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45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考试模拟题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A松腕、沉肩、垂肘、悬腕,肘低于腕,以肘为支点,用前臂摆动带动腕部摆动,拇指远端指间关节同时做屈伸运动
B操作时应做到“沉肩垂肘”,即肩部放松,肘部下垂,上臂带动前臂及手腕做灵活自如的回旋运动
C用力要均匀,好像吸附在推拿的部位,不要跳动。操作时手部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碾动或跳动。手法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有节律
D操作时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手腕放松,有节律性的一松一紧、从轻到重、提拿揉捏,一般以患者感到酸胀舒适为宜
E操作时腕关节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肘关节屈伸带动手掌做前后或上下往返运动。用力要稳,掌下压力不宜太大,一般需要操作到治疗部位的皮肤发红,必要时涂适量润滑油或药膏,以防擦伤皮肤通
A表皮主要呈角化过度
B易复发
C有Auspitz征
D有薄膜现象
E有自限性
A较小强度,较长时间
B较大强度,较长时间
C较小强度,较短时间
D较大强度,较短时间
E注意心电监护
A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治疗
B病情稳定后,尽量卧床休息
C康复治疗开始时,可停用药物治疗
D脑卒中可完全恢复,不需要康复治疗
E药物和康复治疗需交替进行
A双下肢神经肌肉电刺激
B矫正体操
C牵引治疗
D佩戴矫形器
E脊柱矫形术后即给予温热磁治疗
A低强度有氧训练
B高强度有氧训练
C气功
D太极拳
E医疗体操
A神经肌肉电刺激
B电兴奋疗法
C高压静电
D等幅中频电疗法
E脉冲短波
A游戏
B唱歌
C郊游
D木雕刻
E跳舞
A支撑面积
B身体重心
C稳定极限
D关节活动范围
E摆动频率
A进食
B梳妆、穿衣
C体位转移、行走
D洗衣、做饭
E如厕
A超短波
B超声波
C红外线
D脉冲磁疗
E短波
A一般可分为软瘫期、痉挛期和改善期
B软瘫期:即BrunnstromⅠ期
C痉挛期:即BrunnstromⅡ、Ⅲ期
D改善期:即BrunnstromⅣ期
E改善期:即BrunnstromⅡ、Ⅲ期
A直接作用
B神经反射作用
C经络途径
D体液途径
E侧支循环
A运动性失语
B皮质下失语
C完全性失语
D命名性失语
E传导性失语
A屈肘肌
B伸腕肌
C伸肘肌
D中指屈肌
E小指外展肌
A感觉刺激激活运动反应(拍打、刷擦)
B体位摆放和处理使感觉输入正常
C治疗师引导,由儿童控制感觉输入得到适应性的反应
D感觉和发射刺激,被动运动模式,鼓励独立运动
E激发发射局部运动区以鼓励运动模式
A误吸
B食物残留
C口咽肌无力
D饮水呛咳
E理解困难
A去大脑强直
B折刀样反射
C阵挛
D巴宾斯基反射
E紧张性迷路反射
A严重疼痛
B肌肉骨骼系统疾患
C神经系统疾患
D心肺功能疾患
E健身水平
A易激惹、烦躁、多汗、枕部秃发
B食欲差,易惊、夜啼
C神经兴奋性增高
D颅骨改变,方颅,肌肉松弛
E骨骺X线出现不规则钙化线
A10~15次的认知训练,60分钟/次
B5~10次的认知训练,40分钟/次
C10~15次的认知训练,40分钟/次
D5~10次的认知训练,60分钟/次
E10~15次的认知训练,50分钟/次
A有出血倾向
B化脓过程
C失用性肌萎缩
D痉挛性麻痹
E感觉过敏者
A强调反馈
B调整重心
C限制不必要的肌肉运动
D脑损伤后功能恢复
E连续性诱导
A出血
B幽门梗阻
C癌变
D穿孔
E瘘管形成
A紫外线照射:病灶区采用强红斑量,神经根区用中红斑量,每日或隔日1次,4~5次
B红外线:照射患部,适温,20~30分钟,每日1次
C毫米波:于疱疹或神经痛区,20~30分钟,每日1次,5~10次
D超声波:应用于疱疹后遗神经痛时
E半导体激光:将激光头置于疱疹或神经痛区
A调制中频
B石蜡疗法
C直流电离子导入
D毫米波
E感应电
A尽可能使患者获得独立生活活动能力
B应尽早开始站立和步行训练
C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患者残存功能,训练各种转移能力、姿势控制及平衡能力
D防止卧床并发症,对残存肌力或受损平面以上的肢体进行肌力和耐力训练
E及时配戴适当的下肢矫形器使截瘫患者重获站立及行走功能
A1期
B2期
C3期
D4期
E5期
A蜡疗法
B直流电抗生素离子导入
C直流电疗法
D超短波疗法
E磁场疗法
A脑卒中后
B大叶肺炎急性期
C心率失常
D血友病
E栓塞性静脉炎
A防治肌萎缩
B防止粘连
C止痛
D促进神经再生
E促进肢体血液和淋巴循环
A影响日常功能活动或生活自理的挛缩
B由于挛缩、粘连、瘢痕所致软组织缩短性关节活动受限
C肌肉无力而拮抗侧组织紧张
D骨性关节活动障碍
E未能有效预防软组织缩短性关节活动受限而进一步造成的结构性变形
A1000~5000Hz
B5000~10000Hz
C100~1000Hz
D0~100Hz
E1000~20000Hz
A皮肤
B皮下脂肪
C浅层肌肉
D深层肌肉
E骨
A浅层肌肉
B深层肌肉
C皮下脂肪
D皮肤
E骨
A波动电疗法
B音频电疗法
C调制中频电疗法
D低中频电混合
E音乐电疗法
A生活环境设施改建
B精细功能训练
CADL能力训练
D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法
E矫形器使用
A轮椅座位宽度应该是坐下时两臀间或两股之间的距离,再加5cm
B轮椅座位长度测量:坐下时后臀部至小腿腓肠肌之间的水平距离,将测量结果减6.5cm
C轮椅座位高度测量:坐下时足跟(或鞋跟)至腘窝的距离,再加4cm,在放置脚踏板时,板面至少离地5cm。座位太高,轮椅不能入桌旁。座位太低,坐骨承受重量过大
D轮椅坐垫:为了舒适和防止压疮,座上应放坐垫,可用泡沫橡胶(5~10cm厚)或凝胶垫子。为防止座位下陷可在坐垫下放一张0.6cm厚的胶合板
E轮椅靠背越高越好
A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
B雷诺病
C深静脉血栓形成
D截肢后残端肿胀
E糖尿病性血管病变
A肌肉纤维和血管组织
B功能一致的肌肉纤维和血管
C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血管
D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肌纤维
E一根神经及其所支配的肌肉
A急性炎症期肿痛明显
B症状缓解期关节僵硬
C症状缓解期关节畸形
D症状缓解期关节功能障碍
E症状缓解期关节周围肌肉萎缩
A紫外线
B主动运动
C患肢抬高
D作业治疗
E低频脉冲磁疗
A吞咽动作无力
B气管闭锁完全
C食物吞咽不完全
D吞咽反射动作失调
E残留于咽部的食物于呼吸时进入气管
A抗痉挛体位
B重拍痉挛肌
C抗阻肌力训练
D痉挛肌电针刺激
E快速冰擦痉挛肌
A借助伸肌痉挛等帮助患者站立和行走
B活动过强的牵张反射可促进等长和向心收缩的肌力
C可相对保持肌容积
D降低麻痹肢体的依赖性水肿
E充当静脉肌肉泵,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
ABobath
BPNF
CRood
D运动再学习
EBrunnstrom
A脑震荡
B脑挫裂伤
C颅内血肿
D下丘脑损伤
E弥漫性轴索损伤
A1~2天
B5~7天
C2周
D3周
E5周
A肌张力过高时的阻力包括动态成分和静态成分
B肌张力过高动态成分为肌肉被动拉伸时神经性(反射性的)因素和非神经性(生物力学的)因素所致的阻力
C肌张力过高的静态成分为神经性因素所致的阻力
D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肌张力过高是神经性因素和非神经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E痉挛与肌张力过高并非等同
A在-100℃以下
B在37℃~38℃之间
C在38℃~40℃之间
D在0℃~-100℃之间
E低于体温与周围空气温度,但在0℃以上
A可行小关节囊阻滞治疗
B急性期可用无热量超短波治疗
C后期加强腰腹肌肌力以稳定关节
D可用侧位斜扳法纠正小关节错位
E早期宜尽早行小关节部分切除及根管扩大减压术
A局部炎症、局部疼痛的患者
B需要发展动态肌力的患者
C需要发展动态耐力的患者
D需要发展动态效率的患者
E关节石膏或夹板固定术的患者
A单侧步行器
B交互型步行器
C固定型步行器
D前方有轮型步行器
E腋窝支持型步行器
A0级
B1级
C2级
D3级
E4级
A缓解疼痛
B改善ROM
C增加本体反馈
D消炎杀菌
E促进关节液的流动
A外展、外旋和屈曲
B内收、内旋和挛缩
C外展、内旋和屈曲
D外展、屈曲、内旋
E内收、屈曲、内旋
A共同运动
B原始反射
C联合反应
D跟膝胫反射
E正常和异常反射的转化
A使用翻身床、气垫床等预防压疮
B按摩促进血液、淋巴回流,减轻水肿,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C床上被动运动尽快过渡到主动活动,防止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
D床上被动运动维持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E上述说法均正确
A摄食训练是实际进食的训练、基础训练是针对那些与摄食-吞咽活动有关的器官进行功能训练
B基础训练是实际进食的训练、摄食训练是针对那些与摄食-吞咽活动有关的器官进行功能训练
C摄食训练是针对那些与摄食-吞咽活动有关的器官进行功能训练
D基础训练是实际进食的训练
A所需的阈刺激强度大于M波
B理论上可在全身任何肌肉引出
C可在比目鱼肌和桡侧腕伸肌中引出
D潜伏期和形状则随着每次刺激的不同而变化
E在低强度刺激时波幅则恒小于M波
A等长收缩不产生关节活动
B运动时肌张力改变
C肌肉收缩时其长度基本不变
D肌力与阻力相等
E负荷小于肌力
A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基本平稳,脊柱稳定即可开始康复训练
B急性期采取床边训练和佩戴腰围的步行训练
C康复治疗目的是早日恢复生活自理和步行功能
D伤后/术后即可佩戴腰围开始坐起训练
E颈髓损伤呼吸肌麻痹的患者训练其加强胸式呼吸运动,咳嗽、咳痰
A脑干损伤及下丘脑损伤均常与弥漫性脑损伤并存
B弥漫性轴索损伤属于接触力造成的脑白质广泛性轴索损伤
C下丘脑损伤的症状若出现在伤后晚期,则为继发性脑损伤所致
D下丘脑损伤主要表现为受伤早期的意识或睡眠障碍,高热或低热,尿崩症等
E开放性颅脑损伤与闭合性损伤相比,前者有伤口,可出现失血性休克、颅内感染
A近端指间关节
B远端指间关节
C肩关节
D腕掌关节
E掌指关节
A心功能处于不稳定状态
B运动可造成潜在危险的疾病
C发热
D急性胃肠炎
E缺乏体力活动
A斜肩步态
B划圈步态
C前冲步态
D蹒跚步态
E剪刀步态
A患者对大脑病损对侧的一半视野内的物体的位置关系不能辨认
B患者可能忽略其左侧的身体和在左侧环境中的物体
C可能忽视右侧的身体和右侧环境中的物体,即使视野完整也是如此
D患者不会有意识地以头部转动带动眼睛来加以补偿
E在固定视线时,不能看到单侧视野
A实体觉测定
B两点辨别试验
CPurdue钉板测试
DMoberg拾物试验
E手指触觉、痛觉、温度觉
A紫外线疗法
B超短波疗法
C脉冲治疗法
D毫米波疗法
E超声波疗法
A适应证为有永久性功能障碍,可以配合康复训练的患者
B禁忌证为病情不稳定、合并其他严重感染或者脏器疾病、不能配合康复训练的患者
C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治疗方案基本相同,最大限度减少挛缩和畸形
D脊髓前角细胞受损,所支配的肌肉产生弛缓性瘫痪,电刺激不能改善受损肌肉功能
E功能评定包括一般检查、肌力检查、肢体长度和周径的测量、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等
A尺神经损伤
B正中神经损伤
C桡神经损伤
D尺神经、正中神经联合损伤
E桡神经、正中神经联合损伤
A上肢伸肌共同运动模式,下肢屈肌共同运动模式
B上肢屈肌共同运动模式,下肢屈肌共同运动模式
C上肢屈肌共同运动模式,下肢伸肌共同运动模式
D上肢伸肌共同运动模式,下肢伸肌共同运动模式
E四肢伸肌共同运动模式
A湿疹
B皮肤溃破
C神经麻痹
D肿瘤
E对电流不能耐受者
A对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仅根据其运动损伤平面预测其功能恢复情况
BC7~T5脊髓损伤,患者可以在轮椅上独立
CC1~C6脊髓损伤,患者不能步行,在轮椅上可独立
DT6以下脊髓损伤,不可能恢复步行
E对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仅根据其感觉损伤平面预测其功能恢复情况
A发生于M波后的肌肉激发反应
B发生于M波前的肌肉激发反应
C常用于评估神经远端功能
D常用于肌病的检查
E常用于评估L神经根功能
A是肌力大于阻力时产生的加速度运动和小于阻力时产生的减速度运动
B上楼梯时股四头肌的收缩形式为离心收缩
C也称为动力收缩
D离心收缩时肌肉的起、止点被动伸长
E运动时肌张力基本恒定,肌肉本身发生缩短和伸长
A双支撑相
B摆动相
C步长时间
D支撑相
E支撑相早期
A超短波治疗
B红外线照射
C换血疗法
D紫外线照射
E神经肌肉电刺激
A主动运动
B手法按摩
C手术探查
D超短波
E红外线
A肌力训练
B耐力训练
C稳定性训练
D协调性训练
E减重步行训练
A超短波
B微波
C短波
D紫外线
E毫米波
A微波微热或温热量
B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抗生素离子导入
C超短波微热或温热量
D磁疗法
E红外线疗法
A运动治疗
B病灶切开引流
C提高免疫功能
D加大抗生素用量
E蜡疗法
A急性心脏压塞
B乳头肌断裂
C急性左心衰
D室间隔破裂
E室壁瘤破裂
A下壁心肌梗死
B前间壁心肌梗死
C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D右室梗死
E正后壁心肌梗死
A变异型心绞痛
B急性左心衰
C心包积液
D肺动脉栓塞
E急性心肌梗死
A胸骨左缘中下部收缩期杂音
B心音遥远,心界增大
C血压降低,脉压减小
D心尖区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
E满肺湿性啰音及颈静脉曲张
AT10
BT12
CL1
DL4
EL2
A完全性损伤A级
B不完全性损伤B级
C不完全性损伤C级
D不完全性损伤D级
E正常E级
A可进行治疗性步行
B轮椅帮助下可参与体育活动
C轮椅上完全独立
D轮椅上基本独立
E康复训练后可独立完成穿衣
A等长运动
B等张训练
C等速训练
D向心性训练
E离心性训练
A等长运动
B等张训练
C等速训练
D向心性训练
E离心性训练
A腕关节置于掌屈位
B背屈为主
C腕关节微背屈,各指蹼间用无菌纱布隔开
D掌指关节自然屈曲40°~50°
E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外展对掌位
A腕关节置于掌屈位
B背屈为主
C腕关节微背屈,各指蹼间用无菌纱布隔开
D掌指关节自然屈曲40°~50°
E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外展对掌位
APNF技术
BBrunstrom技术
C运动再学习技术
DBobath技术
ERood技术
APNF技术
BBrunstrom技术
C运动再学习技术
DBobath技术
ERood技术
APNF技术
BBrunstrom技术
C运动再学习技术
DBobath技术
ERood技术
A腰椎牵引
B短波治疗
C中频电疗
D卧床休息
E运动疗法
A腋神经
B桡神经
C肌皮神经
D正中神经
E尺神经
A腋神经
B桡神经
C肌皮神经
D正中神经
E尺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