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单招语文考试题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50分钟

已答人数:1964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高职单招考试高职单招语文考试题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辨证 揣摩 暮鼓晨钟 格物致知

    B禀承 噩梦 无事生非 固步自封

    C含盖 担搁 浮想联篇 若即若离

    D告罄 撤消 顾名思义 人情事故

  • 2. 下列选项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穿流不息 粗犷 一如继往

    B一诺千斤 再接再励 水龙头

    C名信片 入场券 人情事故

    D追溯 金榜题名 滥竽充数

  • 3. 下列关于应用文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广告词必须实事求是,商业广告要向社会公众负责,公益广告要向消费者负责,都要以真实和科学的态度赢得信誉。

    B书信的语言要平易好懂,实实在在;多用通俗的、对方熟悉的词语;多用短句,少用长句。

    C说明书的常见形式有条款式和短文式两种,宣传风景名胜和推荐商品一般用条款式。

    D新闻也叫消息,讲究时效性、真实性和社会性,其中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

  • 4.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 ____各地的“豆腐渣”工程情况各异,但其共性都是有关责任人的腐败使然,____人们又叫“豆腐渣”工程为“腐败”工程。根治“豆腐渣”工程,____要严格质量管理,____要在反腐败上下功夫。

    A尽管 因此 不仅  还

    B虽然 那么 既    又

    C尽管 那么 不仅  又

    D虽然 因此 既    又

  •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不能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的负担?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B我们兄弟手足情深,我怎能丢下残疾的哥哥和弟弟去观看精彩的演出呢?

    C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于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D目前一些学校成立的学生行为自律仲裁庭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别开生面的教育手段。

  • 6. 下面作品、作者、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墙头马上》—白朴—元代     《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俄国

    B《文心雕龙》—刘勰— 唐代    《巴黎圣母院》—雨果—法国

    C《人间词话》— 顾炎武 —清代 《羊脂球》—莫泊桑—法国

    D《长恨歌》—白居易—唐代     《悭吝人》—莫里哀— 英国

  • 7.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弥乱 国粹 泊来品 入不敷出

    B 伺候 斐声 煞风景 得鱼忘筌

    C 日晷 陨落 挖墙脚 纵横捭阖

    D萦回 撺掇 黑黢黢 入目三分

  • 8. 下列词语中加括号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闷)热(mēn)   (蚌)埠(bàng)  慰(藉)(jiè)   置之(度)外(dù)

    B抓(阄)(jiū)    洁(癖)(pǐ)   (跬)步(kuǐ)   (呶)呶不休(nú)

    C(中)肯(zhòng)  (懵)懂(měng)  采(撷)(xié)   (琢)磨(zhuó)

    D(殷)红(yān)   (瘙)(sāo)痒   (处)暑(chù)   (滂)沱大雨(pāng)

  • 9. 下列四组词含有褒义、贬义、中性不同感情色彩的是 ( )

    A废除 解除 破除 去除

    B敬佩 敬仰 敬爱 敬重

    C结果 成果 效果 后果

    D确切 确凿 确定 确实

  • 10. 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B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C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D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

  • 11.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就是为了选择最恰当的字眼,表现出最美的意境。

    B我们并不感激我们的所有,直到我们丧失了它;我们意识不到我们的健康,直到我们生了病——自古以来,莫不如此。

    C过去“日啖荔枝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如今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能够改变过去那种只能供少数人享受的状况了吧!

    D正如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讲的:少年人如朝阳,如乳虎,如铁路,如白兰地酒,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

  • 1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对于传说中这类拥有异常可怕力量的动物,尚武的古代欧洲人的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的。

    B杜绝过度治疗,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还要靠制度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调控盲目扩张的逐利行为。

    C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D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

  • 13. 下列语句括号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态平和、性格开朗、胸怀宽广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脸、孤独紧张、(忧心忡忡)的人出现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50%。 

    B对于在战略上的调整使该公司必须做出选择: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宫,使对手就范;要么(急流勇退),套现获利,回归软件市场。 

    C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科技和文化的精华,像这样规模空前的活动,我们能有机会(躬逢其盛),实在难得。 

    D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 14. 选出表述合理的一句(    )

    A对劳动教养人员应当实行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惩罚面要小,奖励面要大。 

    B我们党有很多同志坚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很好的。 

    C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以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品质纯洁、高贵、坚忍。 

    D这些问题究竟能不能解决,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 15.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B且相如素贱人

    C臣本布衣

    D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16. 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毋宁毙于虞人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 17.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 18. 下列括号中字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A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

    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儿寒乎?欲食(乎)/技盖至此(乎)

  • 19. 下列句中“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②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④烈于猛火
    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A②③

    B①④

    C④⑤

    D③⑥

  • 20. 比较下列各组中“也”“而”字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是社稷之臣也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 21. 与“而彼且奚适也”的“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B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C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D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 22. 下列选项中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

    B《战国策》相传是春秋时期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策谋和言论的汇编。

    C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D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以“背影”为线索,表达了父子深情。

  • 23.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济南的冬天》以“温晴”为主线,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山水,文章情景交融。

    B川剧《变脸》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身怀绝技、孤身闯荡江湖的抗日老英雄的形象。

    C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雨果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D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引用“闻笛赋”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 24. 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②他总是微笑起来,并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③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④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A①夸张②反复③比喻④比喻

    B①比喻②反复③拟人④排比

    C①比喻②夸张③拟人④排比

    D①夸张②夸张③比喻④比喻

  • 深海载人潜水器
    人类一直怀着“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梦想,深海载人潜水器正是人类探索深海奥秘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完成多种复杂任务,包括通过摄像、照相对海底资源进行勘察、执行水下设备定点布放、海底电缆和管道检测等。深海潜水器,特别是深海载人潜水器,是海洋开发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其水平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材料、控制、海洋学等领域的综合科技实力。
    2011年7月26日,中国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潜至海面以下5057米,期间获得了大量的视像资料和近底微地形地貌测量数据,检验了潜水器在大深度环境下的各项功能指标与作业性能,这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载人深潜技术的全球先进国家之列。在中国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拥有深海载人潜水器。
    深海载人潜水器与潜艇的主要技术区别是,深海潜水器不是完全自主运行的。必须依靠母船补充能量和空气,每次海试结束后都会被回收到母船上,而不是在海中独立行驶。深海潜水器和潜艇的下潜方法相同,都是向空气舱中注入海水,但上浮的方法则不同。潜艇上浮时,会使用压缩空气把空气舱中的海水逼出去。而深海潜水器由于下潜深、环境压力大,压缩空气不足以逼出空气舱中的海水。从技术角度上说,保证潜水器和潜航员安全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重量与浮力的关系。深海潜水器采用抛弃压载铁的方法实现上浮。深海载人潜水器一般是通过电磁铁控制压载铁,所以万一深海载人潜水器失去动力,电磁铁失效,压载铁会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脱离潜水器,使潜水器上浮。如“蛟龙”号在安全方面的设计不仅包括扔掉所携带的压载铁,还包括抛弃蓄电池箱和采样篮等重物,报警系统还可以发射浮标到海面,寻求母船救援。
    当然,对深潜来说,巨大的水压,不仅考验着潜水器的耐压能力,也是对潜航员身心的双重考验。茫茫漆黑的海底,狭小拥挤的空间,阴冷潮湿的环境,不可预测的危险,长时间深处其中让人倍感压抑、烦躁,在5000米级的试验中,潜航员要在水下连续工作6—8小时,心理考验可想而知。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载人潜水器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1991年俄、美科学家两次乘坐和平号,在大西洋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热液矿体。1994年俄国科学家在大西洋水域热液场探测时,发现了多种热液生物,具有代表性的有虾类、贻贝类、鳗类等生物群。在深海地质研究方面,日本科学家在日本海沟6200米深的斜坡上发现了一条地震断层悬崖。在军事上,载人潜水器可以直接为建设海底军事基地服务,还可以直接参与现代水雷战,完成潜艇救生和水下捞救等任务。
    (摘自2011年8月《新华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深海载人潜水器”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深海载人潜水器主要用于人类探索深海奥秘,它可以完成各种复杂的海底勘察、设备布放和海底电缆和管道检测等任务。

    B深海载人潜水器的水平是一个国家材料、控制、海洋等领域的综合科技实力的集中体现,是海洋开发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

    C深海载人潜水器是不能自主运行的,必须依靠母船补充能量和空气,每次海试结束后都会被回收到母船上,而不能在海中独立行驶。

    D深海载人潜水器采用抛弃压载铁的办法实现上浮的设计能很好的保证潜航员的安全,即使潜水器失去动力,还有多种保障安全的方式。

  • 2.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潜至海面以下5057米,并且完成了多种复杂任务,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载人深潜技术的全球先进国家之列。

    B潜艇下潜时向空气舱中注入海水,上浮时就逼出海水;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工作原理则完全不同。

    C深海载人潜水器可以获取大量的海底视像资料和近底微地形地貌测量数据,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美、俄、日等国利用此项技术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

    D深海载人潜水器具有很强的军事价值,美、俄、日等国利用此项技术为建设海底军事基地服务,参与现代水雷战,完成潜艇救生和水下捞救等任务。

  • 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各项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海载人潜水器体积较小,也不可能设置潜艇那样的艇员生活设施,所以对潜航员身体状况和心理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蛟龙”号潜水深,要承受巨大海水压力,所以对表面材料的抗压性和密封性都要求很高。

    C“蛟龙”号在安全方面的设计,关键就是要有足够的浮力,扔掉所携带的压载铁、抛弃蓄电池箱和采样篮等重物、发射浮标到海面寻求母船救援等,就是出于这个考虑。

    D海底矿产资源丰富,“蛟龙”号深潜成功,意味着为探索我国丰富而未知的深海资源,进行深海地质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 古代中国人对山岳有一种神秘感,《说文解字》解释“山”字说:“山,宣也。谓能宣散气、生万物也,有石而高。”有研究表明,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存在对山岳的崇拜。人类社会早期崇拜山岳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很多山岳高大雄伟、山路险阻,又有奇禽异兽 栖息,具有人难以接近的神秘性。这样的山峰,常会被古人看作神灵居所,或具有神力,或 是通往上天的通路而受到崇拜。二是由山峰奇特的形状和山中特殊的物产等自然条件引发人们对山岳的联想,幻想山岳是某种神灵的化身,或者是有某种神灵在守护、管理着山中的奇珍异宝。总体而言,是山岳本身奇特的自然条件吸引着古人对山岳产生崇拜,进而祭祀山岳。
    古代中国人很早便对山岳进行祭祀,由于山岳是古代中国人得到生活资料的地方,人们便认为山岳能产出万物,是生命的原动力,具有灵性。每当发生洪水、旱灾、疠疫的时候,人们认为那些灾祸是山川之神在作祟,使到山川之神那里去祷告、祈求。这样,古代中国人便把山岳视为有神秘“灵能”的东西,即所谓“神”了。
    中国人谈及山岳风光,必称“三山五岳”,“三山”乃是上古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五岳”则是中华大地五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除引人入胜的优美自然风光,五岳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在古代中国,五岳是国家疆域的象征,是帝王举行受命于天、拥有天下象征的封禅圣地。自然风光与人文内涵相 得益彰,使得五岳成为中国人膜拜的圣山。五岳信仰来源手古代中国的山岳信仰,据《礼 记·王制》记载,上古舜帝时天子已经对五岳进行祭祀。考虑到当时的交通情况,这极可能是后人根据西周之后天子祭祀山神情况创造出来的传说,不可信以为真,但表明对五岳的尊崇由来已久。
    五岳原本只是中国众多名山大川中的几座著名山岳,在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后,最终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山岳崇拜代表。据考古资料显示,殷人卜辞中已经出现了华山、嵩山的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境内山川祭祀进行了一番整理,将五岳等众多山岳一并作为“名山川”纳入官方祭祀行列,此举标志着五岳由区域性名山转变为全国性名山。西汉宣帝神爵元年诏曰:“东岳泰山于博,中岳泰室于嵩高,南岳潜山于灊,西岳华山于华阴,北岳常山于上曲阳。”至此,五岳从众多名山川中脱颖而出,以山岳代表的身份享受国家高规格的祭祀待遇。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南岳并非今日的衡山,而是霍山(即安徽天柱山),北岳并非今日的恒山,而是河北曲阳的大茅山。
    中国古代帝王相信五岳不仅仅是五座名山,还与国家政权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满怀虔诚对五岳进行祭祀,目的是祈求江山社稷万年永固。

    1. 下列关于古人崇拜祭祀山岳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大险峻、禽兽栖息的山峰,神秘莫测,常会被人看作神灵居所,或具有神力,或是通往上天的通路。

    B山峰的自然条件,让人们把山岳想象成神灵的化身,或者是有某种神灵在守护、管理着山中的珍宝。

    C古人视山岳为“神”,认为它具有“灵能”,庇佑保护了人类不受洪水、旱灾、疠疫等灾祸的侵害。

    D人们认为山岳能出产万物,可以给人们提供吃、穿、用等各种生活资料,是生命的原动力,具有灵性。

  • 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五岳是中华大地五座名山的总称,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丰厚,是古代中国人心目中的山岳崇拜代表。

    B五岳信仰来源于古代中国的山岳信仰,上古舜帝时天子对五岳进行祭祀的事实,证明我国对五岳的尊崇由来已久。

    C殷人卜辞中出现了华山、嵩山的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五岳纳入官方祭祀行列,才使五岳成为全国性名山。

    D五岳是众多名山大川中的五座最著名山岳,是国家疆域的象征,是中国人膜拜的圣山,是帝王封禅的圣地。

  • 3.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中国人很早便对山岳进行祭祀,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生活依赖于山岳,面对自然灾害无能为力,又心存恐惧。

    B古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山岳各种神异的特点,并且融入了情感因素,对山岳的崇拜与祭祀,寄托了人们的理想、愿望。

    C五岳享受国家高规格的祭祀待遇,是因为中国古代帝王认为五岳与国家政权的兴衰紧密联系,能使自己的统治万年永固。

    D五岳具体指哪五座山,历史上都不固定,比如汉宣帝时,南岳是安徽霍山而非衡山,北岳是河北曲阳的大茅山而非恒山。

  • 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帝虽知纲言直,终不忍用。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寇乱扬、徐间,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以纲为广陵太守。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乃将吏卒十余人,径造婴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纲延臵上坐,问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转祸为福之时也。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大兵云合,岂不危乎?若不料强弱,非明也;充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4,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见义不为,非勇也;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深计之。”婴深感悟,明日,将所部万余人与妻子面缚归降。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携,诣府赴哀者不可胜数。张婴等五百余人制服行丧,负土成坟。(《后汉书·张纲传》)
    张纲单骑诣贼垒,谕张婴而降之,言弭盗者侈为美谈。然纲卒未几,婴复据郡以反,纲何尝能弭东南之盗哉!民行为盗,无以自容,使游泳于非逆非顺之交,翱翔而终思矫翮;抑且宠而荣之,望其悔过自惩而不萌异志,岂能得哉?张纲者,以缓一时之祸,而不暇为国谋也,何足效哉!(王夫之《读通鉴论》)

    1.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厉布衣之节 厉:劝勉。

    B征欲擢用纲 擢:提拔

    C南州晏然 晏:安定。

    D言弭盗者侈为美谈 侈:夸耀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括号中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B思(以)爵禄相荣(以)乱易整,不武

    C公其深计(之)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使游泳于,非逆非顺(之)交 惧其不已,告(之)于帝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纲年轻时就通晓经学,虽然是官宦家庭的公子,却磨砺布衣的节操,被举孝廉,他却不赴命,后来被任命为侍御史。

    B当时顺帝纵容宦官,张纲为国家命运担心,却因出言不逊,得罪了高官耆儒,也让皇帝很不高兴,于是得不到重用。

    C广陵寇乱积十多年,朝廷派张纲任太守平息寇乱。他不像前任那样多求兵马,而是单车径至贼营,分析利弊,晓以情理,结果张婴等万人归降,广陵安定。

    D张纲在广陵任职只有一年,却深得百姓爱戴。他去世后,百姓老幼相扶前去吊唁。张婴等人还穿着丧服,背土筑坟。

  • 4. 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王夫之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夫之认为,张纲单车至贼营,劝得张婴归降,虽然是有智有勇之举,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B王夫之认为,张纲死后没多久张婴又反叛,这是张纲的悲剧,说明他的方式并不能平息寇乱。

    C王夫之认为,反叛的民众已经处在非逆非顺的境地,没有了顺从的意愿,不是容易归的。

    D王夫之认为,张纲只是缓和了一时的灾祸,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值得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