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卷(四)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50分钟

已答人数:2556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高职单招考试高职单招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列各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语言精练、含蓄,讲究连贯性,阅读时要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特别要辨出言外之意,听出弦外之音。

    B散文的特点是选材广泛而主旨集中,结构自由而线索贯穿,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C小说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变换叙事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反映社会、揭示人生。

    D戏剧的“戏”,就是戏剧冲突,是对社会生活的素材,经过选择、提炼、加工而典型化的矛盾冲突。

  • 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受到赞扬,不要趾高气昂;受到批评,也不要俯首帖耳。

    B中国要想发展,按图索骥是不行的,必须要大刀阔斧地进行创新、改革。

    C你有什么要求,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D山里一片寂静,空谷足音格外地响,他感到一阵恐慌。

  • 3. 关于阅读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文章的主旨比较复杂,领会主旨要顾及文章内容的各个方面,避免简单化、片面化、浅表化。

    B查辞书,要掌握使用方法,还要注意细心分辨、酌情抉择,根据所阅读的文本内容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释,不可生搬硬套,更不能张冠李戴。

    C引申式心得是因原文而得的启发、收获,重在对原文思想内容的解释、阐发,发掘原文蕴含的意义、感情等。

    D圈点的符写以线条简洁、醒目为宜。至于用什么符号表示什么意思,有严格的规定。

  • 4.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汽主越来越时尚化,连最保守的德国人都在汽车外形设计上作出了令人张口结舌的改变。

    B沅水数百年来日夜流经这群山环抱中的湘西小镇,为小镇带来了无尽的生机,此地可真谓水木清华,钟灵毓秀。

    C优秀的学生上课时往往会全神贯注、目不交睫地盯着黑板,认真听讲,丝毫不受外界的干扰。

    D午后,我独自在花间小径上穿行,猝不及防地被一只蝴蝶在面颊上点了一个触吻,一时,心头掠过了几许诗意般的遐想。

  •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时,我的心中只有一片安谧、温柔,不知道什么叫忧虑,什么叫复杂?

    B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

    C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D这种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它们好像自惭形秽,不出来。

  • 6.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 ②可是在冰封雪冻之前,森林却显示了一年四季中唯一的一次落叶的(),让将要冬眠的无数的小虫们、真菌们得到温暖和慰藉。 ③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景色了。 ④今天我又来到了富春江上。这里景色(),秀色天成,同样是美,但却与黄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A绚丽 明丽 艳丽 壮丽

    B绮丽 壮丽 奇丽 明丽

    C绮丽 壮丽 绚丽 明丽

    D绚丽 俏丽 壮丽 奇丽

  • 7. 下列括号中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C犹且从师而问(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焉)用亡郑以陪邻/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

  • 8. 下列句中意义和用法与“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一句中的“然”相同的一项是()。

    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B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

    C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D不以为然

  • 9. 与“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的“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B草创未就,会遭此祸

    C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D金就砺则利

  • 10.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的作者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B龚自珍,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C《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唐代文学家。

    D《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

  • 11. 对下面文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和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撇在后边,雪山寒气很快就拥抱住你,让你感到畅饮冰泉般的凉爽。——本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表现了雪山寒气能带给人们出奇凉爽的感觉。

    B风,从水面掠过,留下粼粼碧波;雨,从山头飘过,留下片片新绿;阳光,从林间穿过,留下丝丝暖意……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走过,也该留下点点足迹。——本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充满激情地强调了风雨阳光能带来美丽的春色。

    C黄昏时分,雨过风停,天边的云彩映着夕阳的余晖,幻化为火红的晚霞——难道不正是云打造出了这黄昏壮丽的风景?——本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云的确是打造黄昏壮丽风景的重要因素。

    D沙尘暴来了,雾霾被吹走了,大家很开心。沙尘暴不是一种灾害天气吗?为什么反倒变成好事了?这是因为和沙尘暴相比,雾霾的危害更不好防治。——本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引发读者思考,重点引出对雾霾危害的揭示。

  • 1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上线运营。

    B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

    C神木市属陕北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风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

    D纽约市颁布了一项禁令,关于禁止超市、流动贩卖车、电影院、熟食店等销售大剂量含糖饮料,以控制日益严重的肥胖现象。

  • 1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C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D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 14. 下面句子中,括号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分别几十年的骨肉重逢了,老姐妹俩彼此看了(再)看,都在从对方的身上寻找儿时的影子。

    B对于这些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C这么重大的问题,你事先既不请示,事后(更)不及时报告,这样做不符合党的组织原则。

    D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精简机构,压制编制,裁减多余人员,是我们厂提高生产效率、扭亏为盈的(最)经济不过的办法了。

  • 15.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能勾画出自己的梦,梦要鲜明,要使它结晶化,()通过行动实现它。我们的梦,不言而喻,是为人类造福,(),自己就没有喜悦。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然后;否则

    B才能;反之

    C继而;此外

    D从而;不然

  • 16. 下面句子中,介词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A从这个故事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B学生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到思想教育工作薄弱所造成的严重影响。

    C客场作战的广东队在伤停补时阶段,抓住对方的一个失误头球建功,进而以1:0艰难战胜对手。

    D今年要把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切实抓好。

  • 17. 下列各句括号部分必须加“的”字的一项是()。①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国家将在西部地区新建十大工程。
    ②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一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断出来的。
    ③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上拼抢厮杀,谋求新的发展。
    ④他有“乒坛黑马”之称,具备直拍选手快、灵、狠的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最大障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18. 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B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C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D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如何。

  • 19.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崔嵬 流水账 前倨后躬 汪洋恣肆

    B钟磬 一锅端 自行其是 鸦雀无声

    C融资 水蒸气 食不裹腹 销声匿迹

    D毗邻 泊来品 长吁短叹 钟鼓馔玉

  • 20. 下列词语中,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油渍(zì)  拙(zhuō)劣  伫(zhù)立街头

    B诤(zhèng)友  肄(yì)业  良莠(xiǔ)不齐

    C锃(zèng)亮  和煦(xù)  垂涎(xián)三尺

    D膝(xī)盖  要挟(xié)  面面相觑(qù)

  • 1. 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2. 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 3. 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 4.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5. 同是天涯沦落人,()。
  • 1. 陈浩是江滨中学高二5班的学习委员,受学校文学社委托,通知同学们参加“本月读书交流活动”。活动时间:2014年12月20日下午3点;地点:校图书馆二楼。请你代陈浩同学拟写一条群发的短信将这项活动告知同学们。要求:信息完整,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50字。
  • 2.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请你把营长的话修改成简洁明确的命令。(不超过30字)有一个营长对值班军官下达了这样一条命令:“明晚8点,哈雷彗星将在这个地区出现。这种情形每隔76年才能看到一次。命令所有士兵,身着野战服到操场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天文现象。”
  • 3. 阅读下面的材料,用平实的语言概括作家和批评家的关系。(不超过30字)   勒·克莱齐奥:批评家是作家最大的敌人。有一次,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在咖啡厅看到有人吵架,想去劝解,他的朋友告诉他别去,那是作家和批评家在吵架。作家和批评家的关系有好有坏,但评论总是有价值、有用的。   余华:作家和批评家就像世界上最糟糕的夫妻,天天吵却天天黏,夫妻是为了孩子, 作家和批评家是为了文学。
  • 4. 在空格处分别补写处倡议的理由和具体内容。 倡议书 各位同学:
    乘坐公交是很多市民日常出行的选择。众所周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我市不文明乘车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发生老人被人群挤倒而摔成粉碎性骨折的悲剧。
    为此,我们向全校同学发生倡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明乘车,从我做起!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为城市增光添彩!
    XX中学学生会
    X年X月X日
  • 5. 考试结束不久,你作为学校广播站一名小记者去采访一位英语考满分的同学,原先设想的问题是:“你的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学英语的能力?”但看到他的父母也在场,你发现这个问题不合适,就改变了原先设想的问题。
    (1)原先设想的问题不合适的原因是什么?
    (2)怎么问才比较恰当?请你重新设计这个问题。
  •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

    1. 以上文段选自《》一文,作者是(),字(),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 2. 这段文字从3个方面说明了“学习”所取得的成绩,请对此进行简要概括。
  • 3. “幼年时期”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 4. “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请列举3个这样的优秀人物。
  • 5. 这段文字中使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 梅花   王允皙
    茆①屋苍苔岂有春?翛然②曾不步逡巡。自家沦落犹难管,只管吹香与路人。
    梅花开到九分   叶燮
    亚枝低拂碧窗纱,镂月烘霞日日加。祝汝一分留作伴,可怜处士已无家。
    注 ①茆:同“茅”。②翛(xiāo)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1. 两首诗同是写梅,但侧重点不同。王诗抓住梅_____之时的特点来写,而叶诗则抓住梅_____之时的特点来写。
  • 2. 两首诗表达的情感及手法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