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氧气浓度应保持在,工作人员方可进容器或槽箱内工作()

A. 17.5%~19%
B. 18.5%~19%
C. 17.5%~21%
D. 19.5%~21%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99****9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0679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99****9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068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氧气浓度应保持在,工作人员方可进容器或槽箱内工作()
A.17.5%~19% B.18.5%~19% C.17.5%~21% D.19.5%~21%
答案
单选题
工作人员进入容器、槽箱内部进行工作,必须使氧气浓度保持在%,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
A.18~20 B.18.3~21 C.19~23 D.19.5~21
答案
单选题
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须先进行通风,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测量,氧气浓度保持在( )内,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且工作人员应轮换工作和休息。
A.16%~18% B.18.5%~19% C.19.5%~21% D.21.5%~22.5%
答案
主观题
进入容器、槽箱内部进行检查、清洗和检修工作,应加强()。严禁向内部输送()。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应先进行(),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后,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氧气浓度应保持在()内,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工作人员应轮换()和()。
答案
判断题
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用先进行通风,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测量。氧气浓度应保持在19%-20%内,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
答案
主观题
凡在容器、槽箱内进行工作,工作人员不得少于__
答案
单选题
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应先进行通风,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测量。氧气浓度保持在,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
A.17.5%-21.5% B.19.5%-23.5% C.19.5-21% D.17.5%-23.5%
答案
单选题
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应先进行通风,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氧气浓度应保持在19.5%~21%内,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
A.统计 B.测量 C.检查 D.试验
答案
多选题
工作人员进入容器、槽箱内部进行工作,应办理工作票手续()
A.检查 B.清洗 C.检修 D.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
判断题
工作人员进入容器、槽箱内部进行检查、清洗和检修工作,为了加强通风,尽量向内部输送氧气。
答案
热门试题
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须进行(),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工作人员始可进内工作。工作人员应轮换工作和休息。 、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应先进行通风,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测量。氧气浓度符合安规的有(),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 工作人员进入容器、槽箱内部进行检查、清洗和检修工作时,应加强通风,但严禁向内部输送氧气() 当验明工作场所的硫化氢浓度()时,工作人员方可进行工作。 在容器、槽箱内工作,如需站在梯子上工作时,工作人员应使用(),绳子的一端()外面牢固的地方。 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着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须先进行通风,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工作人员始可进内工作。工作人员应轮换工作和休息() 进入容器、槽箱内工作时,在可能存在或产生有害(有毒、窒息、易燃等)气体的情况下,应至少有工作人员() 凡在容器、槽箱内进行工作的人员,应根据具体工作性质,工作人员不得少于(),其中()在外面监护。 凡在容器.槽箱内进行工作的人员,监护人应站在能看到或听到容器内工作人员的地方,以便随时进行监护,监护人可以同时担任其他工作。( ) 在容器、槽箱内工作,如需站在梯子上工作时,工作人员应使用,绳子的一端拴在外面牢固的地方() 在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容器、槽箱内工作,工作人员不得少于()人,其中()人在外面监护。 凡在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容器、槽箱内进行工作,工作人员不得少于( )人,其中( )人在外面监护 凡在容器、槽箱内进行工作的人员,在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情况下,则工作人员不得少于人() 工作人员进入容器、槽箱内部进行检查、清洗和检修工作,必须执行工作票制度。作业时应加强通风,必要时可向内部输送氧气() 工作人员进入容器、槽箱内部进行检查、清洗和检修工作时,应加强通风,但严禁向内部输送氧气。在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不得少于()人,其中()人在外面监护 凡在容器、槽箱内进行工作的人员,应根据具体工作性质,事先学习应注意的事项,工作人员不得少于()人,其中()人在外面监护。 当容器或槽箱内存在少量有害气体或仅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时,工作人员可以进入工作() 凡在容器、槽箱内进行工作,在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不得少于3人,其中2人在外面监护。监护人应站在能看到或听到容器内工作人员的地方,以便随时进行监护。 工作人员进入容器、槽箱内部进行检查、清洗和检修工作时,应加强通风,但是严禁向内部输送() 凡在容器、槽箱内工作的人员,应根据具体工作性质,事先()必须注意的事项,工作人员不得少于()人,其中()在外面监护。在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情况下,则工作人员不得少于三人,其中()人在外面监护。监护人应站在能看到或听到容器内工作人员的地方,以便随时进行监护。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