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张先生退伍后被安排到某纺织厂做会计工作。他工作认真负责,但每当遇到困难时就会发脾气,认为自己不适合做此类工作。社会工作者小欣还了解到,张先生退伍后,内心非常焦虑,他工作中不愿与同事交流,生活中独来独往。鉴于张先生目前的状况,小欣首先应解决其( )问题。
答 案:B
解 析:B
2、社会工作者小东的第一个个案辅导对象是王奶奶。王奶奶儿孙都在国外,每年仅回国看望她一次,她因此感到自己被儿孙抛弃,心中闷闷不乐,觉得生活没意思。在辅导过程中,小东常常带着水果去看望王奶奶,给了王奶奶极大的精神慰藉,并在不知不觉中把王奶奶当做自己的亲奶奶看待。小东目前的状况可能是出现了( )。
答 案:D
解 析:做老年人工作会面临许多艰难的人生问题,如疾病、伤残、死亡等,社会工作者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晚年,对处理这些问题感到焦虑、沉重。而个人以往与老年人打交道的经历,特别是跟家中老年人的交往也可能会让自己对老年服务对象抱有特殊的感情,对老年人出现反移情。有可能会表现为对老年人特别不好,缺乏耐心和关怀,也有可能表现为对老年人过度保护,想要“拯救”老年人。当帮助老年人的努力失败时,社会工作者很容易有深深的挫折感,并有可能把它转化成对老年人的愤怒和敌意。这些涉及移情与反移情的问题,社会工作者要特别小心。由此可知,小东目前可能出现了反移情现象。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老年社会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社会工作者在进行老年人社会服务时,一定要对这些事项有所把握,这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社会工作服务开展的质量,也关系到社会工作者本身。
3、“留守儿童之家”的社会工作者发现留守儿童的问题存在共性,表现为:父母忙于工作,很少与孩子联系,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容易成为坏人的侵害对象。鉴于此,社会工作者写了《留守儿童的问题与需要》《增加留守儿童服务机构,增设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教育课程》两份提案,通过H省的人大代表提交到省人民代表大会上。在上述活动中,社会工作者采用了( )服务。
答 案:C
解 析:补充性服务是通过专业介入,对儿童境遇中存在的某些薄弱或者缺失环节以适当的增强。近年来广受社会关注的“留守儿童”问题,可以通过补充性服务的方式,具体实施专业介入。本题中,社会工作者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写了两份提案,正是采用了补充性服务。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儿童微观社会工作的类型。微观层面的儿童社会工作分为支持性、保护性、替代性和补充性服务,每项服务都有特定的内容,考生一定对四种类型的概念及适用对象有明确的区分。
4、社会工作者小王每月为学生家长组织一次“好家长”工作坊,工作坊的主题由家长确定,涉及儿童的营养、行为习惯、学业、亲子关系等方面,小王提供的上述服务,其内容属于()。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中家庭支持服务内容,儿童的营养,行为习惯,学业,亲子关系等方面的服务主要是提升家长的亲职能力,因此是亲职辅导。
多选题
1、优抚安置工作覆盖范围广.涉及人群多,因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难以建立专业工作关系的领域包括()。
答 案:CE
解 析:烈士褒扬和军供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流动性大、服务时间短暂,难以形成相对固定的工作关系。考点: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
2、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矫正社会工作者要对缓刑、假释和监外执行人员实施监督管理,要求他们做到( )。
答 案:BCDE
3、小琴是一名高二学生,以前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但自从上学期期末考试考得不理想以后,一直闷闷不乐,情绪非常低落,最近厌学的情绪非常严重,越来越不喜欢学校。针对小琴的问题,作为一名学校社会工作者为她制定的个案工作目标包括( )。
答 案:ABE
解 析:在题目所描述的案例中,小琴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在于对学习的理解不正确,视高的学习分数为自己的目标和动力,歪曲了学习的本质。针对此种情况,应该着手介入的是小琴正确的学习目标、观念和动力的树立,以及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此案例与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关联程度不高,不再需要介入的范围之内,故为ABE。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行为的范围。考生应该掌握学生行为的概念。
4、为改变社区居民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社会工作者小彬运用增能的方法,
组织社区居民排练以“男女平等”为主题的戏剧,准备在社区进行演出。
小彬适宜的做法有( )。
答 案:BD
解 析:A项,主题与“男女平等”关联不大,不选;排戏的过程并不是以社区工作者为主导的过程,而是积极发挥服务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故C、E不选。
主观题
1、 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选举社区委员会成员时,可否设立流动票箱?每个票箱必须有几名监票人?
答 案:可以设立流动票箱。每个票箱必须有三名以上监票人。
2、临时教助的范围是什么?
答 案:(1)子女就学困难的;(2)因患病或遭遇突发性意外灾害等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的;(3)因家庭生活困难换季需要救助的;(4)重大节日需要救助的;(5)因其它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大面积自然灾害需要救济的灾民不适用本办法,直接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定救济方案,组织开展救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