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3月8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320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3月8日专为备考2024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老骥伏枥”源自曹操的诗歌《龟虽寿》。()  

    A

    B

  • 2.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句是俯视:月照林间;下句是仰观:泉流石上。()  

    A

    B

  • 1. 下列各句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少不更事)的曹植,虽写出了《七步诗》这样脍炙人口的名篇,然而,他所倾诉的哀婉之情,却未打动哥哥曹丕的心。

    B大部分高二的学生,面对(光怪陆离)的新教材,能从学习的感受出发,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求索,丰厚自己的知识积淀。

    C此时的巴格达已被战火摧残得(满目疮痍)、惨不忍睹,没有一座完整的大楼,没有一张带着笑容的脸。

    D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举足轻重)的小事,绝不能掉以轻心。

  • 2.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反问)

    B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比喻)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对比)

    D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反语)

  • 1. 下列诗句,不属于《春江花月夜》的是()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C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D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 2. 下列词语中,[]的字有两个读音的一组是()  

    A[咽]喉、呜[咽]、哽[咽]、细嚼慢[咽]

    B记[载]、[载]重、三年五[载]、转[载]

    C[应]该、[应]届、[应]和、[应]有尽有

    D[强]大、[强]调、倔[强]、[强]词夺理

  • ①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在它们的翅膀底下,晚霞已到最艳丽的时刻。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中又透出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摸得着的寒意。
    ②这景象也是我熟悉的,我不由得闭上眼睛。
    ③“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事隔三十余年,我又在和年轻人辩论了。我不怪他们,怎能怪他们呢!我嗫嚅着,很不理直气壮。“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
    ④“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地说出我嗫嚅着的话。(“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介于冷和苦之间。
    ⑤我忽然理直气壮起来:“那‘怎样’,不就是内容吗?”
    ⑥他不答,我也停了说话,且看那瞬息万变的落照。迤逦行来,已到水边。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呈(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⑦树旁乱草中寒窣有声,原来有人作画。他正在调色板上蘸着颜色,蘸了又擦,擦了又蘸,好像不知怎样才能把那奇异的色彩捕捉在纸上。
    ⑧“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⑨前面高耸的断桥便是整个圆明园唯一的遗桥了。远望如一个乱石堆,近看则桥的格局宛在。桥背很高,桥面只剩了一小半,不过桥下水流如线,过水早不必登桥了。
    ⑩“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然介于冷和苦之间。
    11我们仍望着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12仿佛听得说要修复圆明园了,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远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
    13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

    1. 文章中写“我”与年轻人的对话有什么目的?
  • 2. 翻译下列句子。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1. (),();醉了由他。
  • 2.  生当做人杰,______________。(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