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32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知识试题(二)让你快速上手,适应考试节奏,多加练习吧。
A地址编码电路
B信号放大电路
C滤波电路
DA/D转换电路
E显示电路
A阴性对比剂
B离子型对比剂
C非离子型对比剂
D阳性对比剂
E安全对比剂
A足部
B直线部
C肩部
D下降部
E反转部
A密度
B感光度
C感色性
DMTF
E容度
A通过热敏头直接实现影像还原
B分为直接热敏成像和染色升华热敏成像
C以高温阵列式打印取代激光发射器
D需要暗室安装胶片
E成像过程不产生废水、废气
A焦点大分辨力低
B焦点面上X线量分布为单峰时分辨力高
C可用星卡测试
DR=1/2d
E对成像结果无影响
A依存于被照体对X线的不同吸收
B受胶片特性影响
C被照体的天然差别是基础
D是照片上相邻组织影像的密度差
E单面药膜与双面药膜对比度无差别
A影像显示层次丰富
B形成的对比度较低
C光电效应的几率增加
D康普顿效应为主
E骨与肌肉的对比度指数下降
AX线的穿透力增加
B散射线增加
C照片对比度降低
D影像信息量减少
E摄影条件的宽容度增大
A扫描层数越薄,X线剂量越小
BX线剂量大小是CT图像质量保证
C增加X线剂量可减少图像噪声
D内耳CT扫描需用较大的X线剂量
E病人所受辐射量与扫描层数有关
A第6胸椎
B第7胸椎
C第8胸椎
D第9胸椎
E第10胸椎
A蝶窦
B下颌骨
C上颌骨
D颞颌关节
E牙齿
A连杆
B滤线栅
C胶片
D支点
EX线球管
A纵向分辨率高
B检查速度提高
C对比剂利用率高
D可一次摒气下扫完一个器官
E可在任意断面进行回顾性重建
A有效焦点面积小
B结构复杂造价较高
C曝光时间短
D功率大
E适于连续功率使用
A420nm
B390nm
C710nm
D550nm
ElOOOnm
AX线球管容量
BX线球管焦点尺寸
C焦点至胶片距离
D病灶的大小
E被照体的厚度
A防止污染
B防止氧化
C稳定显影
D微粒显影
E坚膜作用
AMTF指输入信息量与记录信息量之比
BMTF的英文全称为modulation-transfer-function
CMTF把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函数通过傅立叶变换为以空间频率为变量的函数
DMTF是国际上通用的X线影像质量评价方法
EMTF能够客观评价信息传递时信息失真的情况
A扁平形
B三角形
C立方形
D圆柱形
E不规则形
A信号比较
B边缘增强
C卷积处理
D校正处理
E模数转换
A矩阵越大,空间分辨率越高
B像素越小,空间分辨率越高
CCT的空间分辨率比X线照片的空间分辨率高
DCT的密度分辨率比X线照片的密度分辨率高
E现代64层及以上CT扫描的图像可以达到各向同性,即任意平面重建的图像空间分辨率和横断图像的空间分辨率相同
A信息采集
B信息筛选
C信息转换
D信息处理
E信息的存储与输出
A周围间隙现象与部分容积效应产生原因不相干
B同一层面上与其垂直且密度不同的组织,边缘CT值会出现误差
C相邻组织中密度高的边缘CT值大
D通过薄层扫描可克服周围间隙现象
E相邻组织中密度低的边缘CT值小
A图像存储
B成像能源
C转换介质
D成像方式
E传输方式
A照片上某处的透光程度称为阻光率
B照片阻挡光线的能力称为透光率
C光学密度是阻光率的对数
D光学密度是透光率的倒数
E光学密度是透光率的对数
A圆柱形射线束
B正方形射线束
C矩形射线束
D扇形射线束
E锥形射线束
ATE
BTR
CT2
DT1
ETI
A较大的动态范围
B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C较高的密度分辨率
D图像可以进行后处理
E图像可以存储传递
A光学原理
B化学原理
C物理学原理
D几何学原理
E感光学原理
A使用方便
B刺激性小
C理化性能稳定
D易于吸收与排泄
E以上都是
A关节沿腹背轴运动,角度变小时
B关节沿腹背轴运动,角度变大时
C关节绕矢状轴旋转,骨前面内旋时
D关节沿冠状面运动,骨靠近正中矢状面时
E关节沿冠状面运动,骨远离正中矢状面时
A离子单体
B离子二聚体
C非离子单体
D非离子二聚体
E阴性对比剂
A胸骨体中点
B胸骨剑突末端
C剑突与肚脐连线中点
D肚脐中点
E脐上5cm
A脐上7cm水平
B脐上5cm水平
C脐上3cm水平
D脐上1cm水平
E与脐同一水平
A康普顿效应产生
B电子对效应产生
C光电效应产生
D相干效应产生
E光核反应产生
A密度分辨率高
B空间分辨率高
C解剖分辨率高
D增强扫描有利于病变定性
E可进行多方位重建
A均需要X线照射
B均为灰度图像
C均为重叠图像
D均为二维图像
E均由像素组成,观察分析相同
A普通X线摄影
BCT多幅相机
CMR多幅相机
DDSA多幅相机
EECT多幅相机
A米得
B碳酸钠
C溴化钾
D氢氧化钠
E亚硫酸钠
A提高胶片感光效应,缩短曝光时间
B可使用小焦点摄片
C提高小容量X线机的使用范围
D增加影像对比度
E增加病人的X线受量
A冠状面与地面平行
B冠状面与矢状面垂直
C冠状面将人体左右等分
D冠状面与人体水平线垂直
E冠状面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
A长度补充
B时间补充
C用量补充
D面积补充
E密度补充
A可以是可调支点
B可以是固定支点
C必须是可调支点
D必须是固定支点
E支点决定体层面的深度
AX线物理特性对影像影响的测定
B显影液性能的测定
C增感屏感度的测定
D胶片保存性的测定
E胶片感光性能的测定
AK=D1-D2
BD=lgI0/I
CK=rlgKx
DS=H/K
ER=1/2d
AK=D1-D2
BD=lgI0/I
CK=rlgKx
DS=H/K
ER=1/2d
AK=D1-D2
BD=lgI0/I
CK=rlgKx
DS=H/K
ER=1/2d
AK=D1-D2
BD=lgI0/I
CK=rlgKx
DS=H/K
ER=1/2d
AK=D1-D2
BD=lgI0/I
CK=rlgKx
DS=H/K
ER=1/2d
A影像板(IP)
B电离室
C平板探测器
D影像增强器
E光电管
A影像板(IP)
B电离室
C平板探测器
D影像增强器
E光电管
A40-60cm
B75-100cm
C150-180cm
D180-200cm
E200cm以上
A40~60cm
B75~100cm
C150~180cm
D180~200cm
E200cm以上
A40~60cm
B75~100cm
C150~180cm
D180~200cm
E200cm以上
A听眦线是外耳孔与眼外眦的连线
B头部CT检查常以听眦线作为扫描基线
C听眉线是眉上缘的中点与外耳道的连线
D经听眉线扫描的图像对眼窝、中颅凹和后颅凹上部显示较好
E听眶线是眶下缘与外耳道的连线
A患者体位有颌顶位和顶领位
B颌顶位,听眦线与台面趋于平行
C顶领位,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垂直
D层厚与层间距,视被检部位的大小选择3?5mm
E头皮下软组织病变,首选冠状位扫描
A直接增强扫描是不做平扫,注入对比剂后的逐层连续扫描
B增强后的扫描时间依据病变的性质而定
C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50ml时开始扫描
D颅内感染、囊肿等,可在注射对比剂后5分钟开始扫描
E颅内转移瘤、脑膜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后6?8分钟开始扫描
A1.0
B1.2
C1.8
D0.3
E2.0
A2
B3
C1.3
D1.2
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