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242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想更好的掌握考试重点么,这里有着放射医学中级基础知识模拟卷(四),助你快速熟悉备考。
A犁骨
B蝶骨
C腭骨
D颧骨
E泪骨
A与物质的原子序数的平方成正比,与入射光子能量的对数成正比
B与物质的原子序数的平方成反比,与入射光子能量的对数成正比
C与物质的原子序数的平方成正比,与入射光子能量成正比
D与物质的原子序数的平方成反比,与入射光子能量成正比
E与物质的原子序数的平成正比,与入射光子能量的对数成反比
A0
B140keV
C511keV
D635keV
E1.022MeV
A为男性生殖腺
B与膀胱底相邻
C有尿道穿过
D能分泌雄性激素
E左、右各一
A呈C形包绕胰体
B上部又称球部
C降部前外侧壁有十二指肠大乳头
D降部于第1~3腰椎的右侧及右肾内侧缘前面下降
E水平部续空肠
ATR越长,流动效应越明显
B血管穿过切面的角度影响流动效应
C血流速度影响流动效应
D对比剂的注射速率影响流动效应
E观察静脉窦的流动效应以T2加权图像更佳
A管电压影响照片对比度
B加大焦-片距,照片对比度提高
C灰雾使对比度下降
D管电压上升照片对比度下降
Eγ值大的胶片获得的照片对比度大
A30mm
B20mm
C10mm
D40mm
E15mm
A主动脉口
B卵圆窝
C2个肺静脉口
D冠状窦口
E4个肺静脉口
A颅内肿瘤
B颅内感染
C颅脑外伤
D脑卒中的区分,脑灌注扫描已经被用于诊断超早期(<6小时)脑梗死,优于MR
E脑功能的评价
A1倍
B2倍
C2.5倍
D3倍
E0.5倍
A支气管动脉直径正常为2~3mm,当肺部有肿瘤时相应的血管可增粗
B正常支气管动脉从纵隔向肺门方向行走,可与纵隔内动脉、肋间动脉或对侧支气管动脉相通
C右侧支气管动脉大多为一支且与肋问动脉共干,并以与第3肋间动脉共干为最常见
D支气管动脉起源均在胸主动脉4~9胸椎水平
E70%~90%起自第5~6胸椎水平
AKUB
B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CIVP
D逆行尿路造影
ECT
A筛窦前群小房
B筛窦中群小房
C筛窦后群小房
D额窦
E上颌窦
A激光微光束技术
B激光全息显微技术
C激光荧光显微技术
D激光扫描技计
E以上都是
A肺动脉段基线长度平均(4.88±0.72)cm
B肺动脉主干横径平均(3.86±0.53)cm
C肺动脉段凸出度平均(-0.11±0.28)cm
D正常右下肺动脉宽径≤15mm
E肺动脉段凸出者则P3为负数
A物理测定值为颗粒度
BX线量子斑点影响照片颗粒性
CX线照片上颗粒聚集的区域,称噪声
D增感屏斑点是造成照片斑点的主要因素
E量子斑点是X线量子的统计涨落在照片上记录
A内层轨道电子跃迁到外层放射出X线
B内层轨道电子被激发产生的X线波长较长
CX线本质是一种电磁波
DX线不具有穿透性
EX线带电
AI型上皮细胞、Ⅱ型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基膜
BI型上皮细胞、Ⅱ型上皮细胞、上皮基膜
CⅡ型上皮细胞、上皮基膜、毛细血管内皮基膜
D肺泡上皮、上皮基膜、工型上皮细胞
E肺泡上皮、上皮基膜、毛细血管内皮基膜
A可以连续扫描60秒以上的CT
B可以连续采集数据的螺旋CT
C球管每旋转1周可以获得多幅图像的CT
D探浏器数目超过2500个的螺旋CT
E采用大容量球管的螺旋CT
A犁骨
B下颌骨
C腭骨
D蝶骨
E泪骨
A位于小骨盆腔的后部,骶骨的前方
B中部扩大称直肠壶腹
C内面有三个直肠横襞
D穿盆膈移行为肛管
E上端于第2骶椎平面与乙状结肠相接
A扫描线及扫描计划的确定,从侧位定位像上设计
B进行椎体扫描时,扫描线应与椎体前后方向的中轴线一致
C进行椎问盘扫描时,扫描线应是相邻两椎体缘联线夹角的平分线
D椎体与椎间盘兼扫时,应根据脊柱曲度分段确定
E脊柱扫描线确立后的扫描为连续扫描
A探测病人位置的准确性
B探测扫描时有无散射线
C将射线能量转换为可供记录的电信号其转换为电信号
D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E将微磁的电流进行放大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30分钟
E60分钟
AmmAl
BcmAl
CmAl
DdmAl
EnmAl
Al00keV
B0keV
C20keV
D40keV
E80keV
A平均能量提高、能谱变宽、线质提高
B平均能量降低、能谱变宽、线质降低
C平均能量提高、能谱变窄、线质提高
D平均能量提高、能谱变宽、线质降低
E平均能量降低、能谱变窄、线质提高
A睾丸
B卵巢
C精囊
D前列腺
E尿道球腺
A髋关节
B膝关节
C掌指关节
D腕关节
E肩关节
A10mSv
B20mSv
C30mSv
D40mSv
E50mSv
A沿腰大肌前方下行
B沿髂腰肌前方下行
C沿腹主动脉前方下行
D沿腰方肌前方下行
E沿脊柱前方下行
A房间隔缺损(ASD)
B室间隔缺损(VSD)
C法洛四联症(F4)
D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
E动脉导管未闭(PDA)
Ax线的硬度大一频率高一穿透力强
BX线的硬度大一波长长一穿透力强
CX线的硬度大一频率高一穿透力弱
DX线的硬度大一波长长一穿透力弱
EX线的硬度大一I{VL小一穿透力强
A全身各部毛细血管
B左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房
E右心室
A1969
B1972
C1973
D1974
E1978
A胶片
B磁盘
C成像板
D荧光屏
E平板探测器
A容易测量
B病灶范围比较大
C是病灶的实质所在
D减少容积效应影响
E此层面增强效果好
A溴化银
B氯化银
C溴化银+碘化银
D碘化银
E氟化银
A硬腭水平呈长方形
B软腭之上水平呈方形
C咽隐窝水平呈梯形
D咽鼓管隆突水平呈梯形
E咽隐窝水平呈双梯形
A高千伏摄影
B佩戴铅围裙
C高毫安摄影
D影像增强技术
E高速增感屏
A摄片距离
B肢体体位
C胶片位置
D中心线入射方向
E滤线器
A限局性脑炎
B脑白质变性
C脑脓肿
D脑挫伤
E脑梗死
A进行MRI信号的空间定位编码
B产生MR回波(梯度回波)
C施加扩散加权梯度场
D进行流动补偿
E进行流动液体的流速相位编码
A荧光特性
B着色作用
C物理特性
D感光作用
E生物特性
A左房室口周围
B右房室口周围
C右室渉出道口周围
D左室流出道口周围
E右心房的最下部,卵圆窝的右下方
A左房室口周围
B右房室口周围
C右室渉出道口周围
D左室流出道口周围
E右心房的最下部,卵圆窝的右下方
A左房室口周围
B右房室口周围
C右室渉出道口周围
D左室流出道口周围
E右心房的最下部,卵圆窝的右下方
A左房室口周围
B右房室口周围
C右室渉出道口周围
D左室流出道口周围
E右心房的最下部,卵圆窝的右下方
AT1wl和T2wl均呈高信号
BT1wl高信号T2Wl低信号
CT1Wl低信号T2wl高信号
DT1wl和T2W1均呈低信号
ET1Wl等信号T2Wl低信号
AT1wl和T2wl均呈高信号
BT1wl高信号T2Wl低信号
CT1Wl低信号T2wl高信号
DT1wl和T2W1均呈低信号
ET1Wl等信号T2Wl低信号
AT1wl和T2wl均呈高信号
BT1wl高信号T2Wl低信号
CT1Wl低信号T2wl高信号
DT1wl和T2W1均呈低信号
ET1Wl等信号T2Wl低信号
A利用透过人体的X线,直接使胶片感光的成像方法
B利用透过人体的X线,首先记录于影像板上,然后经激光读取影像板上的潜影,经计算机处理后获得数字化图像的成像方法
C利用透过人体的X线,在荧光成像基础上进行缩微摄片的成像方法
D利用透过人体的X线,首先由弧形排列的探测器取得信息,经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方法
E利用透过人体的X线,直接用平板探测器等类似的电子暗盒取得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获得数字化图像的成像方法
A利用透过人体的X线,直接使胶片感光的成像方法
B利用透过人体的X线,首先记录于影像板上,然后经激光读取影像板上的潜影,经计算机处理后获得数字化图像的成像方法
C利用透过人体的X线,在荧光成像基础上进行缩微摄片的成像方法
D利用透过人体的X线,首先由弧形排列的探测器取得信息,经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方法
E利用透过人体的X线,直接用平板探测器等类似的电子暗盒取得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获得数字化图像的成像方法
A利用透过人体的X线,直接使胶片感光的成像方法
B利用透过人体的X线,首先记录于影像板上,然后经激光读取影像板上的潜影,经计算机处理后获得数字化图像的成像方法
C利用透过人体的X线,在荧光成像基础上进行缩微摄片的成像方法
D利用透过人体的X线,首先由弧形排列的探测器取得信息,经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方法
E利用透过人体的X线,直接用平板探测器等类似的电子暗盒取得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获得数字化图像的成像方法
A利用透过人体的X线,直接使胶片感光的成像方法
B利用透过人体的X线,首先记录于影像板上,然后经激光读取影像板上的潜影,经计算机处理后获得数字化图像的成像方法
C利用透过人体的X线,在荧光成像基础上进行缩微摄片的成像方法
D利用透过人体的X线,首先由弧形排列的探测器取得信息,经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方法
E利用透过人体的X线,直接用平板探测器等类似的电子暗盒取得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获得数字化图像的成像方法
A通过上鼻道穿刺筛窦后群
B通过中鼻道穿刺上颌窦
C通过中鼻道穿刺额窦
D通过中鼻道穿刺筛窦前、中群
E通过上鼻道穿刺蝶窦
A额窦
B蝶窦
C上颌窦
D筛窦前、中群
E筛窦后群
A筛窦后群
B蝶窦
C上颌窦
D中鼻甲的炎性物质
E鼻泪管
A额窦
B蝶窦
C上颌窦
D筛窦前群
E筛窦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