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三)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384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最新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三)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两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
    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 蝴蝶的体色,黄色(C)对白色(C)为显性,而雌性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是白色的。棒型触角没有性别限制,雄性和雌性都可以有棒型触角(a)或正常类型触角(A),正常类型触角(A)对棒型触角(a)为显性。根据下面杂交实验结果可推导出亲本的基因型是()。亲本:白、正常(父本)×白、棒(母本)
    雄子代:都是黄、正常
    雌子代:都是白、正常

    ACcaa(父)xCcAa(母)

    BccAa(父)xCcAa(母)

    CccAA(父)xCCaa(母)

    DCcAA(父)xCcaa(母)

  • 3. 如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正确的选项是()。

    A①过程中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

    B②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就可以完成

    C人的镰状细胞贫血是血红蛋白发生变化所致,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

    D若某段DNA分子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发生改变

  • 4. 下列关于“中心法则(如图2)”含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

    B②③过程可发生在RNA病毒中

    C⑤③④过程所需的原料分别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D⑤过程揭示了生物的遗传实质,①过程为自然选择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 5. 如图4所示,1、2表示显微镜物镜长度,3、4表示显微镜目镜长度,5、6表示显微镜观察时物镜与切片的距离。现欲获得最大放大倍数效果,正确组合是()。

    A1、3、5

    B2、4、6

    C2、3、5

    D2、4、5

  • 6.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红色,需要水浴加热

    B测定绿色植物呼吸速率时,应进行暗处理,防止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C苹果和梨是检测还原性糖的理想材料

    D在分离叶绿体色素时,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扩散速度不同

  • 7. 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心肺复苏顺序是()。①开放气道②胸外按压③人工呼吸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 8. “概述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及结论”“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一节教学的()目标,分别属于()水平。

    A知识;应用、理解

    B知识;理解、应用

    C能力;模仿、独立操作

    D能力;独立操作、模仿

  • 9. “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相对性状”是“遗传和变异现象”一节的教学目标之一。关于该目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目标是知识目标,属于了解水平

    B该目标是知识目标,属于理解水平

    C该目标是技能目标,属于独立操作水平

    D该目标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属于反应水平

  • 10. 下列关于概念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一个概念图中,一个专有名词可以多次出现

    B可以用概念图评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C连接概念图的直线可以交错

    D任何两个概念和其彼此间连接词必须能表达一个完整的观点

  • 11. 教师在“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一节的教学时,引用“乌鸦喝水”的例子来导入“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这种导入方式属于()。

    A设疑导入

    B故事导入

    C直观导入

    D情境导入

  • 12. 现有一名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子,下列针对该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他父亲也有

    B他儿子也会有

    C他母亲一定有

    D他妻子正常,他女儿不会有

  • 13.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组成正常的父母不会生出染色体异常的子女

    B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C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及遗传方式均在患病家系中进行

    D人类遗传病都与基因突变引起的致病基因有关

  • 14. 杨树是生活中常见的木本植物,其茎从外到内的结构依次是()。

    A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

    B树皮→木质部→形成层→髓

    C树皮→形成层→髓→木质部

    D树皮→木质部→髓

  • 15. 在一朵花中,能发育成果实的结构是(  )。

    A子房

    B雄蕊

    C花瓣

    D花萼

  • 16.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论述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②酶的活性与pH有关
    ③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④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⑤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生物体外也可催化相应的化学反应
    ⑥温度过高和偏低对酶活性影响的原理相同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②③

    D②③⑥

  • 17.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生物膜是对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②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条件
    ③脂肪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④生物膜把细胞质分隔成多个微小的结构,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而互不干扰
    ⑤各种细胞器膜都可以直接相连

    A①④

    B②③

    C③⑤

    D①⑤

  • 18.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的下列哪种行为不符合新课程理念?()

    A创设生物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B关注学生已有的生物知识和经验

    C注意生物与其他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和渗透

    D以生物教材为主,以生物实验为辅

  • 19. 在分类学上,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与棉花的亲缘关系比与向日葵的近

    B青蒿与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比与棉花的多

    C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D向日葵与棉花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 20. 假设某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了一个次级卵母细胞。该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后期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该初级卵母细胞产生正常卵细胞的概率是()。

    A0

    B1/2

    C1/3

    D1/4

  • 21.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及其基因的遗传方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方式与性别相联系

    BXY型生物体细胞内一定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

    C体细胞内的两条性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DX、Y染色体上存在成对的等位基因

  • 22. 葫芦藓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但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阴湿地带却不容易找到葫芦藓。这是因为()。

    A葫芦藓矮小

    B葫芦藓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

    C葫芦藓的叶只有一层细胞

    D葫芦藓的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 23. 旅客闭眼坐车时,也能准确辨析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以及是否在上下坡行驶,接受这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A鼓室和半规管

    B前庭和半规管

    C前庭和耳蜗

    D鼓室和耳蜗

  • 24. 奶酪是由牛乳腺上皮细胞分泌的乳汁浓缩制成的营养品。检测得知,牛乳汁中含有乳糖、乳脂、酪蛋白、抗体等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双缩脲试剂可检测并鉴别出酪蛋白或抗体

    B乳糖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参与能量代谢

    C乳脂的合成、抗体的加工均需内质网参与

    D酪蛋白可被小肠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

  • 25. 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影响。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素是由植物体特定的部位产生,并只作用于该部位

    B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说明植物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C植物激素的运输都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D刚收获的种子不易萌发,可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

  • 1. 图A为碳循环示意图,图B为食物网示意图。

    问题:
    (1)碳主要是通过________作用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并以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
    (2)②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
    (3)图B所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该有________。
    (4)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B,既具有竞争关系又具有捕食关系的是________。
  • 2. 细辛是一种在森林下生活的植物,滨藜是一种在沙漠中生活的植物。下图是光照强度对两种植物(甲、乙)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曲线。请据图作答:

    (1)图中代表滨藜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是__________;b1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____。
    (2)图中e点时,限制甲植物增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限制乙植物增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
    (3)若将植物移植到缺Mg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b2点将向__________移。
    (4)若探究温度对细辛叶片细胞呼吸强度的影响,则该实验需在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 1. 材料:某教师在“激素调节”一节的教学实录如下:
    一、导入新课
    通过生物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展示,引入新课一赭师引导学生说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蝌蚪在形态发育上的区别。
    师:少量的甲状腺激素居然能使蝌蚪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要知道,人体的血液中除甲
    状腺激素外,还含有好多其他种类的激素,它们同样可以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今天我们
    就一起来探讨这方面的知识--激素调节。
    二、新课教学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展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示意图。
    提出问题:(1)什么是激素?(2)人体都有哪些内分泌腺?它们的位置是怎样的?
    (3)不同内分泌腺分泌哪种激素?(4)男性和女性的内分泌腺在组成上有什么区别呢?
    2.多媒体播放胰腺的解剖过程并出示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挂图。
    提出问题: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有什么区别?胰腺属于内分泌腺还是外分泌腺?
    3.将学生分组,分析不同的资料,总结相应激素的作用,各组之间再进行交流讨论。
    提出问题:(1)侏儒症、巨人症患者的症状以及成因各是什么?(2)大脖子病、甲亢以及呆小症患者的症状及成因各是什么?(3)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与人体中的哪种激素异常有关呢?
    4.联系旧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提出问题:我们在坐过山车的时候,为什么会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加速、血压升高、面红耳赤呢?人体是如何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
    问题:
    (1)结合案例分析,为达成教学目标,该教师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2)该教师使用了大量问题进行教学,结合案例分析该教师在教学过程进行提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 2. 材料:以下是李老师的几个新课教学片段:
    不拘一格的导入方式
    案例一: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新课导入:教师请学生品尝一些小食品的同时,提出思考问题:“这些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学生在品尝中思考并利用生活经验说出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的名称,教师板书记录,总结记录内容,引入新课。
    案例二:
    学习“骨的结构”时,教师先发给学生“长骨纵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强调观察要点,同时提出思考问题:“骨端和骨中部的结构是否一样?长骨骨质的外面有什么样的结构?这种结构存在的部位如何?骨髓腔中有哪些物质?”
    案例三:
    学习“根对水分的吸收”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实验:从同一块萝卜上切下两块大小、形状一致且质地相同的萝卜条,分别放置于清水和30%的浓盐水中,观察放置一晚后的实验现象。课堂开始之初,请学生代表讲述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解释说明原因,从而引入课堂主题。
    问题:
    (1)李老师导入新课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2)案例中三种导入方式的共同点是什么?
  • 1. “鸟卵的结构,是某版本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够说出鸟卵的基本结构名称与功能。为了更好地使学生观察和理解鸟卵的结构与功能,教师为学生准备了新鲜的鸡蛋、烧杯、热水、小镊子、解剖盘、解剖针、培养皿、放大镜等,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鸟卵的结构。”要求:
    (1)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观察实验的教学过程。
    (2)画出鸟卵的结构简图,标明每部分的名称并说明每部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