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三级》4月20日

考试总分:1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944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2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三级》4月20日专为备考2022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鼓膜穿孔时,因外耳道与鼓室及乳突成为一个整体,所以外耳道体积可()倍于正常值。

    A1~2

    B2~3

    C3~4

    D4~5

    E5~6

  • 2. 相位失配是由()造成的。

    A音量

    B单麦克风

    C温湿度

    D频段

    E两个麦克风不对称

  • 3. 视觉强化测听前,如果45°入射角建立听力级声场,则声级计前部的传声器置应置于()。

    A参考测试点

    B参考测试点前1m

    C参考测试点后1m

    D参考测试点左1m

    E参考测试点右1m

  • 4. 回跌型(D型)和低矮型(E型)曲线代表()的病理变化。

    A耳蜗

    B耳蜗以上听觉系统

    C半规管

    D咽鼓管

    E听觉系统

  • 5. 婴幼儿的t—ABR反应阈值在500Hz出为200dBnHL、2000Hz处为30dBnHL或更低一些。相比成人的反应阈值,婴幼儿在500Hz处的反应阈值比成人低,在2000Hz处的反应阈值比成人高。当刺激声强度()时,引出的反应有频率特异性。

    A≤20dBnHL

    B≤30dBnHL

    C≤35dBnHL

    D≤40dBnHL

    E≤50dBnHL

  • 6. 声导抗仪的中管与气压泵和气压计相连,气压泵驱动外耳道内的大气压强在()daPa范围内变动,以观察外耳道声压变化对声阻抗的影响。

    A200

    B400

    C±200

    D±400

    E以上均不对

  • 7. 健听儿童( )岁时开始出现语音意识。

    A半岁

    B1岁

    C2岁

    D2~3岁

    E4岁

  • 8. 不属于取耳印模的禁忌症的是()。

    A耳道有零星样耵聍

    B耳道有感染

    C鼓膜有损伤

    D耳内手术未满3个月

    E突发性耳聋者

  • 1. 双耳听觉生理优势包括

    A双耳对声音的强度、时间、相位和频率的差异来定位定向。

    B双耳同时听响度可以明显增加6-10dB,双耳的听阈也比单耳测听时改善3dB左右。

    C双耳对类似的声信号会产生综合作用,也称为双耳融合作用。

    D双耳听能产生静噪作用,将信号额外提高12dB,从而提高了信噪比。

    E双耳适应助听器的声音,适应期会更长一些。

  • 2. 单耳选配的原则有哪些

    A验配言语识别率较差的一侧,这样患者更容易接受助听器

    B验配听觉动态范围更宽的一侧,可听度和舒适度会更好

    C一般验配听力图相对平坦的一侧。

    D一般来说,若好耳听阈≥ 40dB HL,并且双耳听阈的差别≥ 30dB,选择较好耳。

    E若双耳听力损失在55-80dB HL的范围,选择接近60dB HL的一侧。

  • 3. 关于动态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传导性聋和混合性聋的最大声输出可以设置得高一些

    B由于听障儿童情况的特殊性,助听器验配师需要进行特殊培训

    C无论助听器是什么品牌,只要掌握好最大声输出和不舒适阈的相互关系及助听器使用者的客观效果即可

    D同侧不同性质聋的动态范围:混合性聋>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

  • 4. 削峰特点是:

    A失真小

    B言语清晰度好

    C削峰是指助听器声输出达到饱和声压级以前,输入声信号较小时线性放大,输入声音强度较大时,过高的输出信号部分通过削峰的方式加以限制

    D有效避免强声对人耳的伤害

  • 5. 以下哪些情况需要测半倍频程:

    A相邻两个倍频程之间阈值≥20 dB ,加测0.75 kHz、1.5 kHz、3 kHz、6 kHz

    B病史询问有明确噪声接触史,而疑为噪声性听力损失,测试3 kHz、6 kHz

    C选配助听器后进行声场助听效果评估时,应测3 kHz

    D由于纠纷及赔偿问题进行检测时,应尽可能进行全面测试

  • 6. 助听器的常见故障包括( )。

    A没有输出

    B嘈杂或声音失真

    C声反馈或漏声

    D音调控制失常

    E最大输出控制失常

  • 7. 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重要指标有()。

    A启动时间(AT)

    B恢复时间(RT)

    C压缩比率(CR)

    D压缩拐点(CK)

    E启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