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4月22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512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4月22日专为备考2024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古代“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指农历每月十五。()  

    A

    B

  • 2. 曹刿论战出自《战国论》()  

    A

    B

  • 书斋
    凝石
        书斋,顾名思义,是读书的房间,同时也是藏书的地方,还是书写的地方。读书、藏书、书写是书斋的基本功能。后来,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鉴赏常在这里进行,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讨也常常在这里进行。书斋是以个人名义建立,以主人和密友为主体,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书斋姓“文”,所以别名称作“文房”。
        早在春秋时期,与朝廷兴建的学校——“官学”不同,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诸子家中的讲学之处往往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这应该就是书斋的雏形。汉代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均有自己的书斋以从事文化艺术活动。因此,可以说汉代是书斋兴起的时期。唐代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时期,文化艺术繁荣而发达,学术氛围也比较宽松。可以说盛唐是书斋成熟的时期,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书斋。
        在中国传统宅院中,书斋往往是民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它一般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如有后花园,必与之相邻,以形成高雅恬淡的良好环境。
        书斋有三大特点。一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书斋的主体——读书人或做学问的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二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书斋是个人的领地,是书斋主人个性得以施展的空间。在这里,他们的创造力得以迸发,从而产生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艺术,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书斋宜明朗、清净,不可太宽敞。明净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窗外四壁,藤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柏盆景,或剑兰一二盆。石阶周围种上青翠的芸香草。书斋中宜设长桌一张,放古砚一方,置笔筒一个,墙壁上挂古琴一把;书斋右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等书及字帖画卷。人独坐于书斋之中,或对日吟诵,或秉烛夜读,于书斋里享受一份清福,从学问中得到一份快乐。
        进入21世纪,人们对传统的兴趣在逐步衰减。有些人认为,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然而,从文化发展的宏观趋势上看,在新的时代,书斋仍将成为现代社会持续存在的文化现象。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必然促进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这为书斋的普及提供了基础。
        今天,历史传统和科技时尚在现代书斋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转引自《新华文摘》2007,有删改)

    1.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斋起源于春秋,兴起于汉代,成熟于盛唐,杜甫草堂就是成熟时期文人书斋的典型。

    B汉代是书斋的形成期,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的文化艺术活动都在自己的书斋中进行。

    C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作者担心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

    D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和书斋的普及成为必然趋势。

  • 2. 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方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曙光顽皮地挥舞着透明的画笔,随意地涂抹着。(拟人)

    B小摔跤手低着头,两只黑宝石似的眼睛敛神凝视,神采飞扬。(比喻)

    C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回到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比喻)

    D我怎能忘记生我养我的故乡呢?(反问)

  • 1. 下列关于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B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C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2. 下面这段主持词中,表达完全得体的两项是() 在这个月朗风清、金桂飘香的仲秋之夜,我们诗社有幸邀请到了①“忝列”中国十大朗诵名家的李慕林教授。下面,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李教授的②“拨冗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欢迎!接下来,李教授将围绕“古典诗词吟诵方法”这一主题,发表自己的③“真知灼见”,请大家把握好这个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④“姑妄听之”,做好笔记。  

    A

    B

    C

    D

  • ①能使用工具的人类的出现,据说距今已有两三百万年。不要小看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不,他们的步履更为艰难,他们的业绩更为伟大。人类在漫漫的行程中,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数计的未知的领域进军,都有难以数计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开拓道路。于是,(历史昂然向前)。
    ②行程是艰险的。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有迂回,有后退,有失败。自然也就不免有清谈者,有(酣睡者),有(摇头者),有(叹气者),有(彷徨者),有(哭泣者)。但是他们不是历史的脊梁,他们像蛛丝一般无力,绊不住历史的脚步。
    ③千百年后,假如三峡无恙,也还会有人从此穿过。(从千百年后看今天,也如同今天看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一样。在那时的人看来,完成我们今天从事的业绩,会跟玩积木一样轻而易举了。但是,他们不会嘲笑我们,他们会崇敬我们的精神。)至于我这篇平凡的文字,那时是早已泯灭的了。然而。如果他们从考古的废墟上发现了它,我敢断定,他们会说:“这个人,没有说谎。”

    1. 这篇文章中作者认为“历史昂然向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司门郎中王缮,潍州人,治三传《春秋》,中第,再调沂州录事参军。时鲁简肃公宗道方为司户参军,家贫,食口众,禄俸不给,每贷于王,犹不足,则又恳王予贷俸钱。
    鲁御下严,库吏深怨之,诉鲁私贷缗钱,州并劾王。王谕鲁曰:“第归罪某,君无承也。”鲁曰:“某贫不给,以干于公,过实自某,公何辜焉。”王曰:“某碌碌经生,仕无他志,苟仰俸入,以养妻子,得罪无害,况以官物贷人,过不及免。君年少有志节,明爽方正,实公辅器,无以轻过辄累远业,并得罪何益?”卒明鲁不知,而独受私贷之罪。鲁深愧谢不自容,王处之裕如,无慊恨色。由是沉困铨管二十余年。
    晚用荐者,引对吏部,状其功过,奏内有鲁姓名。时鲁已参大政,立侍殿中。仁庙目鲁曰:“岂卿耶?”鲁遽称谢,且具陈其实。仁庙叹曰:“长者也。”先是有私过者,例改次等,由是得不降等,诏改大理寺丞,仕至省郎,累典名郡,晚年田园丰腆,子孙蕃衍,寿八十九卒,亦庇贤为善之报也。
    (节选自《宋史》)

    2. 翻译。
    ①况以官物贷人,过不及免。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先是有私过者,例改次等。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解释下列句中括号字的意思。
    使人(遗)赵王书
  • 2.  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