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薪税师每日一练《理论知识》12月19日

考试总分:1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800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2年薪税师每日一练《理论知识》12月19日专为备考2022年理论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者用人单位依法终止的,应当自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社会保险登记。

    A十日

    B十五日

    C三十日

    D六十日

  • 2.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税收可分为()。

    A直接税和间接税

    B价内税和价外税

    C从价税和从量税

    D中央税和地方税

  • 3. 下列各项申,不属于小企业货币性项目的是()。

    A应收账款

    B短期借款

    C其他应付款

    D长期股权投资

  • 4. ()是制定薪酬政策,进行薪酬决策的重要前提条件。

    A企业现状及发展目标

    B职位评价

    C薪酬调查

    D工会的力量

  • 5. ()是指对如何支付报酬的策略选择。

    A薪酬支付的基础

    B薪酬支付的对象

    C薪酬支付的结构

    D薪酬支付的方式

  • 6. 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内凭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单位印章,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内予以审核,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

    A十日,十五日

    B十五日,十日

    C十五日,三十日

    D三十日,十五日

  • 7.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 )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A48

    B24

    C12

    D8

  • 8. 在中国境内依法注册或者登记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了不是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依法招用的外国人,应当依法()

    A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不参加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B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C不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D以上都错误

  • 1. 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下列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法院起诉的有()。

    A加收税款滞纳金

    B适用税率

    C税收保全措施

    D不依法确认纳税担保行为

  • 2. 关于舒斯特提出的人力资源指数,下列陈述正确的有()

    A它是用来衡量组织中人力资源部门绩效的指标

    B它能够反映组织的环境气氛状况

    C它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费用占总经营费用的比重等6项指标构成

    D它无法说明企业的人力资源绩效

    E它由报酬制度、信息沟通、组织效率等15项因素综合而成

  • 3. 在帮助组织引进新的文化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人员必须做到()

    A营造文化变革的环境

    B定义和阐明文化变革的概念

    C阐明为什么文化变革是企业成功的核心

    D确定创造文化变革的备选方案

    E定义评估现有文化和理想的新文化的构成以及衡量二者之间差距的方法

  • 4. 审查某企业长期借款合同,其条款规定:长期借款以企业的商品作为担保;分配股利须经银行同意;企业负债与资产比例经常保持在65%;自20×6年10月2日起分期归还借款。审计人员应()。

    A审查借款是否经管理当局批准,并检查会议记录

    B验证借款利息费用和应计利息计算正确性

    C查明借款合同所有的限制条件

    D审查商品的账务处理

    E审查商品明细账和报表附注有无对担保的记录

  • 5. 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复议和解与调解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达成和解的,应当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书面和解协议

    B经行政复议机构准许和解终止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可以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次申请行 政复议

    C行政复议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即具有法律效力

    D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行政复议调解书不生效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及时作出行政复 议决定

  • 6. 下列属于税务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的有()。

    A税务机关作出的罚款行为

    B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复议行为

    C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保全措施

    D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 7. 工伤保险遵循的原则有(  )。

    A过失责任原则

    B无过失责任原则

    C损害补偿原则

    D预防、补偿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E谁主张,谁举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