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11月7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989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11月7日专为备考2024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括号中的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B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C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D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无庸,将自(及)。

  • 2. 《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的诗集()。  

    A《北方》

    B《大堰河——我的保姆》

    C《艾青诗选》

    D《旷野》

  • 阅读《答司马谏议书》,回答下列问题。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2)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
    (3)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4)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5)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6)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7)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 阅读苏轼《文与可①画筼筜谷偃竹记》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蚶②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③,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注:①文与可:北宋著名画家,苏轼的表兄。②蜩蝮蛇蚶:这里是以蝉壳、蛇鳞形容竹子初生时的形状。③鹘:一种猛禽。

    2. 作者认为“心手不相应”的原因是什么?“故凡有见于中……岂独竹乎?”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 1. “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 2. 《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烈日。沙漠。两个焦渴疲惫的旅人,取出唯一的水壶,摇了摇。一个说:“哎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个却高兴地说:“真幸运,我们还有半壶水!”其实,人生中的许多事就像那半壶水一样。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就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
    请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斗转星移,岁月如流,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乡村在变,城市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在这时代的变迁中,人们惊喜着,感叹着,沉思着……
    请以《感悟变迁》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 1. 阅读小说片段,回答问题: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
    (1)这段文字主要描述的内容是什么?
    (2)贾政毒打宝玉的原因是什么?他欲置儿子于死地,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3)王夫人阻拦丈夫鞭打宝玉,其动机和心理是什么?  
  • 阅读茅盾《雷雨前》,回答36~38小题。
    清早起来,就走到那座小石桥上。摸一摸桥石,竟像还带点热。昨天整天里没有一丝儿风。晚快边响了一阵子干雷,也没有风,这一夜就闷得比白天还厉害。天快亮的时候,这桥上还有两三个人躺着,也许就是他们把这些石头又困得热烘烘。
    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然而太阳的势力好像透过了那灰色的幔,直逼着你头顶。
    河里连一滴水也没有了,河中心的泥土也裂成乌龟壳似的。田里呢,早就像开了无数的小沟,——有两尺多阔的,你能说不像沟么?那些苍白色的泥土,干硬得就跟水门汀差不多。好像它们过了一夜工夫还不曾把白天吸下去的热气吐完,这时它们那些扁长的嘴巴里似乎有白烟一样的东西往上冒。
    站在桥上的人就同浑身的毛孔全都闭住,心口泛淘淘,像要呕出什么来。
    这一天上午,天空老张着那灰色的幔,没有一点点漏洞,也没有动一动。也许幔外边有的是风,但我们罩在这幔里的,把鸡毛从桥头抛下去,也没见他飘飘扬扬踱方步。就跟住在抽出了空气的大筒里似的,人张开两臂用力行一次深呼吸,可是吸进来只是热辣辣的一股闷。
    汗呢,只管钻出来,钻出来,可是胶水一样,胶得你浑身不爽快,像结了一层壳。
    午后三点钟光景,人像快要干死的鱼,张开了一张嘴,忽然天空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条缝!不折不扣一条缝!像明晃晃的刀口在这幔上划过。然而划过了,幔又合拢跟没有划过的时候一样,透不进一丝儿风。一会儿,长空一闪,又是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次缝。然而中什么用?
    像有一只巨人的手拿着明晃晃的大刀在外边想挑破那灰色的幔,像是这巨人已在咆哮发怒;越来越紧了,一闪一闪满天空瞥过那大刀的光亮,隆隆隆,幔外边来了巨人的愤怒的吼声。
    猛可地闪光和吼声都没有了,还是一张密不通风的灰色的幔。
    空气比以前加倍闷!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
    你会猜想这时那幔外边的巨人在揩着汗,歇一口气;你断不定他还要进攻。你焦躁地等着,等着那挑破灰色幔的大刀的一闪电光,那隆隆隆的怒吼声。
    可是你等着,等着,却等来了苍蝇。它们从龌龊的地方飞出来,嗡嗡的,绕住你,钉你的涂一层胶似的皮肤。戴红顶子像个大员模样的金苍蝇刚从粪坑里吃饱了来,专拣你的鼻子尖上蹲。
    也等来了蚊子,哼哼哼地,像老和尚念经,或者老秀才读古文。苍蝇给你传染病,蚊子却老实要喝你的血呢!
    你跳起来拿着蒲扇乱扑,可是赶走了这一边的,那一边又是一大群乘隙进攻。你大声叫喊,它们只回答你个哼哼哼,嗡嗡嗡!
    外边树梢头的蝉儿却在那里唱高调:“要死哟!要死哟!”
    你汗也流尽了,嘴里干得像烧,你手脚也软了,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
    然而猛可地电光一闪,照得屋角里都雪亮。幔外边的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了!轰隆隆,轰隆隆!他胜利地叫着。胡——胡——挡在幔外边整整两天的风开足了超高速度扑来了!蝉儿噤声,苍蝇逃走,蚊子躲起来,人身上像剥落了一层壳那么一爽。霍!霍!霍!巨人的刀光在长空飞舞。轰隆隆,轰隆隆,再急些,再响些罢!
    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
    (原载1934年《漫画生活》月刊第1期)

    2. 文中“灰色的幔”和“巨人”分别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