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查试题
>
建筑工程
>
环境影响评价
>
案例分析
>
新建3000t级成品油码头项目位于西南某省桃江右岸规划的港口岸线利用区,占用岸线140m,由码头平台、系缆墩、栈桥、输油管线等组成。码头平台长50m、宽15m,水工结构采用透水高桩梁板型式,布置有4台输油臂、2个消防塔。系缆墩为6m×6m的高桩墩台,分别位于码头平台上、下游水域,每侧各2个。栈桥用于连接码头平台与陆域,桥长16m、宽4.5m。控制楼为2层建筑物,位于临岸陆域,设有装卸控制中心和环境应急物资用房,楼外设消防水池、泡沫罐和油气处理装置。输油管线沿码头平台、栈桥敷设并与陆域埋地输油干管相连,连接处设紧急截断阀。成品油储存依托后方相距约1200m的油库工程(陆域埋地输油干管和油库工程均已建成,不属于本项目建设内容)。
桃江现有主航道满足3000t级成品油船通航条件,油船锚泊利用河流下游16km的已有危险化学品锚地。因吃水条件不足,码头前沿的港池和回旋水域需采用挖泥船进行水下土方开挖,开挖面积0.6万m2,挖出的泥沙用于附近工业区场地平整回填。为保持码头区岸滩稳定,部分岸滩在完成表层清理、削坡处理后,需抛石防护,防护面积0.1万m2。水工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钻孔前设置钢护筒,桩底嵌入中风化岩层,钻孔泥浆送陆域干化后再用于周边工业用地回填。桩基施工时搭设水上施工平台。码头设计装卸能力33万t/a(其中汽油卸船15万t/a、柴油卸船12万t/a、汽油装船6万t/a),每次作业只安排一艘油船靠泊。
油品装卸流程:油舱↔输油臂↔平台及栈桥输油管↔紧急截断阀↔陆地输油干管↔油库(油品装船和卸船流向相反)。用于卸船的输油管3根,管径均为DN250,其中2根输送汽油,1根输送柴油,单根卸船流量均为200m3/h;用于装船的输油管1根,管径DN200,装船流量100m3/h。
装船作业时,船舱内挥发的油气经船舱呼吸孔、船上管道收集后,引入控制楼外的油气处理装置,采用“冷凝+吸附”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尾气经15m高排气筒排放。油气处理装置的非甲烷总烃(NMHC)的去除率和排放浓度满足《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控制标准》(GB20950-2020)的规定。卸船时产生的油气依托油库工程处理。
码头平台外缘有10cm高混凝土集水围坎,梁板下方有集水池,用于收集码头平台区初期雨水,兼做码头平台面少量溢油的事故应急池。到港船舶油污水、集水池内污水和控制楼生活污水泵送油库工程配套的环保设施处理。
桃江自南向北流,码头所在河段河道较顺直,河宽约300m,岸滩分布点状或连片的辣蓼、喜旱莲子草等植物。根据近年调查资料,桃江有鱼类55种,码头所在河段有底栖生物17种;码头下游10km范围内没有大型鱼类产卵场、越冬场、索饵场,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渔业养殖区;码头周边500m范围没有集中居民区。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显示,桃江评价范围河段现状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达标区,补充监测的NMHC浓度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提出的2.0mg/m3限值。
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判定本项目为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按照码头平台投影面积确定了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按照行业技术规范《水上溢油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JT/T1143-2017)、《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S105-1-2011)确定了地表水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预测分析了码头事故溢油对桃江的影响,并根据预测结果提出水上溢油应急物资配置和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编制原则要求。
1.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考虑的因素是否完整?说明理由。
2.识别码头施工期的水生生态影响,给出减缓影响的措施。
3.指出营运期环境监测计划中大气污染源监测点位。
4.针对输油管线事故泄漏情形,计算事故泄漏量时应考虑哪些参数?
5.分析本项目污染物依托油库工程环保设施处理的可行性,需调查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