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材料员每日一练《管理实务》8月24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105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材料员每日一练《管理实务》8月24日专为备考2024年管理实务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据统计我国建筑施工场所排放的建筑废弃物每年达1亿t以上,旧建筑拆除每年产生超过5亿t建筑废弃物,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将产生500~600t的建筑垃圾;每万平方米旧建筑的拆除过程中,将产生7000~12000t建筑垃圾。根据背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按照可再生和可利用价值,施工废弃物分成三类:可直接利用的材料,可作为材料再生或可以用于回收的材料以及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

    A

    B

  • 2. 良好的市场分析机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建立重要的物资来源的价格目录,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作出预测。( )

    A

    B

  • 隈额领料,是指在施工阶段对施工人员所使用物资的消耗量控制在一定的消耗范围内,它是企业内开展定额供应,提高材料的使用效果和企业经济效益,降低材料成本的基础和手段。

    3. 完成任务后,由施工管理、质量管理等人员,对实际完成工程量和用料情况进行测定和验收,作为结算用工、用料的依据。()

    A

    B

  • 4. 投标工作组织机构第二个层次是工作层,由施工企业有关领导组成,负责全面投标活动的决策。( )

    A

    B

  • 1. ()是指每次收入、发出材料时,都根据有关收发材料的原始凭证将材料收入和发出的数量逐笔记人材料明细账,随时计算材料消耗数量和结存数量。

    A实地盘存制

    B永续盘存制

    C平均库存法

    D最小消耗法

  • 某住宅小区工程建筑总面积70万rri2,共右4栋高层住宅楼,其中地上层数为16~24层,剪刀墙结构。使用商品混凝土,采用输送泵直接浇筑,钢制大模板。根据工程的规模和工期的要求,分两个施工区,采用两支队伍同时施工。每栋楼设置一台塔吊,塔吊采用租赁方式,高峰时有980人施工。根据背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 周转材料按使用对象可分为结构及装饰过程用周转材料如()。

    A钢模板、木模板

    B脚手架、跳板

    C安全网、挡土板

    D结构网

  • 3. 适合单价大,进出批次少的材料使用消耗成本核算方法是()。

    A先进先出法

    B移动平均法

    C加权平均法

    D个别计价法

  • 某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工程施工,采用C40商品混凝土,标准层一层目标成本(取计划成本)为166860元,实际成本为176715元,其他有关资料见表8-1。项目部要求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其成本增加的原因。

    4. 各因素和影响程度之和()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的总差额。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大于等于

  • 某施工工程制定材料、设备配置的计划,其中采用分部分项工程中的各工种的用工量和各项原材料的消耗量,以此作为计划采购的依据,同时用建筑安装实物工程量×某种材料预算定额作为某种材料计划需用量,在计划审定时,提出该计划在以上数据计算和其他相关问题中出现不当,请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纠正方案和应注意的问题。

    1. 《单位工程物资总量供应计划》是工程组织物资供应的前期方案和总量控制依据,是企业编制工程制造成本中材料成本的主要依据。计划中包括主要材料的供应模式(采购或租赁)、主要材料大概用量、供方名称、所选定物资供方的理由和材质证明、生产企业资质文件等,其编制依据有()。

    A项目投标书中的《材料汇总表》

    B项目招标书中的《材料汇总表》

    C项目施工组织计划

    D当期物资市场采购价格

    E预期物资市场采购价格

  • 限额领料制度,又称“定额领料”制度、“限额发料”制度,是按照材料消耗定额或规定限额领取发生产经营所需材料的一种管理制度,也是材料消耗的重要控制形式。限额领料是企业物资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验证物资消耗定额是否先进合理的具体手段,是物资部门管供、管用、管节约的重要措施。根据背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 按工程部位限额领料,是以施工部位材料总需用量为控制目标,以分承包方为对彖实行限额领料。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A实施用料的限额范围小

    B对限额使用者直接、形象

    C有利于工种之间的配合和工序搭接

    D工程项目材料消耗整体上得到了控制

    E各班组可互创条件,促进节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