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阅读材料。完成第19-21题。
萧乾《吆喝》原文
20年代一位在北京做寓公的英国诗人奥斯伯特.斯提维尔写过一篇《北京的声与色》,把当时走街串巷的小贩用以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并还分别列举了哪是管乐、弦乐和打击乐器。他特别喜欢听串街的理发师(“剃头的”)手里那把钳形铁铉的声音。
用铁板从中间一抽.就会“刺啦”一声发出带点颤巍的金属声响,认为很像西洋乐师用的定音又。此外。布贩子手里的拨啷鼓和珠宝玉石收购商打的小鼓,也都给他以快感。当然还有磨剪子磨刀的吹的长号。他惊奇的是,每一乐器,各代表一种行当,而坐在家里的主妇一听,就准知道街上过的什么商贩。最近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还播放了阿隆.阿甫夏洛穆夫以北京胡同音响为主题的交响诗.很有味道。
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听过相声《卖布头》或《改行》的,都不免会佩服当年那些叫卖者的本事。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
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
大清早过卖早点的:大米粥呀,油炸果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儿的,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地都唱出来,用一副好嗓子招徕顾客。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
“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在北京,都说“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其实.馄饨挑子也一样。一头是一串小抽屉,里头放各种半制成的原料:皮儿、馅儿和佐料。另一头是一口汤锅。火门一打,锅里的水就沸腾起来。馄饨不但当面煮.还讲究现吃现包。讲究皮儿要薄,馅儿要大。
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还有唱话匣子的。大冷天。背了一具沉甸甸的留声机和半箱唱片。唱的多半是京剧或大鼓。我也听过一张不说不唱的叫“洋人哈哈笑”,一张片子从头笑到尾。我心想,多累人啊!我最讨厌胜利公司那个商标了:一只狗蹲坐在大喇叭前头,支棱着耳朵在听唱片。那简直是骂人。
那时夜里还经常过敲小钹的盲人。大概那也属于打击乐吧。“算灵卦!”我心想:“怎么不先替你自己算算!”还有过乞丐。至今我还记得一个乞丐叫得多么凄厉动人。他几乎全部用颤音,先挑高了嗓子喊“行好的——老爷——太(哎)太”,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才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春天一到,卖大小金鱼儿的就该出来了,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一到夏天,西瓜和碎冰制成的雪花酪就上市了。秋天该卖“树熟的秋海棠”了。卖柿子的吆喝有简繁两种。简的只一声“喝了蜜的大柿子”。
其实满够了。可那时小贩都想卖弄一下嗓门儿,所以有的卖柿予的不但词儿编得热闹,还卖弄一通唱腔。最起码也得像歌剧里那种半说半唱的道白。一到冬天,“葫芦儿——刚蘸得”就出场了。那时,北京比现下冷多了。我上学时鼻涕眼泪总冻成冰。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烤白薯哇真热乎”,就非买上一块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
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比如卖一种用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如城厢里常卖的一种近似烧卖的吃食,就介绍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也有简单些的,如“卤煮喂,炸豆腐哟”。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儿的白薯”或“萝卜赛过梨”。“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不管是山楂、荸荠还是山药豆的)形容得晶莹可人。卖山里红(山楂)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
有的小贩吆喝起来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也许由于小时人家告诉我卖荷叶糕的是“拍花子的”(拐卖儿童的),我特别害怕。他先尖声尖气地喊一声“一包糖来”,然后放低至少八度,来一气“荷叶糕”。这么叫法的还有个卖荞麦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
特别出色的是那种合辙押韵的吆喝。我在小说《邓山东》里写的那个卖炸食的确有其人,至于他替学生挨打,那纯是我瞎编的。有个卖萝卜的这么吆喝:“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大”就是一个铜板。甚至有的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编起快板:“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东屋里瞧(那么)西屋里看,没有饽饽赏碗饭。”
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冰棍儿——三分嘞”。语气问像是五分的减成三分了,其实就是三分一根.可见这种带戏剧性的叫卖艺术并没失传。
单元导语
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本单元多选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的。也有讲述民间艺人轶事,描绘街头商贩吆喝的,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
学习这些课文.你不仅能够感受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还能够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
课文导语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悠扬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课后练习
一、默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二、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相互交流.体会其中的意味。
三、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应该注意抢救。不妨把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为抢救工作做点贡献。
学生情况八年级,班级人数45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问题:
根据以上制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并说明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内容。
(25分)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84****8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8821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84****8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882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开始,造成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
A.疾病 B.意外事故 C.家庭虐待 D.自然灾害
答案
单选题
下列建筑师中哪一位不是19世纪20年代欧洲探求新建筑的先驱()
A.德国著名建筑师辛克尔 B.德国建筑师帕尔 C.法国杰出建筑师拉布鲁斯 D.芬兰著名建筑师阿尔托
答案
多选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2009年真题]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答案
主观题
选择你熟悉的一位80年代著名散文作家,分析其一篇代表作品。
答案
主观题
Blues Rock 出现在: 20世纪50年代晚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20世纪60年代早期|20世纪60年代晚期
答案
单选题
萧乾的夫人是?()
A.文洁若 B.谢婉莹 C.杨绛 D.陆小曼
答案
主观题
材料全屏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
A.M集团是一家领先的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系统、智能供应链(物流)的科技集团。 B.M集团坚守“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原则,致力创造美好生活。2016年年底, C.M集团在制定未来三年发展规划时,企业最高管理层和下属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共同参与,通过上下级管理人员的沟通和磋商,制定出适宜的战略。21【简答题】根据上述信息,判断 D.M集团公司战略形成的方法;
答案
单选题
20世纪90年代,下列哪一位作曲家创作了取材于鲁迅《狂人日记》的同名歌剧?( )
A.郭文景 B.施光南 C.吴祖强 D.谭盾
答案
单选题
20世纪90年代,下列哪一位作曲家创作了取材于鲁迅《狂人日记》的同名歌剧()
A.郭文景 B. C.施光南 D. E.吴祖强 F. G.谭盾
答案
主观题
()年代Internet进入教育领域: 19世纪9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90年代
答案
热门试题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大经济强国。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教育心理学处于(  ) 中国学者自()以后开始密切关注全球治理这一主题: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20世纪90年代末 萧也牧在50年代初受到批判的短篇小说是()。 20世纪20年代先后成名的四位京剧旦角演员是() 欧盟东扩在20世纪90年代就完成了。 20世纪80年代,神农保发现的民间盘歌唱本 ______引起广泛关注,它共有_______ 多行。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源,他即是一位____ 家,又是一位______ 家,他的主要作品有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等。 20世纪70年代死亡原因居前3位的是() 2017年5月初,一位旅游者从安徽去新疆旅行。据此完成题。 旅游者在北京时间20时到达乌鲁木齐,此时可能()。查看材料 下列哪一位成为80年代风靡世界的杰出健美操代表人物?( )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美国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书籍版本种类繁多,但只有_____这一课题是各本书共有的。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美国动画诞生的知名动画角色()、()、()。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是教育心理学的()。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是教育心理学的( )。 请阅读文章,完成第44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 91~92 题:以美国为例,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美国证券市场不太景气,投资基金发展也相对缓慢,进入70年代,特别是到20世纪90年代,投资基金发展迅猛,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是其最直接的原因。第91题:投资基金的特点是有一套完整的( ),由专业管理人士直接管理。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第一代信息传输技术只能传输4380路信号。 外蒙在20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使用什么字拼写蒙文()? 下列哪项不属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新建筑主张?( )(2012年真题)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为( )。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