,尤其是对“五四”以来诸多语文教育大家的论著,认真宣传、学习、研究、试验和推广,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会逐步深入,达到柳暗花明的佳境;同时,在改革实践中不断融合中外,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理论体系一定会进一步形成和发展。

    5.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三位语文教育大家都是在继承旧式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的。

    B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形成的。

    C本国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语文教学理论和经验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国产利器。

    D三位语文教育大家对于国外的东西,从不照搬,而是立足于自己民族传统的教育,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 日月行色
    杨闻宇
        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
        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她不上二十岁,刚刚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我斗胆拧过头去,想仔细瞧瞧她。她那儿仿佛早就防我呢,倏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
        她没有回头,却轻轻放过一句话来:“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村里人说你聪敏、灵性。”我回答。
        “谁说的?”
        “老人都这样说。老人经的事稠,我信老人的话。”
        她顺下睫毛,不吭声了。我反问了一声:“你……你对我的印象呢?”
        滩上晚风习习,清畅、爽凉。她翘起指尖掠掠被晚风扰散了的鬓角,不打算回答。这怎么成!你能问我,我就问不得你么?我暗暗用目光逼住她。她见躲不过去,微微咬咬唇儿,有点不怀好意地瞟了我一眼:“你一定要我说,不说不行吗?”
        我郑重地点点头。
        “你是个鳖熊!”声不高,字咬得很重。
        鳖者,水底烂泥里的硬壳软体爬行动物;熊者,天下蠢笨无二的“黑瞎子”。在我们那个地方,这是个恶狠狠的、咬牙切齿的比喻。
        “谁说的?这是谁说的?”我止住脚步。脚底猛地腾起一股无名火,屏住呼吸,胸脯一起一伏。
        她那细密的牙儿咬住唇儿,眯缝起细长的眸子,平静地、神秘地斜睨住我:“也是村里老人说的!”说这话时,眼波活似乌油油一眨闪电,那一瞬间,致使她的全身在收束将尽的晚霞里显得益发俏丽、撩人。我“咕咚”咽下一口唾沫,像是咽下了一砣秤锤。
        “这么说,你……你信那些老不死的嚼舌头了?”
        她垂低头,没有了任何声息。伸出一只脚在软沙上划过来划过去,划过去又划过来,金黄色的细沙净净亮亮的,宛若凝结在地的晚霞,纯洁无比。
        “有话早说,回头还来得及。往后再后悔就迟啦。”我正告她,催她重新表态。订婚仅仅是个形式,这“订婚”与“结婚”之间,才横亘着爱河里真正的关口。
        她抬起美丽的细长的眼睛,瞅了瞅东方那刚刚托起新月而呈现暗紫色的山峦,脚趾依然下意识地划着孤圈,划着划着,长长地舒一口气:“唉!老人还说来:灵性人是鳖熊的奴!”

    1. 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 2. 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 3. 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
  • 4. 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
  • 乡村的瓦
    冯杰
        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拍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已被风的手擦模糊了。
        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这称呼多气派啊!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
        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一颗颗摘星呢。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终于,一不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
        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瓦的余温,还有瓦的纹络。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谁夜半耳语:
        “睡吧,孩子。这叫归乡。”

    5. 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 6. 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 7. 文中第6自然段写道:“有一片瓦迷路了。”为什么“瓦”会“迷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 8. 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①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瓦松”的?作者为什么要写“瓦松”?
    ②文章最后两段写了“我”与“瓦”对语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