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1670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最新安全员C证模拟考试题都已经为大家搜集完毕,你想要的专职安全员C证考题这里都有哦。
A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D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
A10
B15
C20
D25
A养老保险的政策、法律、法规
B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方法
C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
D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A双方
B作业人员
C监理工程师
D项目负责人
A建筑面积
B工程合同价
C员工数量比例
D建设单位要求
A劳动者
B各级政府
C用人单位
D施工管理人员
A3人以上10人以下
B10人以上20人以下
C10人以上30人以下
D30人以上
A消除隐患,杜绝事故
B避免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
C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D保证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A宽松工作服
B紧身工作服(袖口不用上松紧带)
C宽松工作服(袖口是松紧式
D紧身工作服(袖口是松紧式)
A垃圾
B废弃物
C破坏
D噪声
A工伤认定申请表
B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C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D职工户籍证明
A任何单位和个人
B建设单位
C监理单位
D项目经理
A三年内
B五年内
C一年内
D二年内
A警告
B记过
C罚款
D责令停产停业
A建设单位确定的
B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确定的
C具备保证安全条件
D具备拆装资质
A《建筑法》
B《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C《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D《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A《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B《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
C《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D《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A抵抗
B躲避
C拒绝、阻挠
D掩饰
A降级行政处分
B撤职行政处分
C行政处分
D降级或撤职的行政处分
A挤压式和液压活塞式
B螺杆式和液压活塞式
C裙摆式和离心式
D挤压式和离心式
A起升高度限位器
B起重力矩限制器
C起重量限制器
D幅度限位器
A3%
B6%
C9%
D12%
A建筑工程
B施工过程
C施工进度
D施工工艺
A可以
B不得
C应该
D应采取措施
A100m
B120m
C50m
D30m
A2
B3
C4
D5
A绝缘良好
B防止倾覆
C搭设防护棚
D固定
A6,5mm
B6,8mm
C8,5mm
D8,8mm
A移动式螺旋千斤顶
B齿条千斤顶
C液压千斤顶
D圆定式螺能于行
A管道上不得加压或悬挂重物
B泵送前,应先用水进行泵送试验,检查并确认各部位无渗漏
C泵送过程要随时观察压力表的泵送压力
D停机时,灰浆泵压力达到1.5MPa时,可以拆卸空气室、安全阀和管道
A平衡臂的稳定性
B起重臂的稳定性
C塔身的稳定性
D塔身的垂直度
A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
B总承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C总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
D监理单位项目总监
A10
B20
C30
D40
A技术负责人
B主要负责人
C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D安全负责人
A在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整体提升脚手架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必须由本单位的架子工完成
B安装、拆卸整体提升脚手架等自升式架设设施,不需要编制拆装方案
C整体提升脚手架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安装完毕后安装单位应当自检,出具自检合格证明,并向施工单位进行安全使用说明,办理验收手续并签字
D脚手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常见的分部分项工程,各类作业人员都很熟悉其搭设与拆除的方法,其作业人员不需要特种作业培训
A正确
B错误
A10
B15
C20
D25
A家用电力标志
B配电房警示标志
C高压示警标志
D其他用电警示标志
A整分合
B相互制约
C反馈
D动态相关性
A一般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A防中暑
B防洪水
C防雷电
D防倒塌
E防偷盗
A3D
B4D
C虚拟现实
D现场答辩
E特种作业各工种
A强度高
B自重小
C接缝少
D不易变形
E板幅小
A当基础高度2m≤hb≤5m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为3m;
B当基础高度5m<hb≤15m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为4m;
C当基础高度15m<hb≤20m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为5m;
D当基础高度15m<hb≤30m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为5m;
E当基础高度hb>30m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为6m。
A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B上栏杆高度应为12m
C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20m
D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
E可以不设挡脚板
A进气
B压缩
C做功
D排气
E制冷
A遵守《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B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C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D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E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A安全第一
B预防为主
C综合治理
D节能环保
E科技引领
An nnA.工程设计单位在实施施工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n
B工程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C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D设计单位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
E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
A立式横水管锅炉
B立式弯水管锅炉
C单火筒
D立式直水管锅炉
E双火简
A防倾覆装置中必须包括导轨和两个以上与导轨连接的可滑动的导向件
B在防倾覆导向件的范围内应设置防倾覆导轨,且应与竖向主框架可靠连接
C在升降和使用两种工况下,最上和最下两个导向件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2.8m或架体高度的1/4
D应具有防止竖向主框架倾斜的功能
E应用螺栓与附墙支座连接,其装置与导向杆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5mm。
A挖掘、运输
B填筑、压实
C排水降水
D土壁支撑设计
E施工准备
A建立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配备与工程项目相适应的安全管理人员
B保证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资金投入,为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个人劳动保护用具和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生产、生活环境
C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对违反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或纠正
D落实本单位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制度,确定消防责任人,按照规定配备消防器材、设施
E落实本单位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组织岗前和班前安全生产教育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B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C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D职业病
E在上下班途中,受到因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
A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
B上杆离地高度为1.5~1.8m
C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
D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
E下杆离地高度为0.6~0.8m
A不符设计要求
B严重锈蚀
C严重弯曲
D压扁
E裂纹
A抗压强度
B稳定
C容许长细比
D抗弯强度
E抗剪强度
A危险因素
B风险
C防范措施
D特点
E事故应急措施
A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
B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
C拟拆除工程地下管线资料
D拟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及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的说明
E拆除施工组织方案
A安全技术措施
B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C专项安全教育方案
D安全技术交底
E专项施工方案
A防止气瓶受热
B正确操作
C气瓶使用到最后应留有余气,以防止混入其他气体或杂质而造成事故
D加强气瓶的维护
E气瓶使用单位不得自行改变充装气体的品种、擅自更换气瓶的颜色标志
A负载过大
B电枢(主极)线圈短路
C电枢铁芯绝缘损坏
D冷却空气量不足,环境温度高,电动机内部不洁净
E大电流
A商市场、影剧院等人员密集场所
B公共交通工具
C加油站
D公园
E小区
A合法性
B可操作性
C全面性
D重要性
E通用性
A生产安全事故控制目标
B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C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D项目管理目标
E企业教育培训目标
A粉尘
B废气
C废水
D噪声
E施工照明
A如果从一侧开挖,容易导致土挤压桩,从而造成断桩或者桩倾斜
B软土基坑开挖应按分层、分段、对称、均衡、适时的原则开挖
C深基坑土石方开挖在深度范围内进行合理分层,在平面上进行合理分块,并确定各分块开挖的先后顺序
D工程桩区域挖土无需监护
E工程桩周边土体应采用人工挖除的方
A图示基坑为危险性比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危险性比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方案,专项方案应经过专家论证后实施
B复合土钉墙是土钉墙与预应力错杆、微型桩、旋喷桩、搅拌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复合型支护结构
C土钉墙高度不大于12m时,喷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
D土钉墙应按每层土钉及混凝土面层分层设置、分层开挖基坑的步序施工
E采用水泥土脏复合土钉墙时,伸入基坑底面的长度宜大于桩径的2倍,且不应小于m
A图中使用的钢管符合规范要求,不存在安全隐患
B图中搭设的脚手架是规范的
C图中使用严重锈蚀、弯曲的钢管,存在安全隐患
D图中搭设的脚手架未设置扫地杆,存在安全隐患
E在立柱底距地面250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设扫地杆
A企业主要负责人
B班组长
C领导班子成员
D安全管理人员
E所有管理人员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