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诊断医师考试试题(一)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2875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诊断医师考试试题(一)已经整理好,大家可以随时来此进行复习备考。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在职业病目录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有()。

    A森林脑炎、高原病、手臂振动病

    B中暑、黑变病、手臂振动病

    C中暑、冻伤、手臂振动病

    D噪声聋、森林脑炎、高原病

  • 2. 以下属于非电离辐射的是()。

    A中子射线

    B电子射线

    C激光

    DX射线。

  • 3. 关于手臂振动病临床表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早期会出现手麻、手痛

    B精细动作障碍

    C遇冷后疼痛缓解

    D振动性白指

  • 4. 2021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宣传主题是()。

    A“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同行”

    B“职业健康保护,我行动”

    C“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

    D“共创健康中国,共享职业健康”

  • 5. 高温作业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

    A≥20℃

    B≥30℃

    C≥25℃

    D≥28℃

  • 6. 对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应在()。

    A高温季节到来之前进行

    B高温季节进行

    C高温季节过后进行

    D和高温季节无关

  • 7.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手臂振动病属于()。

    A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B职业性肿瘤

    C职业性皮肤病

    D其他职业病

  • 8. 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是()。

    AWBGT温度

    B湿球温度

    C黑球温度

    D干球温度

  • 9. 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

    A37.3℃以上

    B37.5℃以上

    C38.3℃以上

    D38.5℃以上

  • 10. 高温的健康检查周期为()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 11. 高温防护技术措施主要不包括()等。()

    A隔热

    B全面通风

    C局部降温

    D按时体检

  • 12. 接触振动的健康检查周期为()。

    A1年

    B半年

    C2年

    D3年

  • 13. 听觉疲劳指()。

    A短时间暴露于强噪声,使听阈上升10~15dB,脱离噪声接触后数分钟内即可恢复正常

    B较长时间暴露于强噪声,致使听阈上升超过15~30dB,脱离后需数小时至几十小时才能恢复

    C已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中导致听力曲线在3000~6000Hz范围内出现'V形'下陷,双耳平均听力下降26~70dB

    D长期接触强噪声引起听力曲线从低频到高频呈斜形逐步下降,双耳平均听力下降>70dB

    E听力曲线各频段以同等程度水平下移

  • 14. 热处理轨的()明显优于合金轨,这对当今铁路大力发展无缝线路尤其重要。

    A韧塑性

    B焊接性能

    C柔性

    D可弯性

  • 15. 听力损失指()。

    A短时间暴露于强噪声,使听阈上升10~15dB,脱离噪声接触后数分钟内即可恢复正常

    B较长时间暴露于强噪声,致使听阈上升超过15~30dB,脱离后需数小时至几十小时才能恢复

    C已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中导致听力曲线在3000~6000Hz范围内出现'V形'下陷,双耳平均听力下降26~70dB

    D长期接触强噪声引起听力曲线从低频到高频呈斜形逐步下降,双耳平均听力下降>70dB

    E听力曲线各频段以同等程度水平下移

  • 16. 噪声聋指()。

    A短时间暴露于强噪声,使听阈上升10~15dB,脱离噪声接触后数分钟内即可恢复正常

    B较长时间暴露于强噪声,致使听阈上升超过15~30dB,脱离后需数小时至几十小时才能恢复

    C已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中导致听力曲线在3000~6000Hz范围内出现'V形'下陷,双耳平均听力下降26~70dB

    D长期接触强噪声引起听力曲线从低频到高频呈斜形逐步下降,双耳平均听力下降>70dB

    E听力曲线各频段以同等程度水平下移

  • 17. 听觉适应指()。

    A短时间暴露于强噪声,使听阈上升10~191EXA

    Mnet5dB,脱离噪声接触后数分钟内即可恢复正常

    B较长时间暴露于强噪声,致使听阈上升超过15~30dB,脱离后需数小时至几十小时才能恢复

    C已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中导致听力曲线在3000~6000Hz范围内出现'V形'下陷,双耳平均听力下降26~70dB

    D长期接触强噪声引起听力曲线从低频到高频呈斜形逐步下降,双耳平均听力下降>70dB

    E听力曲线各频段以同等程度水平下移

  • 18. 由于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可致()。

    A热射病

    B热痉挛

    C热衰竭

    D中暑

    E休克

  • 19. 划分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的电磁辐射量子能量水平是()。

    A2eV

    B12eVI

    C20eV

    D12库仑

    E12Ci

  • 20. 吸声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A控制噪声源传出声波强度

    B封闭噪声源

    C控制空气扰动

    D吸收声能,降低工作环境噪声强度

    E以上都不是

  • 21. 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也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是()。

    A最小致死剂量

    B最大耐受剂量

    C绝对致死剂量

    D半数致死剂量

  • 22. 属于单纯窒息性气体的有()。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硫化氢

    D氰化物

  • 23. 预防苯中毒的根本性措施是()。

    A改革生产工艺,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

    B作业环境定期监测

    C通风排毒

    D实施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 24. 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尘毒危害的最重要的方法是()。

    A生产过程密闭化

    B通风

    C发放保健食品

    D加强抽风

  • 25.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

    A乡镇企业

    B个体企业

    C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D边远山区企业

  • 26.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公共卫生

    B急救知识

    C传染病知识

    D职业卫生

  • 27. 事故通风的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宜<()次/h。

    A12

    B15

    C18

    D20

  • 28. 告知卡和警示标识应至少每()检查一次,发现有破损、变形、变色、图形符号脱落、亮度老化等影响使用的问题时应及时修整或更换。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半年

    D一年

  • 29. 职业病防治法要求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档案。

    A劳动者健康监护

    B劳动者家庭

    C劳动者工资

    D劳动者劳动纪律

  • 30.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备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

    A休息区

    B泄险区

    C隔离区

    D消毒区

  • 31. 某黄金冶炼公司在处理尾矿废液过程中,发生有毒HCN外溢事故,造成人员中毒。已知HCN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遇皮肤或通过呼吸道吸入均会造成严重的中毒或死亡,HCN遇明火或强灯光均会易燃或易爆。它的水溶液是一种极弱的易挥发酸,结合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A为了防止冶金络合剂氰化钠产生HCN,废液排放前应加入足量石灰和漂白粉

    B检查HCN外溢时,必须穿特制防护服,并用特制的手电筒

    C河水有自净能力,冶金废水可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进行稀释、降解

    D实验室配制氰化钠溶液时,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 32. 多个警示标识在一起设置时,应按()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排列。

    A禁止、警告、指令、提示

    B警告、禁止、指令、提示

    C禁止、指令、警告、提示

    D禁止、警告、提示、指令

  • 33. 公告栏中公告内容发生变动后应及时更新,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应在收到检测报告之日起()日内更新。

    A15

    B7

    C5

    D3

  • 34. 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换气次数应不少于()。

    A12次/h

    B10次/h

    C8次/h

    D18次/h

  • 35. 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逸散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

    A下层

    B中间层

    C上层

    D都可以

  • 36.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要求,高毒物品作业岗位应设置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其内容应包括()。

    A高毒物品名称与理化特性

    B应急处理与警示标识

    C健康危害与防护措施

    D以上都对

  • 37. 雨后,李某要进入自家的地窖翻看粮食,他最需要警惕()中毒。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硫化氢

    D氰化氢

  • 38. 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不得

    B可以

    C经领导批准可以

    D经本人同意可以

  • 39. 从职业卫生的角度,要求工作场所的生产布局合理,应当符合()的原则。

    A效益

    B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

    C满足生产需要

    D方便

  • 40. 建设项目没有进行试运行的,应当在其完工后进行职业病危害()。

    A预评价

    B现状评价

    C控制效果评价

    D防护设施设计

  • 41. 建设单位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评审。

    A职业卫生专家

    B编写人员

    C管理人员

    D行业专家

  • 42. 下列属于刺激性气体的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氧气

  • 43. 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的作业。

    A35

    B规定限值

    C32

    D37

  • 44. 重症中暑,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重症中暑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A热射病、热痉挛和猝死

    B热射病、热衰竭和猝死

    C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D热痉挛、热衰竭和猝死

  • 45. 采取集中空调系统的车间,其换气量除满足稀释有毒有害气体需要量,保持冷、热调节外,系统的新风量不应低于()m3/h·人。

    A30

    B20

    C10

    D25

  • 46. 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

    A控制效果评价

    B现状评价

    C预评价

    D防护设施设计

  • 47. 建设单位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评审。

    A编写人员

    B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C职业卫生专家

    D行业专家

  • 48. 对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完成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后,应当向告知职业卫生监管部门等。

    A一般

    B严重

    C较重

    D特殊

  • 49.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要求从事井下、管道、地窖、船舱、油箱、油罐检修等密闭空间作业的用人单位,需要有专人对密闭空间进行检测:包括()、()和()。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

    B一氧化碳、氧化氮、硫化氢

    C二氧化碳、氧化氮、硫化氢

    D测氧、测爆、测有毒气体

  • 50. 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

    A可行性论证阶段

    B施工阶段

    C竣工阶段

    D试运行阶段

  • 1. 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有()

    A时间

    B距离

    C屏蔽

    D防护

  • 2. 辐射防护的三原则是()

    A实践的正当化

    B防护水平的最优化

    C个人受照的剂量限值

    D距离、屏蔽、时间

  • 3. 以下属于中暑分型的是()

    A热射病

    B热痉挛

    C热衰竭

    D热适应

  • 4. 高温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及其特点()

    A气温

    B气湿

    C气流

    D热辐射

  • 5. 对于新、扩、改建项目,用人单位要保证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要()。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D同时拆除

  • 6. 应急演练的目的是()。

    A检验预案

    B锻炼队伍

    C培训教育

    D完善准备

  • 7. 用人单位采取相关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包括()。

    A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B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C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D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8.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包括()。

    A职业性皮肤病

    B职业性牙病

    C职业性化学中毒

    D职业性眼病

  • 9. 职业危害因素中物理因素包括()、高低气压、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等,都可以对人产生危害。

    A高温

    B振动

    C低温

    D噪声

  • 10. 突发事件是指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治安事件

  • 11. 无防护措施的生产性强噪声,对人体能产生多种不良影响,甚至形成噪声性疾病。下列属于噪声引起的不良影响有:()

    A噪声聋

    B暂时性听觉位移

    C过敏性疾病

    D头痛

  • 12. 对于化学物质的灼伤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正确的方法有:()

    A用清洁水冲洗创面半个小时左右

    B用清洁水冲洗后使用中和剂

    C直接用消毒纱布、干净手帕等包扎,以免细菌感染

    D快速送往医院

  • 13. 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B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C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D用人单位对职业病病人,应安排回家休养

  • 14. 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获得职业卫生培训的权利

    B拒绝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权利

    C检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权利

    D获得职业职业病康复服务的权利

    E拒绝违章指挥的权利

  • 15.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应当通过以下方式()。

    A通过劳动合同告知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可能产生危害后果等内容

    B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内容

    C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D在工作场所设置公告栏,公布所有劳动者健康检查结果等内容

    E定期公布作业场所有害因果的检测结果

  • 16. 从事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有权在正式上岗前从用人单位获得的材料是()

    A作业场所使用的有毒物品的特性,有害成分、预防措施、教育和培训资料

    B有毒物品的标鉴、标识及有关资料

    C有毒物品安全使用说明书

    D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 17. 用人单位发现确诊的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报告。

    A卫生行政部门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D卫生监督机构

  • 18.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的机制

    A行业自律

    B行政机关监管

    C用人单位负责

    D社会监督

    E职工参与

  • 19. 对(),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A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设备

    B职业病防护设备

    C应急救援设施

    D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 20. 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A主要成份

    B用法用量

    C存在的有害因素

    D产品特性

  • 21.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范围包括()。

    A职业卫生专业基础标准

    B工作场所作业条件卫生标准

    C工业毒物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D职业病诊断标准职业照射放射防护标准职业防护用品卫生标准

    E职业危害防护导则,劳动生理卫生工效学标准,职业性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等

  • 22. 职业卫生监督的管理相对人包括()。

    A卫生执法人员

    B用人单位及其主管人员和其他负责人员

    C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主管人员和医务人员

    D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成员

    E职业卫生服务技术机构及其主管人员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

  • 23. 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有争议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A工作岗位

    B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C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

    D工种

  • 24. 国家对从事()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A有毒

    B高危粉尘

    C强酸、强碱

    D放射性

  • 25. 职业病危害实行分类管理是指按下列哪些因素确定类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A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

    B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

    C职业病危害因素毒性

    D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

    E职业病危害因素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后果

  • 26. ILO职业卫生公约主要包括()。

    A职业癌症公约

    B职业安全和卫生公约

    C职业卫生设施公约

    D工作环境公约

    E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等

  • 27. ()由用人单位承担。

    A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

    B职业病诊断鉴定的费用

    C劳动者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所需的费用

    D职业健康检查的费用

  • 28. 下列噪声控制措施当中,从噪声的传播途径上着手,对噪声进行治理的有()

    A房间内表面镶饰吸声材料

    B建隔声间,使工人在隔声间内操作

    C设法提高产生噪声的设备的加工精度

    D高噪声设备加隔声罩

  • 29. 高气压作业包括()

    A高山作业

    B航空飞行作业

    C潜水作业

    D潜涵作业

  • 30. 粉尘定点采样采样点的选择原则。()

    A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B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应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C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D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 1. 重症中暑中的热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是重症中暑中最严重的。

    A

    B

  • 2. 对物理因素所致损伤或疾病的治疗,不需要采用“驱除”或“排出”的方法,而主要是针对损害的组织器官和病变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A

    B

  • 3. 根据振动对人体作用部位和传导方式不同,可把生产性振动相对地分为局部手传振动和全身振动。

    A

    B

  • 4. 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A

    B

  • 5.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有噪声聋、中暑、减压病、高原病、手臂震动病、航空病、森林脑炎等。

    A

    B

  • 6. 高温防护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隔热、全面通风、局部降温等。

    A

    B

  • 7. 职工有要求用人单位保障职工的劳动安全、防止职业病危害的权利。

    A

    B

  • 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组织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A

    B

  • 9. 职工可以不使用公司劳保用品。

    A

    B

  • 10.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但在生产任务重时,从业人员可以先上岗,后培训。

    A

    B

  • 11. 为落实安全生产职业卫生责任到人,每年员工均须与自己的主管签署责任书,强化责任落实。

    A

    B

  • 12. 新员工入职可以拒绝与公司签订相关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告知合同。

    A

    B

  • 13. 公司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机构是公司工会。

    A

    B

  • 14. 职业岗位人员必须在上岗前进行职业体检,离职时可以不进行职业体检。

    A

    B

  • 15. 对于压焊,可以不使用带有低遮光号的焊接眼罩。()

    A

    B

  • 16. 噪声不会造成职业危害。()

    A

    B

  • 17. 戴口罩的人有病。()

    A

    B

  • 18. 劳动防护用品是指人在生产和生活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

    A

    B

  • 19. 戴防尘口罩用于防毒;戴防毒面罩用于防尘。()

    A

    B

  • 20. 我的身体已经有抵抗力了,身体会对有毒物质产生免疫,可以不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