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小儿肾小球滤过、肾小管转运、肾脏浓缩尿和保Na、排Na功能完全成熟一般需()

A. 出生后1周
B. 出生后1个月
C. 出生后1周岁
D. 出生后3周岁
E. 出生后7周岁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73****8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2121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73****8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212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小儿肾小球滤过、肾小管转运、肾脏浓缩尿和保Na、排Na功能完全成熟一般需()
A.出生后1周 B.出生后1个月 C.出生后1周岁 D.出生后3周岁 E.出生后7周岁
答案
单选题
肾小管重吸收Na+与水的量与肾小球滤过率成定比关系的部位是(  )。
A.髓袢细段 B.髓袢升支粗段 C.远曲小管 D.近端小管
答案
主观题
小管液中的Na+浓度影响肾小球滤过是通过
答案
判断题
小儿肾脏的生理特点主要是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及排泄完成其生理活动()
答案
单选题
由肾小球滤过又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并且肾小管不排泌的是()
A.肌酐 B.蛋白质 C.葡萄糖 D.尿素
答案
单选题
由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很少或几乎不排泌的是().
A.肌酐 B.蛋白质 C.葡萄糖 D.尿素
答案
单选题
在正常情况下,小儿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低下,达到肾功能基本完善即所谓肾小球肾小管平衡的年龄约为( )
A.3个月 B.6个月 C.1岁 D.2岁 E.3岁
答案
单选题
肾小管、肾小球的滤过膜是()
A.基膜、内皮细胞层 B.基底膜、上皮细胞层 C.基底膜、上皮细胞层足突 D.内皮细胞层、上皮细胞层 E.基底膜、上皮细胞层、内皮细胞层
答案
单选题
同时影响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
A.血浆胶体渗透压 B.滤过膜的通过性 C.血液中葡萄糖 D.抗利尿激素 E.醛固酮
答案
单选题
同时影响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 )
A.血浆胶体渗透压  B.滤过膜的通过性  C.血液中葡萄糖  D.抗利尿激素  E.醛固酮
答案
热门试题
同时影响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 同时影响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 同时影响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 同时影响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是() 同时影响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是() 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均有影响的是() 在肾小管上皮的转运过程中伴有Na 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三个环节。 某物质的清除率小于肾小球滤过率,表示其在肾小管被()。清除率大于肾小球滤过率,则表示肾小管可()该物质。   球-管平衡是指近端小管中Na和水的重吸收率相当于肾小球滤过率的() 评估肾脏早期损伤时肾小球和近端肾小管功能的是() 评估肾脏早期损伤时肾小球和近端肾小管功能的是 下列具有保Na+、保水和排K+功能的是(     )   Na泵转运Na、K属于 被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药物是.() Na泵转运NA.K属于 急性肾小球肾炎出现少尿、无尿,主要原因是肾小球(),而肾小管()。 利尿药是一类促进肾脏排尿功能从而增加尿量的药物。利尿作用可通过影响肾小球的过滤、肾小管的再吸收和分泌等功能而实现。根据其作用机制可分为碳酸酐酶抑制剂、Na+-K+-2Cl-同向转运抑制剂、Na+-Cl-同向转运抑制剂、肾内皮细胞Na+通道抑制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碳酸酐酶抑制剂 利尿药是一类促进肾脏排尿功能从而增加尿量的药物。利尿作用可通过影响肾小球的过滤、肾小管的再吸收和分泌等功能而实现。根据其作用机制可分为碳酸酐酶抑制剂、Na+-K+-2Cl-同向转运抑制剂、Na+-Cl-同向转运抑制剂、肾内皮细胞Na+通道抑制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某物质可被肾小球自由滤过,又可被肾小管分泌,但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其( )。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