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查试题
>
1.我国人口老龄化危机即将全面爆发。1980年,我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200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6714亿,占人口总数的12.5%。2011年,我国社会养老金缺口超过1.3万亿元。2012年,我国总劳动力达到顶峰之后,将快速下降,总劳动力减少预警国力衰退。2016年,我国人口开始负增长。2020年,适婚年龄的“剩男”将达到近四千万,由此导致的社会问题将愈加严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可能被推迟到65岁。2030年,每年只出生600多万孩子,大国空巢,我国将面临严重经济危机。205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4.38亿,80岁以上完全丧失劳动力的人口将达到一亿,每2.7个劳动人口对应一个老年人口,养老金缺15累积将达到该年GDP的95%,缺口数额可能达百万亿元量级。 如今,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诞下的第二代独生子女们已经长到了可以去打酱油的年龄,而哄着他们长大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已经开始步入老年。与自己多儿多女的爷爷奶奶们不同,第二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只有唯一的子女可以依靠。4个老年人、1对夫妇和1个孩子的“四二一”家庭结构将成为常态。而再过二十年,第二代独生子女成家立业之后,将不得不承担起已经老了的中国。“养儿防老”这一乡土中国的伦理基石,将在时代变迁中无奈地做出改变。 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7%,那么这个国家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一些专家的计算,中国在1999年就已经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恐怕比我们想象的都要早。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但与中国不同的是。瑞典、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已达1.3万美元.在全球72个人口老龄化国家中,人均GNP达一万美元的占36%,一万至三千美元的占28%,而我国在2002年人均GNP只有980多美元时就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经济尚处孱弱.却已迈入了老年的中国,步履将更加蹒跚。 2.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幸福。但对于中国人来讲,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使养老问题成为大多数国民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这个转型期里,各种因素叠加,给不同的人们带来各自的挑战。 春节后送走母亲,林晓虹就在盘算是不是要把母亲接来。母亲60岁,白内障越来越严重。家庭年收入16万元的林晓虹夫妇也为赡养老人发愁:把父母接到北京住哪里在高涨的房价和不断拉大的支出——收入差距下,赡养老人会不会压垮中产阶级现在把老太太接到北京还不是难事,但等孩子过两年上小学时就困难了。而且丈夫张斌的父母早晚也要来北京吧燕郊的房价每平米早就过了万元,在她看来,适合父母居住的只有“远郊”。另一种方法是换房。林家的房子卖2万元/平米,换成120多平米需要多贷款80万。 林晓虹的上司王大国的赡养需求更为急迫些。42岁的王大国夫妇月收入2万元上下,两家父母都年逾七十,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而且他们夫妇现在就需要给自己攒养老钱,“多少钱才够。我们也不知道。” “我发现.现在老年人和中年人中有一种恐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主任S说。缺乏安全感是整个社会对养老问题的普遍感觉。对于正在步入晚年的这一代父母来讲,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多的家庭成员为他们提供赡养支持。来自人大的专家表示,社会养老至少在短期内无法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在现阶段,家庭仍是大多数中国老人晚年的归宿。从这个层面来说,让中国人更富裕,几乎是解决目前养老问题的唯一途径。 全国政协委员F认为,独生子女因为没有兄弟姐妹,而在传统中国家庭伦理中,所有下一代男性必须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他说:“这是人伦的缺陷,直接关系到家庭养老体制的崩溃。”此外.独生子女精神人格的下滑也是家庭伦理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家庭成员减少对父母的最直接影响是:在他们的晚年无法得到很多支持和支撑。一旦唯一的儿女“不孝”,就会面临巨大的赡养风险。 S则认为.造成目前养老困境的不仅是独生子女问题,中国于改革开放后就已经开始显现:是工业化大潮动摇了“养儿防老”的观念基础。在工业社会,老人的优势似乎不存在了。在广大农村。孩子们到大城市打工,老人们留守在家里,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即使对于那些和父母身处同一城市的子女来讲,如何照看家长的生活也是一个问题。 “中国原来一直是家庭养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对养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家里子女数量却在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社会养老水平成了一个基本潮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Y说,“五保户、荣誉军人、特别贫困的残障人等特殊人群都是由国家承担赡养责任的。而现在的社会化养老是要面对全社会的老年人。” 3.种种数据表明,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必将面临先天不足且问题多多的老龄化现实,那么我们通过后天补救而形成的社会养老体系,是否足以应付未来的麻烦呢 2012年7月1日。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这一不争事实,研讨会上,不少专家再次建议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以减缓劳动力总量减少速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H提出,我国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建议到老年人技术熟练,专业基础扎实,在单位能做到独挡一面。这些恰恰是青年人无法达到而企业却急需的。 我国各地区的退休年龄规定是统一的,均为男60周岁、女55/50周岁。步入人口老龄化和老龄化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的自西向东“阶梯式”分布格局:西部边远省区步入老龄化时间较晚,达到的程度较低;中部次之;东南沿海率先进入,20年代左右即可达到严重阶段。如:2003年65岁以上人口居首位的地区为江苏,占其总人口的比例为11;34%,居末位的地区为西藏,占其总人口的比例为6.07%;老年人口抚养比第一位是上海,为21.88%,最后一位是新疆,为7.78%.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平均为11.96%。 5.在人社部公开表态推迟退休年龄成为“必然趋势”之后,一场关于养老问题的大讨论便在各个言论空间生发开来。在中国加速奔入“老龄化”的背景之下,关于养老的焦虑从未断绝。 改革开放以前,经济保障水平比较低,国家建立养老退休金制度作为社会养老的基本目标。80年代以来。过去现收现付的制度开始转变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现收现付制度是现在的年轻人来赡养老年人。但是改革所实行的基金积累制,是一个人从工作开始自己积累,到老了返还养老金供他养活自己。这种改革能大大减少政府的负担。”Y分析说。然而,根据国新办2012年6月11日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到2015年,我国城镇职工和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将达3.57亿人,而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冲击下我国养老金的统筹账户将给财政造成巨大负担。建议实施延迟退休年龄,国有股划拨,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等措施以缓解压力。有专家指出,在短期内我国养老金收支压力主要来源于转轨成本;而在中长期内,人口老龄化将逐渐成为导致养老金收支缺口的更为主要的因素。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已有26个进入老龄化状态。不仅如此,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已经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1980年至2010年期间,平均每五年上升约1岁,如果退休年龄政策不变,则意味着老年人口退休后的余寿不断增加,给养老金支付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部委对“延迟退休”以缓解养老金压力的想法由来已久。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K表示,提高退休年龄,延长了缴费年限,按照待遇计算的办法,也提高了参保人的待遇,因此,要提高退休年龄,是制度的内在要求,而不应当是为了减少国家财政对养老金的补贴。适度稳步提高退休年龄,确保参保人得到可持续的充分保障。是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C也指出,从理论学术界的主流观点看。我国退休年龄逐渐延长,是适应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受教育年限延长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必然选择。 如若延迟退休的政策在几年内成型,将为养老金支付规模带来明显改变。根据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W测算,“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但前述《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中也指出,通过养老金收支模型。尽管退休年龄的提高能使养老金缺口明显缩小,但仅仅实行退休年龄改革还不足以克服人口老龄化给中国养老金体系带来的压力。退休年龄提高后,至2050年,养老金收支缺口需要的财政补贴仍然占全国财政支出的9.9%,因此必须辅以其他改革。 6.有专家指出,要充分认识养老金问题,积极缓解其将要带来的巨大压力。一般而言,开源节流措施包括延长退休年限、延长缴费年限、扩大覆盖面、增加基金收益率等,在制度外解决方式主要是增加财政补贴、国有股划转等。 而国内一所高校的研究团体也对此做了研究。通过在完善对缴费人口和退休人口的预测的基础上,测算包括提高退休年龄和向社保划拨上市国企股份的若干不同方案,第一次提出了将退休年龄逐步于2020年至2050年间提高7岁,并在五年内启动将80%的国有企业股份逐步划拨给社保体系的改革建议。 具体来说,延迟退休年龄一项,可以使我国工作群体(相对基准)增加25%,也使得我国退休群体的数量(相对基准)减少28%。另一方面,目前中央和地方的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持有市值约为13.7万亿元的上市国有公司的股份(已经剔除在两地同时挂牌企业的重复计算)。假定今后划拨的力度将会加大,并且要求社保体系只使用这些国有股每年分派的红利(股息),而不变现这些股票本身,从2013年起,如果逐步划拨80%的国有股份到社保系统,加上退休年龄的提高,将能使我国养老金账户累积结余持续约30年;到2050年,年度养老金收支也将保持基本平衡。 此外,也有专家指出,解决养老金困局的重点,在于先实现制度统一,再实现标准统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迟迟不见成效,也是养老保险“绑架”财政的重要因素。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Q表示,在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由退休金的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过渡过程中产生的转制成本要妥善解决,在改革之前已经退休的“老人”和已经参加工作但还未退休的“中人”。他们的个人账户上并没有累积基金,这部分资金就构成了转制成本,需要由政府“兜底”。对此,K指出,国家财政承担基本养老的补贴与兜底责任,是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也是其他一些国家的做法。但鉴于养老保险与财政的天然联系,也有部分学者建议厘清财政与保险制度之间的边界,明确政府责任边界,切断缴费型保险制度裹挟财政的潜在可能性,在养老保险与财政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 “不管你今天多么年轻,明天人人都会老。”这是不容置疑的现实。所以,养老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从根本上说,建立养老危机意识,缓解当下突出矛盾并继续实干,同时作长远谋划,是破解当前困局最理性、最妥当的做法。 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资料4”,概括我国现有退休制度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矛盾。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150字。 二、根据“给定资料3”和“给定资料5”,简要分析我国提出延长退休年龄这一建议的合理性。 要求:分析充分,有层次、有深度。字数不超过300字。 三、“给定资料”中提到我国养老金面临着很大的收支缺口问题,请就如何解决养老金困局提出对策建议。 要求:对策建议合理可行,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四、根据“给定资料”,结合当前实际,以“破解养老困局”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撰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800~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