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题库分类
下载APP
帮助中心
首页
考试
搜题
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查试题
>
学历类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搜答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2)
汉语基础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最新试题
“学点儿修辞能提高阅读和欣赏能力。”这句话中“修辞”一词指()。
08-09
作为语言特点体系,语体的形成是由于交际目的、交际场合等功能性因素对语言运用进行制约的结果,其实质是一种()。
08-09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修辞方式叫()。
08-09
仿拟格实际上就是模仿源词语、源句子、源篇章等进行的仿造。()
08-09
专门科技语体要求表达上准确、严密、简洁,不追求语言艺术化,所以在辞格的选用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很少用比喻、映衬、反语、夸张、排比等。()
08-09
他的思想有了一些转变。这句话的“有”表示“发生”或“出现”。()
08-09
比拟重在事物的相关性,通过艺术换名,旨在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08-09
修辞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有联系。()
08-09
文学语言又是一个变异场,一定条件下常常可以超越规范,通过变异而形成新的规范。()
08-09
回环的特点是词语“循环往复”,既有密切关系,又有情趣。()
08-09
上一页
下一页
热门试题
车里霍尔姆斯于20世纪80年代末建立起“课程的后结构观”。其基本内容是:提出并运用“批判实用主义”来研究课程问题,对“学科结构”进行后结构分析,把课程看成是一项社会工程。()
根据状语的功能,我们首先可以把状语分成两大类,即()。
任务教学法的代表人物是苏联心理语言学家()。
“连”字句基本的语法意义()。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的两座高峰。()
建构主义关于课程与教学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1)学习者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建构着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2)学习是学习者的一种主动建构活动。(3)知识学习不是教师简单地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4)教学的作用仅仅在于给学生提供活动机会,帮助、促进学生组织自己的经验,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去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现实。()
上课环节作为教学工作包括以下部分:()
“地板擦干净了。”这个句子的结果补语语义指向()。
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秩秩大猷,圣人莫之。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以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之。”据考证,这是汉语文献中最早出现的“课程”一词。()
APP
下载
手机浏览器 扫码下载
关注
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
微信
小程序
微信扫码关注
领取
资料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