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发病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 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
B.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故常见连续多代发病家族史
C. 基因定位于13q14~21,很可能编码一种与金属转运有关的P型ATP酶
D. 90%以上的患者血清铜蓝蛋白(CP)明显减少,而肝内前铜蓝蛋白正常,所以CP合成障碍是本病最基本的遗传缺陷
E. 脑、等组织而致病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08****7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6362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08****7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636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发病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 B.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故常见连续多代发病家族史 C.基因定位于13q14~21,很可能编码一种与金属转运有关的P型ATP酶 D.90%以上的患者血清铜蓝蛋白(CP)明显减少,而肝内前铜蓝蛋白正常,所以CP合成障碍是本病最基本的遗传缺陷 E.脑、等组织而致病
答案
单选题
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发病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 B.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故常见连续多代发病家族史 C.基因定位于13q14~21,很可能编码一种与金属转运有关的P型ATP酶 D.90%以上的患者血清铜蓝蛋白(CP)明显减少,而肝内前铜蓝蛋白正常,所以CP合成障碍是本病最基本的遗传缺陷 E.由于铜不能与铜结合蛋白结合,过量铜沉积于肝
答案
单选题
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哪项不正确()
A.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铜蓝蛋白增多,在组织中堆积 C.眼部异常 D.神经系统表现以锥体外系为主 E.可发生溶血性贫血
答案
单选题
关于肝豆状核变性,不正确的是()
A.角膜见K-F环 B.铜蓝蛋白增多,在组织中堆积 C.可发生溶血性贫血 D.神经系统表现以锥体外系为主 E.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答案
单选题
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是()
A.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减少,乙酰胆碱作用相对增强 B.纹状体中乙酰胆碱含量减少,多巴胺作用相对增强 C.铜代谢障碍 D.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增多,乙酰胆碱含量增加 E.纹状体中乙酰胆碱含量减少,多巴胺含量减少
答案
多选题
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叙述正确的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与铜代谢障碍有关 C.血中无铜蓝蛋白 D.角膜K-F环 E.肝硬化
答案
主观题
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和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案
单选题
有关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A.无症状期,尿铜即有轻度增高 B.B.肝脏症状多见于6~8岁以后 C.C.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12岁以后 D.D.少数患者可表现Fanconi综合征症状 E.E.K-F环在发病早期即出现
答案
单选题
有关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无症状期,尿铜即有轻度增高 B.肝脏症状多见于6~8岁以后 C.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12岁以后 D.少数患者可表现Fanconi综合征症状 E.K-F环在发病早期即出现
答案
单选题
关于肝豆状核变性神经系统症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临床上突出表现是锥体系病征 B.20岁以前起病常以震颤 C.年龄更大者常表现为肌张力障碍 D.皮质功能不会受损 E.有的患者可有大脑皮质
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