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11月22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182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11月22日专为备考2024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列选项中,有关中国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张恨水、秦瘦鸥、程小青都是“鸳鸯蝴蝶派”的重要成员。

    B萧军、萧红、端木燕良都是抗战时的“东北流亡作家”。

    C钱锺书的《围城》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D卞之琳被称为“吹芦笛的诗人”。

  • 2. 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

    A塞上长城

    B江南游子

    C千骑拥高牙

    D龙城飞将

  • 阅读艾青的《当黎明穿上了白衣》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 找出一处运用比喻手法的语句,试分析其好处。
  • 阅读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2. 莺莺是怎样看待这次送张生进京赶考的?表现了她什么样的心情?
  • 1. “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 2. 《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
  • 1. 题目:小议“嗟来之食”是否可吃要求:(1)必须写成议论文。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位日本女孩,自小嗓音沙哑,同龄人都因她“丑陋的声音”而不愿与她交朋友。但这个女孩一直积极而快乐地寻找着每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有一天,她终于争取到了一个演出话剧的机会。日本著名的漫画家藤子不二雄恰好观看了这次演出,女孩特异的声音立刻吸引了他。此时他正为筹拍中的卡通片《机器猫》物色一名配音演员,而这位有着沙哑嗓音的女孩却让他如获至宝。女孩果然不负众望,她魅力无限的独特声音伴着卡通片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世界各地。
    请依据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 阅读梁实秋《论诗的大小长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诗的价值原不必以篇幅长短而定。不过据我看,最伟大的作品都有相当的长度。
    为什么说伟大的作品都有相当的长度?单是篇幅长,并不能吓倒人!篇幅短,也并不寒伧!但是伟大的作品,因为内容性质的需要,绝非三言两语就能宣泄无遗,必定要有相当的长度,作者才有用式之地,才能把繁复深刻的思想与情绪表现得干干净净。把歌德的《浮士德》缩成一首“小诗”,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缩成一首“小诗”,把密尔顿的《失乐园》缩成一首“小诗”,把但丁的《神曲》缩成一首“小诗”,你试试看!但是谁能不承认这些是西洋文学里的最伟大的诗篇?伟大作品的内容必不是生活的一鳞一爪,必不是一时的片段印象,而必是根本人性的描写。所以没有相当的长度,作者便没有周旋的余地。这相当的长度,也并不是谁定下来的规律,伟大的作品自然地需要相当的长度。亚里士多德说悲剧必有相当的长度,就是根据这种必须而立言的再从艺术方面讲,为求一篇作品的有起有讫,为求其完整,为求其透彻,也需要一个相当的长度。
    我并不菲薄“小诗”,“小诗”也可算是我们的新诗的一体,自有其相当的位置与价值。要描写一个单纯的意念,要记录一刹那的印象,要发泄一点简单的感情,“小诗”当然是很适宜的一种形式,但是伟大的题材却装不进一首“小诗”里去。(有删改)

    1. 文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 (现代文)阅读朱自清《背影》一文中的片断,回答下列问题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2. 在这段文字中,从哪几处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我”对父亲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