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12月28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70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12月28日专为备考2024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从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上看,《炉中煤》是一首()

    A颂歌

    B战歌

    C牧歌

    D恋歌

  • 2.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无数(莘莘学子)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学成时却就业无门,这种现实困境使就业问题成为这次大会上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B在举国对房价过高的一片声讨中,个别政协委员说房价和发达国家比并不高的言论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网民们对此(评头品足)。

    C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D此次李辉揭露文怀沙造假事件酿成(轩然大波),反响强烈,它实际上是知识界的一次自我清算,也在某种背景上说明人民对“大师”泛滥的现状已经忍无可忍。

  • 3.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睚眦必报、耳濡目染、恪守不渝、鸣金收兵

    B目不暇接、残羹冷炙、芳草萋萋、休戚相关

    C不堪之论、姹紫焉红、亲密无间、礼尚往来

    D毁誉参半、诲人不倦、疾风劲草、危如累卵

  •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
    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
    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其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弟子孟孙阴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阴僭入,而问曰:昔有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同师而学,讲
    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 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
    杨子曰:"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裏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本学 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若叹为孰是孰非?”
    心都子嘿然而出。孟孙阳让之曰:""何吾子问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
    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 子长先牛之门,习 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牛之况也,哀哉! ”
    【注】党:家人、亲戚。竖:年轻的仆人。移时:半晌。

    1. 《歧路亡羊》这篇寓言的主旨是什么
  •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①。
    无边落木萧萧下②,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③,百年多病独登台④。
    艰难苦恨繁霜鬓⑤,潦倒新停浊酒杯⑥。
    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萧萧下]萧萧,形容落叶的声音。下,落。
    ③[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形容离家很远。常作客,常年旅居外地。客,客居。
    ④[百年]指年事已高。
    ⑤[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恨,甚恨。“繁霜”二字连续,“繁”形容“霜”,而不直接形容“鬓”,言其白发多。
    ⑥[停]停酒,戒酒。

    2. 简要分析本诗的艺术特点。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我的树
    (俄)屠格涅夫
    我收到一位过去的大学同学的来信,他是一个有钱的地主,.一位贵族。他邀我到他庄园去。
    我知道,他老早有病,眼睛已瞎,肢体基本瘫痪,仅勉强能走动……我动身到他那儿去。
    在他广阔的公园里的一条林阴道上,我正好碰见他。他裹着皮大衣——而那时正是夏天,——面容憔悴,身体佝偻,头上边撑着草绿色的遮阳伞,坐在一辆不大的四轮车上,后面由两个穿着华丽的仆役制服的侍仆推着……
    “欢迎您”,他用阴沉的声音说道,“在我的祖传的土地上,在我的古树的浓阴覆盖下欢迎您!”
    在他的头上,一棵高大的千年槲树,展开着像大帐篷那样宽阔的枝叶。
    我于是想道:“噢,千年的大树,你听见了吗?一个半死不活的蛆虫,在你的躯干边蠕动,却在把你叫做自己的树呢!”
    然后,吹来一阵清风,穿过大树稠密的叶子,响起轻轻的沙沙声…我觉得好像古老的槲树正以善意的、轻轻的笑声,来回答我的思索,也回笑一个病人的自夸。

    3. 文中对“他”外貌衣着的描写的用意是什么?  
  • 1.  如今,人造“美女”在韩国盛行。割眼皮、增鼻骨、美发等整容活动在中国也开始流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给自己化妆,既是自我的美化,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但也有人反对这种违背本色、以“假我”来欺骗别人的做法。根据所给材料。以“化妆与本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下有不少人很舍得花时间、花钱物来美化自己的仪表,穿金戴银,涂脂抹粉,极力为之,却忘了透视自己的灵魂,对落满败叶、布满污垢、长满斑点甚至毒瘤的心灵漠然视之。对此,你有何感触和想法?
    请你以“心灵美容”为话题,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写了世界上最短的一篇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机器人主动地去给来客开门……”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围绕“机器人的时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字数在800以上。
    (2)用故事的形式来表明你的看法。
    (3)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机器人的时代”有关,即为符合题意。
  • 云霓 丰子恺 这是去年夏天的事。 两个月不下雨。太阳每天晒十五小时。寒暑表中的水银每天爬到百度[注]之上。河底处处向天。池塘成为洼地。野草变作黄色而矗立在灰白色的干土中。大热的苦闷和大早的恐慌充塞了人间。 室内没有一处地方不热。坐凳子好像坐在铜火炉上。按桌子好像按着了烟囱。洋蜡烛从台上弯下来,弯成磁铁的形状,薄荷锭在桌子上放了一会儿,旋开来统统溶化而蒸发了。人们各占住了一个门口而不息地挥扇,挥得手腕欲断,汗水还是不绝地流。汗水虽多,饮水却成问题。远处挑来的要四角钱一担,倒在水缸里好像乳汁;近处挑来的也要十个铜板一担,沉淀起来的有小半担是泥。有钱买水的人家,大家省省地用水。洗过面的水留着洗衣服,洗过衣服的水留着洗裤,洗过裤的水再留着浇花。没有钱买水的人家,小脚的母亲和数岁的孩子带了桶到远处去扛。每天愁热愁水,还要愁未来的旱荒。 迟耕的地方还没有种田,田土已硬得同石头一般;早耕的地方苗秧已长,但都变成枯草了。尽驱全村的男子踏水。(先由大河踏进小河,再由小河踏进港汊,再由港汊踏进田里。)但一日工作十五小时,人们所踏进来的水,不够一日照临十五小时太阳的蒸发。今天来个消息,西南角上的田禾全变黄色了;明天又来个消息,运河岸上的水车增至八百几十部了。人们相见时,最初徒唤奈何:“只管不下雨怎么办呢?”“天公竟把落雨这件事根本忘记了!”但后来得到一个结论,大家一见面就惶恐地相告:“再过十天不下雨,大荒年来了!” 此后的十天内,大家不暇愁热,眼巴巴的只望下雨。每天一早醒来,第一件事是问天气。然而天气只管是晴,晴,晴……一直晴了十天。第十天以后还是晴,晴,晴……晴到不计其数。有几个人绝望地说:“即使现在马上下雨,已经来不及了。”然而多数人并不绝望:农人依旧拼命踏水,连黄发垂髻都出来参加。镇上的人依旧天天仰首看天,希望它即刻下雨,或者还有万一的补救。 他们所以不绝望者,为的是十余日来东南角上天天挂着几朵云霓,它们忽浮忽沉,忽大忽小,忽明忽暗,忽聚忽散,向人们显示种种欲雨的现象,维持着他们的一线希望。有时它们升起来,大起来,黑起来,似乎义勇地向踏水的和看天的人说:“不要失望!我们带雨来了!”于是踏水的人增加了勇气,愈加拼命地踏,看天的人得着了希望,欣欣然有喜色而相与欢呼:“落雨了!落雨了!”年老者摇着双手阻止他们:“喊不得,喊不得,要吓退的啊。”不久那些云霓果然被吓退了,它们在炎阳之下渐渐地下去,少起来,淡起来,散开去,终于隐伏在地平线下。人们空欢喜了一场,依旧回进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中。每天有一场空欢喜,但每天逃不出苦闷和恐慌。原来这些云霓只是挂着给人看看,空空地给人安慰和勉励而已。后来人们都看穿了,任它们五色灿烂地飘游在天空,只管低着头和热与旱奋斗,得过且过地度日子,不再上那些虚空的云霓的当了。 这是去年夏天的事,我现在为什么在这里重提旧事呢?因为我在大旱时曾为这云霓描一幅画。现在从大旱以来所作画中选出民间生活描写的六十幅来,结集为一册书,把这幅《云霓》冠卷首,就名其书为《云霓》。因为我觉得现代的民间,始终充塞着大热似的苦闷和大旱似的恐慌,而且也有几朵“云霓”始终挂在我们的眼前,时时用美好的形状来安慰我们,勉励我们,维持我们生活前途的一线希望,与去年夏天的状况无异。就记述这状况,当作该书的代序。 画集《云霓》代序,一九三五年三月十九日作 (有删改) 【注】度:指华氏度。

    1. 文中括号处,“踏进”出现了三次,这种写法有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