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题库分类
下载APP
帮助中心
首页
考试
搜题
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查试题
>
甘氨酸的R基为—H,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它们缩合后形成的二肽分子中C、H、O的原子比例为()
单选题
甘氨酸的R基为—H,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它们缩合后形成的二肽分子中C、H、O的原子比例为()
A. 6:14:6
B. 6:12:5
C. 7:14:4
D. 7:12:5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50****6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6421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50****6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6422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搜索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甘氨酸的R基为—H,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它们缩合后形成的二肽分子中C、H、O的原子比例为()
A.6:14:6 B.6:12:5 C.7:14:4 D.7:12:5
答案
判断题
谷胱甘肽是一种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组成的二肽()
答案
单选题
甘氨酸和丙氨酸最多能形成二肽()
A.1种 B.2种 C.4种 D.6种
答案
判断题
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
答案
单选题
某人用丙氨酸和甘氨酸在生物体外合成二肽,则他所合成的二肽种类最多可达().
A.1种 B.2种 C.4种 D.8种
答案
单选题
丙氨酸的R基为—CH3,赖氨酸的R基为—C4H10N,在它们缩合成的二肽分子中含有的C、H、O、N原子数分别为()
A.9,21,4,3 B.9,19,4,3 C.9,19,3,3 D.9,19,3,2
答案
单选题
谷氨酸甘氨酸可共同参与下列物质合成的是()
A.嘌呤碱 B.辅酶A C.嘧啶碱 D.叶绿素
答案
主观题
人体抗氧化剂之王“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活性三肽,有()和防癌的效用。
答案
主观题
谷氨酸的pK1(α-COOH)=2.19, pK2 (α-NH3+) = 9.67, pKR(R基)= 4.25,谷氨酸的等电点为__________
答案
单选题
谷氨酸的pK1(α-COOH)=2.19, pK2 (α-NH+3 ) = 9.67, pKR(R基)= 4.25,谷氨酸的等电点为()
A.2.19 B.3.22 C.5.93 D.6
答案
热门试题
增鲜味精中谷氨酸钠(以干基计)应()
以mRNA5"UGGUUCCC序列为模板指导能合成的二肽是(GGU甘氨酸,CCC脯氨酸,UCC丝氨酸,UGG色氨酸,GUU缬氨酸,UUC苯丙氨酸,UUG亮氨酸)
胱氨酸是由两个半胱氨酸通过二硫键形成的二肽()
谷氨酸
谷氨酸在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下脱下的氢
谷氨酸在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下脱下的氢
现有足量的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3种氨基酸,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谷氨酸发酵生产中谷氨酸生产菌的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活力很强。
赖氨酸生产用谷氨酸棒杆菌,为了使该菌高产赖氨酸,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宜量的赖氨酸,既不启动反馈抑制,又能大量产生赖氨酸()
谷氨酸受体包括
其他谷氨酸盐
谷氨酸钠
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共有8种,它们分别是: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及赖氨酸。
在谷氨酸的发酵中,通过控制( )含量,可以增加谷氨酸生产菌的通透性,使谷氨酸不断地分泌到细胞外。
某药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乳酸及琥珀酸,其原因是()
某药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乳酸及琥珀酸,其原因是()
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以形成谷氨酸()
味精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转化为焦谷氨酸钠的温度是()
按照R-集团的极性可把氨基酸分成几类,在用代码依R基的极性把下述的氨基酸分类。 1、丝氨酸 2、丙氨酸 3、缬氨酸 4、苯丙氨酸 5、酪氨酸 6、谷氨酰胺 7、精氨酸 8、谷氨酸 9、天冬氨酸
合成谷氨酸需要经过()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免费查看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
20
次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免费注册
新用户使用手机号登录直接完成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
【个人中心】
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
手机号后六位
我知道了
APP
下载
手机浏览器 扫码下载
关注
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
微信
小程序
微信扫码关注
领取
资料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