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1月24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440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1月24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神话传说“女娲补天”采用的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A

    B

  • 2. 要写出总结的特色和新意,就不能完全拘泥于某些事实,应该展开合理的想象,创造某些符合逻辑的典型。()

    A

    B

  •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作品成功塑造了周朴园这个典型形象,他的专横暴戾,冷酷无情,不仅造成周萍与蘩漪畸形反抗的乱伦关系,而且也摧毁了周冲向往自由平等的幻想。

    B《论语·先进》篇中,子路和冉有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却作了不同回答,公西华很奇怪,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因为求性格退缩,所以激励他,而由勇于作为,所以让他有所节制。这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

    C《阿Q正传》是《呐喊》中的一篇小说,也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以“精神胜利法”为基本性格特征的阿Q,成为了中国人精神缺陷和性格弱点的典型代表,他的不幸遭遇,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整个民族苦难历史的写照。

    D《红楼梦》又称《石头记》《金玉缘》《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小说以宝黛爱情为主线,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其中最具叛逆性格的人物,除了宝黛二人外,还有丫鬟晴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就是晴雯的判词。

  • 2.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宝刹(chà)  包扎(zhā)  矫(jiǎo)揉造作  强(qiǎng)颜欢笑

    B倾轧(yà)  媲(bǐ)美  棱(léng)角分明  间(jiān)不容发

    C胜券(quàn)  模(mú)具  顺心遂(suì)意  少不更(gēng)事

    D埋(mán)怨  押解(xiè)  宁(nìng)缺毋滥  呱(gū)呱坠地

  • 那一束伴地莲
        在我的故乡,每年春天,都遍生一种野草,或许因为多,平常至极,很少有人能叫出它的名字来。尽管一眼就能认出它高高的枝,苍绿的叶。
        早春它是不开花的,到了春末夏始,桃花李花都一齐谢了,大地又显单调的时候,它才绽开一粒粒小骨朵,雪白的瓣,乳黄的蕊,不足指甲大的小花儿开在坡上、荒地头、野沟边,如夜空里的繁星,簇簇丛丛灿烂一片,随风散布一种沁人的苦香。
        在我的印象中,它的花期很长,要过一整个酷烈的夏季,似乎在仲秋前后,也许会有两三朵小花稀疏散杂在日渐寂寞的景色里,而那枝叶,却也是褪了绿,转入翠黄,尔后再无可逃避地被季节洗蚀了色彩,被干燥的秋风榨尽了水分,被霜露浸得枯脆干焦。其时,它便成了一味药了,这在普通的乡人眼里是不识的,更不知它竟有一个美丽得几近脱俗的名字:伴地莲。
        我知道伴地莲,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那时父亲已在遥远的江南工作,家里全靠母亲操劳,我又病了。就在那样一个雪落之后的冬天的傍晚,母亲背我去山后的医疗社看医生。临走,医生递给母亲一截枯草,叫母亲去野地里找,拿回去洗净切碎煮水给我喝,医生说它能治我的病。
        归途中升起了一轮月亮。月亮很圆,被雪地衬映得更加明亮,我至今还记得那时看见远处雪原中静卧的村庄。
        母亲背着我就在这样一个有积雪的月夜里走。边走,她边踢开路边的雪层,寻找和她手里一样的那种春天遍地都是的叫作伴地莲的野草。因为孩子们的野火早在秋天就已烧遍,母亲收获不大。邻近村庄的时候,她又拐了个弯,绕上一段河堤。河堤离村庄较远,然而仍没有逃脱家乡习惯性的秋季烧荒的野火。这叫母亲失望,同时也加大了母亲搜索的范围。就这样,母亲终于没有防备地滑进了一段被挖开用来排水的坑里。坑很深,幸亏坑底雪厚,母亲除了一场虚惊没有受到伤害。我不记得那时我有没有因为惊吓而号啕大哭,我只记得母亲正说要往上爬,竟意外发现坑壁被踢开的雪被下掩盖了一丛她急欲寻找的那种枯干的草,我记得那时母亲在明亮的月亮地里止不住惊喜而连声赞叹。
        这以后,很长一段日子留在我印象里的就是这药的苦味,苦不堪言。母亲便用作为口粮的山芋反复煮熬,熬成糊状,熬出更浓的糖味,拿来做我喝药后的奖励。在我童稚的记忆里,极苦之后,那一小勺山芋糊竟是此生再难以体验到的甘甜。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我常为自己记忆细节的清晰而诧异,然而母亲却证实了它的真实。那时,我的孩子正趴在她的怀里撒娇,她愣怔片刻,顺着我的提示她终于回想起来,她告诉我那时我患的是一种急症肝炎。她说,第二年秋天,怕我病犯,早在烧荒前,她割了一大捆回来,拿绳束了,系在屋梁上,以作备用,只是再没有用着,直到迁来南方,老屋卖给人家也没有取下。
        然而我却没有遗忘,那一束伴地莲烟熏火燎黝黑地挂在我老屋的梁上。尽管与母亲的回忆有些许出入,然而那晚雪地里的月光却真实地穿越二十多年的积尘,落入我充满疲倦的梦中。
        活着是件艰难的事,我时常这样想。生长中的许多不易处,让我越发知道,世间真正美好的东西实在太少。于做人的困顿里偶然回顾,尚能发现内心深处还有可以寄托的空间,不致全然没有了信心,这,要感谢母亲。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三项是()

    A题目“那一束伴地莲”指的不是母亲雪地寻找的那一束,而是挂在梁上的那一束。

    B本文歌颂了母亲的伟大,母爱的纯洁与无私。

    C伴地莲普通、平凡而又美丽有用(能治病),正是母亲的形象。

    D“那晚雪地里的月光却真实地穿越二十多年的积尘,落入我充满疲倦的梦中”,说明这二十多年来“我”经历了很多劫难。

    E本文以伴地莲为线索,结构严密,开头三段介绍伴地莲,中间四段写母亲寻找伴地莲为“我”治病,最后三段写记忆中的伴地莲。

    F本文语言华丽,色彩绚烂,如第二段对伴地莲的描写,最能体现这种风格。

  • 2. 下列诗词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B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C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D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病毒是如何危害健康的
    ①SARS病毒过后,人们一提到病毒就为之色变,可见病毒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了多大的恐惧感。其实每种病毒只要我们真正了解了它,就会战胜它,病毒也就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了。那么病毒究竟是什么?它的存在又是怎样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呢?
    ②病毒是一个小颗粒,这个小颗粒共有两层:外边一层是蛋白层,蛋白层里边裹着一层核酸分子,像把守大门的两个士兵,而且每个士兵的职责各有分工。蛋白层不但要保护病毒,还要选择病毒寄生的细胞,核酸分子则像一台计算机,把病毒繁殖后代的全部信息储存记录下来。
    ③那么,病毒这个小颗粒究竟是怎样生存的呢?原来,通过自然选择,病毒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新陈代谢方式。它先找一个其他的生物细胞,我们称之为寄主,进入寄主身体后,它开始借用寄主的酶系统为自己服务:先命令酶系统合成病毒需要的蛋白质和核酸;再命令寄主把合成的蛋白质和核酸改造成新的病毒颗粒;这一系列工作完成之后,病毒把寄主分解消灭并一脚踢开,同时把数以千计的新造病毒放出来,这些病毒又按同样的方式不断扩大自己的队伍。
    ④为什么病毒一定要找一个寄主才能存活,它不能独立生存吗?答案是不能。因为生物存活于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当新陈代谢终止的时候,生命也就结束了。新陈代谢是生物靠自身体内一系列酶的工作来完成的,一切能够独立生活的生物都有自己的一套酶系统,可是病毒没有,它只有去寻找一个新的生物细胞,再去依靠这个细胞的酶来进行新陈代谢。
    ⑤既然病毒不能独立生活,那么科学家又是怎样培养大量的病毒用来研究抗病毒的疫苗的呢?他们先把受过精的鸡蛋孵化5~10天,然后,在无菌条件下把这个鸡蛋敲掉一小块蛋壳,再把需要的病毒从这个小孔送进鸡蛋里,用石蜡封好开口,继续孵化。这样就为病毒的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大量病毒就繁殖出来。预防天花、流感和其他一些病毒的疫苗就是通过这种鸡胚培养法生产出来的。
    ⑥因为病毒能够在许多生物的细胞内生存,所以我们可以按细胞的种类给病毒分类。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在细菌(一个细菌为一个细胞)内的病毒,即吃细菌的病毒,叫噬菌体。
    ⑦经过统计,(人类传染病有80%是由病毒引起的,像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艾滋病等甚至流感,)这些人类常见病都是因为病毒张狂肆虐而造成的。
    ⑧在彻底地分析了病毒之后,我们知道避免病毒侵害首要的是斩除病毒寄生的环境根源,让病毒真正远离我们人类。
    (摘自《科学百科大讲堂》,有删改)

    1. 简要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 2. 将下面的简讯改写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
    中国文联、中央电视台、中国舞协、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评审工作目前已经结束,产生了七十六个提名作品。颁奖晚会将参考“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方式,届时三十二个舞蹈经典精品及“二十世纪杰出舞蹈家”的折桂者名单将一并揭晓。
    一句话新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乱我心者,()。
  • 2.  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