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224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已经就绪,内容完整,快来看看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中这句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A启发诱导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诲人不倦

  • 2. 小学教育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这是由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 3.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宗迪恩会议上提出:“每一个人一无论他是儿童、青年还是成人一都应能获益于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这是提倡教育应具有(  )。

    A全面性

    B全民性

    C基础性

    D义务性

  • 4. 2016年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提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核心是(  )。

    A公民教育

    B宪法教育

    C纪律教育

    D核心价值观教育

  • 5. 在设计教育调查问卷时,应避免将权威论断、个人观点包含在问题之中。这体现的问卷设计原则是(  )。

    A面向对象

    B价值中立

    C语句简洁

    D避免社会认可效应

  • 6. 小学生疾跑后不能立刻站立不动或坐下,须继续慢跑一小会儿,主要原因是(  )。

    A防止低血糖晕倒

    B有利于氧债的偿还

    C防止重力性休克

    D有利于心功能恢复

  • 7.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若要求学生完成较容易的学习任务,教师的学习动机强度控制在()

    A较高水平

    B较低水平

    C中等水平

    D任意水平

  • 8. 小学生在背诵一篇较长课文时,往往中间部分比开头和末尾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其记忆受到了(  )。

    A前摄抑制

    B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C倒摄抑制

    D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

  • 9. 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主要依据是(  )。

    A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B学习目的是否为解决问题

    C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D学习内容是否由学生发现

  • 10.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赏识与期望后常常表现出更积极的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  )。

    A蝴蝶效应

    B鲶鱼效应

    C马太效应

    D罗森塔尔效应

  • 11. 在创造性思维训练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举出“杯子”的用途。这侧重培养的是(  )

    A思维的独创性

    B思维的灵活性

    C思维的流畅性

    D思维的深刻性

  • 12. 校歌、校徽、校标等是学校课堂的一部分,这类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 13. 将课程编制过程划分为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四个阶段,并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杜威

    C泰勒

    D布鲁纳

  • 14. 在学习《长城》一课时,通过阅读课文和观看长城的影像,学生感受到万里长城的雄伟和壮观,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这一教学活动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

    B认知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5. 教学《圆的认识》这课时,教师展示圆形纸片、硬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然后总结圆的特点。这一教学过程主要遵循的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 16. 学期末,李老师对小明作出的评语是:“这个学期你上课听讲比以往认真,积极回答课堂提问,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有很大进步。继续加油,我看好你哦!”这种评价属于()。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量化评价

    D质性评价

  • 17. 在某些偏远地区的小学,将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教师在同一节课里以直接授课和完成作业等交替进行的方式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施教。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  )。

    A个别教学

    B课堂教学

    C混合教学

    D复式教学

  • 18. 王老师在《两小儿辩日》教学开始时说道:“孔子是我国古代学识渊博的大教育家,有一次却被两个小孩子提出的问题难住了,为什么呢?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们就知道了。”这种导入方式属于(  )。

    A设疑导入

    B直接导入

    C经验导入

    D活动导入

  • 19. 教师布置的作业应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这体现的作业设计基本要求是(  )。

    A形式多样

    B难度适宜

    C尊重差异

    D注重创新

  • 1.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启示
  • 2. 小学班主任对学优生的教育策略
  • 3. 教育观察法的基本步骤
  • 1. 材料:在一次关于学生个体差异的研讨会上,一位小学校长将学生比喻成鲜花,他说:“有的学生是适时盛开的花朵,有的学生是还未开放的花苞。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空气、水分及耐心的等待,未开的花苞总会开放,而且有的迟开的花苞盛开时可能会更鲜艳、更长久。我们要用静待花开的心态去对待孩子!接受他,尊重他,这样才能帮助他,促进他。
    问题:
    (1)分析该校长发言中所蕴含的学生观。
    (2)结合材料谈谈小学教师应树立怎样的教育观。
  • 2. 李老师批改五年级学生作文时,看到小勇的作文不足200字,而且字迹潦草,错别字不少,这样的作文打60分也就差不多了。但李老师想,只给一个分数对作文成绩一直不高的小勇不会有什么触动。于是,李老师经过认真思考给他打了“100-25-15”,并附上文字说明:你的作文选材新颖,有真情实感,但是字数不足,层次不清,减25分;书写潦草,错别字多,减15分。小勇根据老师的评语,进行了认真修改。李老师给修改后的作文打了80分。问题:
    (1)评析李老师评价作文的方式。
    (2)如何通过作业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 1.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如指导二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2)设计本课识字写字教学的主要环节。
    (3)结合教材和二年级学生特点,设计一项课堂小练笔。
  • 2.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数学与科学)什么是众数?众数有什么特点?
    (2)(数学与科学)如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
    (3)(数学与科学)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
  • 3.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英语)简述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有效方法。
    (2)(英语)如何指导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3)(英语)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单词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
  • 4.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音乐)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
    (2)(音乐)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
    (3)(音乐)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学唱1、2乐句”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
  • 5.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蹲踞式跳远


    动作方法: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是由助跑、踏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组成,助跑动作自然、轻松,逐渐加速,最后几步速度最快,最后一步步幅稍小。踏跳时以脚跟先着地并快速过渡到全脚掌蹬地起跳,同时摆动腿和两臂快速向前上方摆起,并在达到水平位置时制动,眼看前上方;身体蹬离地面后成“腾空步”,腾至最高点时,起跳腿屈膝收起与摆动腿靠拢,成蹲踞姿势;落地时,两小腿向前伸出,同时两臂后摆,以脚跟接触沙面后,立即屈膝缓冲,向前走出沙坑。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体育)简要说明“蹲踞式跳远”的教学重点、难点。
    (2)(体育)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体育)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 6.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美术)“诗”与“画”的结合对“画”与“诗”各有什么影响?
    (2)(美术)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
    (3)(美术)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