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查试题
>
公务员
>
公务员(省考)
>
(十九) 【给定资料】 资料1 “看到有人给云南省委书记留言曝光云南旅游乱象后,我发现我的经历也是一样!”近日,一名北京游客在人民网旅游3·15投诉平台留言提到,他和妻子报名参加云南13日游,导游换了六七个,进购物店20余次,甚至还被不同导游带进同一个购物店消费,导游们对合同中注明全程仅6个购物店置若罔闻。游客质疑:“旅游景点附近和路途的购物店之多,难道是云南省的旅游策略吗?” “第一天去石林,上午沿途全部是进店购物,进了几个店记不清了,到景区大约已经是1点半。导游说当地政府以环保为名,让旅行社汽车停在离石林景区有十里远的地方,必须坐电瓶车。”游客只好掏钱,随后发现景区根本没有导游所说的那么远,而且在景区游览仅2个小时后就集合离开,返回途中还再次被带入购物店。游客说,石林女导游自称没有工资,靠客人购物消费提成。 游客表示,此次旅程进店购物的时间远比游览景点的时间长。与旅行社签订的合同上,全程只有6个购物店,但实际上购物店一天最多能进4~5个,少的时候也要进2~3个。 广东市民李女士讲述了她所经历的一个案例:有一次,她参加由某旅行社组织的海南双飞4天游豪华团,出行前与旅行社签订了旅游合同。到达目的地后,接待单位在3天的行程中,安排游客在一些自费景区或购物点停留时间过长,结果造成在天涯海角等景点游览时间大大“缩水”,部分计划中的景点更是被临时取消。 旅途生活中,这类“游览缩水”的案例并不罕见。例如,有游客反映,旅行社承诺游览某某景点,实际上却变成“遥望、远眺”。 资料2 网民何女士在人民网海南视窗反映,她在海南旅游期间,竟遇上导游半夜敲门索要自费项目费用。 何女士介绍,2010年11月8日晚,她与丈夫两人一行从深圳飞海口,参加11月9日至11日的海南三天两晚游,当时团费为每人780元。何女士说,报名之后,她们只拿到了一张行程单,并没有签合同。“我们这个团有47个人,都是散客拼团的,导游自称叫刘洋(音),但自始至终没有出示导游证。” 行程第一天,何女士他们游玩了琼海的部分景点,晚上入住兴隆。何女士说:“9日晚12点左右我们已进入梦乡,却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半夜时分敲门,我们还以为是坏人。开了门才知道,是导游要我们交第二天3个自费景点的门票,每个景点门票150元,两个人3个景点共900元。”何女士说,收钱时导游身边还站一个身材很壮的男人,他们反复强调何女士夫妇一定要参加。 何女士回忆说,她们向导游提出了异议,导游却声称:如果游客都不参加自费项目,导游怎么赚钱?交这些费用是必需的。“当时,导游还说,即使你们投诉也不怕。由于当时人生地不熟,再加上他带着威胁的口气,我们就给了导游900元。”何女士说。 陈桥生等12名退休老人同何女士夫妇一样,在旅游过程中也遭遇了乱收费。2010年4月19日至25日,陈桥生一行随团由湖南沅江市来海南旅游,其组团社沅江市神州旅行社将这12名游客委托给海南省春秋旅行社湖南分公司,海南省春秋旅行社湖南分公司又将这12名游客委托给海南中职旅,导游江学民在途中向老人收取所谓“老人费”50元/人。 资料3 2011年6月5日,刚新婚的市民王先生和妻子开始了蜜月之旅。到了旅行的最后一天,导游带队去购物广场购物。 “我在报名前就和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反复强调过,不要强制购物的团,于是花了5960元报了旅行社里最贵的云南旅行团,没想到还是被送去购物了。”王先生说,6月11日上午,导游给游客带到一家水晶店,当时店内有一款水晶,以他估算的市场价格在5000元左右,但店家却标价26万多元,实在贵得离谱。前几年自己经营过水晶生意,对水晶行情比较了解,所以他们啥都没有买。 当日中午,游客回到大巴后,导游像往常一样给大家讲了一个看似“解闷”的故事:以前有个导游带游客去购物,有的游客花了10多万元,有的游客一分钱没花,导游就根据游客的购物钱数来安排座位,把那些不购物没有“价值”的游客安排坐在最后。 王先生表示:“我和妻子听到导游把潜规则用这种方式说出来,就觉得不舒服,我们没有和导游发生正面冲突,而是给沈阳的旅行社打电话进行投诉。” 沈阳旅行社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在她接到游客投诉后立即进行了沟通,并告诉王先生稍后会有导游当面道歉。 谁知,等待王先生的并非是道歉,而是导游的“继续讲故事”。 王先生介绍,在他投诉之后,导游就不停地接电话,随后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