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59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就要开始啦,现为大家准备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试卷,不要走开哦。
A告诉顾客自己不负责这事
B让顾客直接找领导反映问题
C让顾客找主管部门解决
D找主管部门来解决此事
A诚信是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涯中的道德资本
B诚信只是针对他人而言的遵约守信状态,与自我的内在信念无关
C为监督诚信落实、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要坚持诚信条件论的观点
D无论作出怎样的承诺,坚持履行承诺是诚信的本质
A有意识动机
B无意识动机
C内在动机
D外在动机
A心理活动内在协调性破坏
B主客观世界统一性破坏
C人格稳定性破坏
D精神活动内在协调性破坏
A25%、55%、85%
B25%、50%、75%
C15%、45%、75%
D20%、60%、100%
A很好
B良好、修改会更好
C尚可、仍需修改
D差、必须淘汰
A最好戴上一副墨镜
B只要戴上一个红色的眼镜就可以
C戴上一个蓝色的眼镜就可以
D戴上一个彩色的眼镜就可以
A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B心理学的任务是探讨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
C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D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A最高行为测验
B速度测验
C典型行为测验
D智力测验
A代表性
B等距性
C等比性
D单位
A詹姆士
B斯佩里
C罗杰斯
D马斯洛
A共同特质
B个别特质
C根源特质
D表面特质
A内容表达
B指导
C自我开放
D解释
A20
B22
C28
D32
A运动性言语中枢
B听觉性言语中枢
C视觉性言语中枢
D书写性言语中枢
A中断
B情感反射
C释义
D情感引导
A社会生活
B群体
C人际交往
D客观环境
A行为
B情感
C认知
D行为倾向
A个人主义
B集体主义
C科学发展观
D诚实守信
A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服务群众、开拓创新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热爱科学、求实创新、办事公道、艰苦奋斗、服务人民
D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知荣明辱、求真务实、开拓进取
A样本量
B总体
C统计量
D组距
A生理和安全需要
B他尊和自尊需要
C爱和归属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认知心理学
A15
B10
C5
D20
A增强法
B消退法
C惩罚法
D代币管制法
A110~119
B110~129
C120~129
D120~139
A及时地给予评价可以增加求助者的信任感
B只有在取得信息时,才可中断求助者的谈话
C即使听不懂谈话的内容,也要表现出很感兴趣
D只有持非评判性态度,才能使求助者无所顾忌
A根据来访者的情况选用恰当的心理测验
B使用测验前征得来访者的同意
C将国外的测评工具直接用于国内来访者
D收取心理测验的费用
A警觉期
B惊吓期
C恢复期
D康复期
A真实自我
B理想自我
C现实自我
D概念自我
A认真觉察自己对咨询关系的情感体验和需要
B与求助者讨论咨询关系的结束问题
C对求助者已经取得的变化给予支持性的鼓励
D互留联系方式以备求助者出现反复和倒退
A集体主义
B个人主义
C实用主义
D功利主义
A共同进步
B咨询师帮助求助者学会自己有效解决问题
C逐步成熟
D咨询师帮助求助者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提升
A欠缺型
B忌讳型
C冲突型
D茫然型
A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B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C社会学方面的差异
D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
A1~2个月
B1~3个月
C2~6个月
D3个月~1年
A倡导“先进”,但要给“落后”留取空间
B不以先进性的标准要求广大员工
C依据广大员工的现实状况确定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
D从实际出发,以先进性要求引导员工整体进步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A向工会等职能部门反映情况
B向公司领导反映情况,以期引起重视
C联合员工一同商议应对办法
D自己不会出头处理这种情况
A无差别的社会反应
B有差别的社会反应
C特殊情感联结
D互惠关系形成阶段
A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
B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C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D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A在谈论感到焦虑的议题时出现遗忘现象
B对心理咨询师有抵触而出现的遗忘现象
C在意识障碍基础上出现的一种记忆障碍
D由于其神经系统障碍而导致的遗忘现象
A逻辑分析法
B因素分析法
C经验效标法
D综合分析法
A人的自私的天然本性
B坚持个人利于高于其他利益
C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处世哲学
D脱离集体
A团体
B常模团体
C样本
D受测人群
A感觉适应
B感觉后像
C感觉对比
D联觉
A知识
B敬业
C技能
D态度
A听话是“忠诚”的根本要求
B忠于职责并圆满完成自己的职责
C忠诚于自己的内心需要
D始终站在老板或企业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A咨询师公开自己的困扰,让求助者分担
B咨询师谈出自己的经验,与求助者分享
C咨询师可以在咨询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
D借助于求助者的自我开放,咨询师可以自我开放
A听
B嗅
C味
D触
A操作
B再生性
C运动
D推断性
A对来访者进行摄入性会谈
B对精神病人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C对抑郁发作的来访者实施转介
D建议来访者到医院排除躯体疾病
A社会认知
B社会心理
C社会行为
D社会影响
A双眼视轴的辐合
B空气透视
C线条透视
D眼睛的调节作用
A阳性强化物是现实可行、可以达到的
B阳性强化物是求助者喜欢、需要的
C阳性强化物对求助者有足够的吸引力
D阳性强化物只能是外强化物
A稳定性
B准确性
C可信度
D区分性
A思维松弛
B破裂性思维
C思维奔逸
D思维不连贯
A解释
B具体化
C释义
D内容反应
A解释加提出新问题
B释义加提出新问题
C面质加提出新问题
D指导加提出新问题
A经验描述
B哲学思辨
C实证分析
D正式确立
A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
B把遗传和环境视为具有相互作用关系的两个因素
C企图揭示各因素单独发挥作用的程度
D遗传和环境是两种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
A正确把握非言语行为的各种含义
B全面观察非言语行为
C应把动作群放到某种情境中来了解
D应关注言语内容与非言语内容的不一致
A总分
B主观支持分
C对支持的利用度
D客观支持分
A外显性
B间接性
C相对性
D客观性
A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B社交焦虑的个体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往往没有生理上的症状
C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D人们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A症状维度
B用途维度
C效度维度
D信度维度
A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
B做心理测验时态度要正确
C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D心理测验的结果可以非常准确地反映人的特点
A激情状态
B意识障碍
C专注状态
D智能障碍
A移情能力与利他倾向呈负相关
B个体心境良好时,利他倾向会增加
C个体做错了事感到内疚时,倾向于做些好事加以补偿
D遇到困难的人,旁边的人越多,他(她)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越大
A机体生理变化
B活动过程
C外界环境刺激
D认识过程
A情绪低落
B问题模糊
C过分概括
D概念不清
A地位高
B年龄相仿
C能力强
D健壮漂亮
A有意识
B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C有目的
D受无意识支配
A总分超过150分
B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
C因子分超过2分
D阴性项目数低于47项
A服从
B谦虚
C审慎
D勤勉
A学校
B参照群体
C家庭
D居住小区
A转介给其他咨询师或机构
B鼓励求助者适应咨询师
C制定新的方案和咨询目标
D进行督导
AP量表
BE量表
CN量表
D1量表
A积极转变思维,减少个性化心态
B奖金和薪水不是唯一的工作动力
C把自己融入到整个团队中去
D帮助老板成功,你才能成功
A咨询师要以自己的参照框架去剖析求助者的问题
B咨询师借助于求助者的言行,体验对方的内心世界
C咨询师借助于知识经验,把握对方体验与其人格之间的联系
D咨询师要运用技巧将自己的共情传达给求助者
A包含更多的主观臆测成分
B会使人不介入他人的麻烦
C使人产生情绪困扰
D使人难以达到现实的目标而苦恼
A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
B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C短时记忆容量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
D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但机械记忆的效果较差
A生活示范
B象征性示范
C角色扮演
D内隐示范
A知识
B数字广度
C领悟
D数字符号
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B言语是一种心理活动
C言语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
D言语要借助语言实现
A求助者的咨询动机
B求助者的心理测验的结果
C引发问题的关键点
D引发问题的原因
A概括性
B新奇
C对个体意义大
D重要
A健康人
B心理问题
C心理紊乱
D重度心理障碍
A适应功能
B组织功能
C概括功能
D信号功能
A情绪低落
B思维混乱
C动作减少
D感觉过敏
A家庭
B大众传媒
C学校
D交通工具
A计算评分者信度
B计算复本信度
C因素分析法
D再测法
A牢记操作规程
B演练操作规程
C坚持操作规程
D自创操作规程
A内容
B文字
C理解
D社会敏感性
A奖励正常行为,惩罚异常行为
B阳性强化使用正强化
C阳性强化应该适时、适当
D目标行为固化为习惯后,最终可以撤销强化物
A一般应该使用封闭式提问
B一般应该使用开放式提问
C绝对不应使用封闭式提问
D特殊时使用半开放式提问
A严重心理问题
B各种神经症
C各种人格障碍
D可疑神经症
A牢记操作规程
B演练操作规程
C坚持操作规程
D修改操作规程
A有自知力
B主动求医
C症状严重程度
D社会功能受损
A诱发事件
B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C个体对不合理信念的驳斥
D个体在这一事件发生后出现的情绪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