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954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准备助听器四级验配师考试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助听器四级验配师考试题及答案吧,全面帮助你复习考点。
A外1/3的外耳道由软骨组成,内2/3由骨质组成,两者之间的连接处较为狭窄,距鼓膜3-4cm的骨部最为狭窄,称为外耳道峡部
B正常外耳道耵聍为黄白色,一般为块状
C出现软骨部局限性红肿,是外耳道疖肿
D外耳道炎时皮肤弥漫性红肿
E外耳道皮肤无黏液腺,当拭出黏液或黏脓时应考虑为中耳疾病,并有鼓膜穿孔
A轻度听力损失患者
B中度听力损失患者
C重度听力损失患者
D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
E危重度听力损失患者
A静噪作用
B累加作用
C整合作用
D减低回响效应
E耳鸣掩蔽作用
A快速或慢速
B反馈处理
C多通道
D自适应噪声抑制
E宽动态范围
A传导性聋
B感音神经性聋
C混合性聋
D功能性聋
E耳蜗性聋
A5dB
B10dB
C15dB
D20dB
E25dB
A排好顺序
B轻重分明
C重症为先
D轻重缓急分明
E主次分明
A单元格
B自定义快速访问工具栏
C许多的单元格
D工具栏
E菜单
A1/3
B60%
C2/3
D一半
E80%
A10dB
B20dB
C30dB
D40dB
E50dB
A2
B3
C4
D5
E6
AGB 4854
BGB 39
CGB/T16403-1997
DGB7T16403-1996
EGB/T16403-1998
A40°角声场或90°角声场
B45°角声场或60°角声场
C45°角声场或60°角声场
D45°角声场或90°角声场
E50°角声场或90°角声场
A10
B11
C12
D13
E14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期
D胎儿期
E新生儿期
A器质性聋
B功能性聋
C噪声性聋
D先天性聋
E先天的和迟发的感音神经性聋
A处于单词阶段
B对人及事物有喜憎之分
C能懂几个较复杂的词句
D理解能力超过描述
E在进行小儿行为测听时,首选视觉强化定向反应测听(VRA),注意变换刺激声以引起小儿兴趣
A30°~35°
B60°~65°
C45°~50°
D20°~25°
E80°~85°
A松弛部
B紧张部
C光锥
D鼓膜脐
E鼓膜凹陷
A外1/2
B内1/2
C内1/3
D外2/3
E外1/3
A0
BP
CM
DN
ET
A体温单
B体力资料
C诊断资料
D化验单(检验报告)
E听觉、语言及学习能力评估单
A35~65dB
B40~70dB
C45~75dB
D50~80dB
E55~85dB
A客观性原则
B必要性原则
C可能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
E普遍性原则
A很难查明是否对响度满意
B不应一概配以最大功率的助听器并把输出限制调到最大位置(在我国一些患儿家长常常主动要求选配特大功率助听器)
C患者有足够的残留听力使用语谱信息时,削峰会损害这些信息,而压缩线路就不会
D如果压缩比足够高、起始时间足够短、压缩阈足够低,两种限制均可以选择
E当输出设置未达到最大时,使用压缩比削峰似乎更明智
A传导性听力损失
B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C混合性听力损失
D功能性听力损失
E耳蜗性听力损失
ATTS
BRESR
CPTS
DUCL
ENAL-RP
A助听器最大声输出
B助听器频率
C助听器增益
D助听器功能
E助听器声压级
A一
B二
C三
D四
E五
A弹性软骨
B耳骨
C肌肉
D韧带
E皮肤
A背景性问题
B客观性问题
C主观性问题
D检验性问题
E开放性问题
A传声器
B放大器
C计权网络
D检波器
E衰减器、显示屏等
A传声器
B显示屏
C过载指示灯
D滤波器
E衰减器
A报刊问卷调查
B邮政问卷调查
C送发问卷调查
D电话问卷调查
E访问问卷调查
A背景性问题
B客观性问题
C封闭式问题
D检验性问题
E开放式问题
A参考测试点距扬声器成30°角0.5m远等高位置
B参考测试点距扬声器成45°角1m迈等高位置
C参考测试点距扬声器成60°角1.5m远等高位置
D参考测试点距扬声器成90°角2m远等高位置
E参考测试点距扬声器成45°角1.5m远等高位置
A峰值检波器
B平均值检波器
C均方根值检波器
D低值检波器
E高值检波器
A20-30dBSPL
B30-40dBSPL
C40-50dBSPL
D50-60dBSPL
E60-70dBSPL
A10dBA
B20dBA
C30dBA
D40dBA
E50dBA
A渐降型听力图
B陡降型听力图
C平坦型听力图
D上升型听力图
E盆型听力图
A助听器绝不能对使用者的残留听力造成进一步损伤
B无论助听器的功率有多大,使用时绝对不能超过患者的不舒适阈(UCL)
C助听器不应使声音产生失真而使佩戴者感觉到声音不真实
D若助听器的最大声输出超过了使用者的需要,还会增加患者大功率耳机、电池的消耗产生的费用
E不要选用输出功率小于实际所需的助听器
A先从受试者能听到的声音测起
B听到声音后降低10dB,直到听不到声音
C降低听不到声音后上升5dB,直到受试者又听到声音
D重复进行,直到在某一个声音强度上3次测试中听到两次
E先从受试者不能听到的声音测起
A对仪器进行主观检查
B确信听力计、扬声器工作正常
C对声场定期用声级计检查
D对仪器进行常规基本检查
E如发现声场强度改变应予重新校准
A从出生到28天为新生儿期
B围产期保健对预防小儿先天性非遗传性耳聋具有特殊的意义
C从孕期28周到生后一周称围产期
D胎儿期及新生儿期对预防和早期诊断小儿听力障碍很重要
E此期的特点为小儿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A相邻两个倍频程之间的阈值≥20dB,加测0.75kHz.1.5kHz、3kHz、6kHz
B病史询问有明确噪声接触史,而疑为噪声性听力损失,测试3kHz、6kHz
C选配助听器后进行声场助听效果评估时,应测试3kHz
D由于纠纷涉及赔偿问题进行检测时,也应尽可能进行全面测试
E两次1kHz测试结果相差在10dB及其以下
A椭圆形
B三角形
C肾形
D不规则形
E裂隙状
A使用窥耳器检查左耳时,左耳面向检查者
B检查者用左手拇指和中指将耳郭向后上方牵引
C空出的右手自由操作
D检查者用右手拇指和中指将耳郭向后上方牵引
E空出的左手自由操作
A传声器
B受话器
C音量控制器
D放大器
E接收器
AO
BP
CM
DMT
ET
AA675
BA13
CA312
DA10
EA8
AO
BP
CM
DN
ET
A使用时注意不要扯断导线
B不要摔坏耳机
C调节开关时不要用力过大
D调节音量电位器时不要用力过大
E不要用尖且硬的小旋具去捅传声器
A稳态声音
B持续时间很短的脉冲声
C波动较大的不稳态声音
D交通运输声音
E持续时间较长的脉冲声音
A选择问卷
B寻找目标人群
C进行问卷调查
D圈定调查地点
E分析调查结果
A标题
B前言
C主体
D附录
E卷首
A助听器的验配,有时家人的态度比患者本人的态度更重要
B选配人员的服务态度、知识水平,选配单位的知名度等都对选配是否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C若患者经常使用助听器的地点比较安静,则对其日常工作和生活有较大帮助
D通常背景噪声限制患者对低频的感知,而其本身的听阈则限制其对高频的感知
E选配成功与否也并不取决于使用时间的长短,重要的是是否满足他们的听力需求
A了解各类助听器的功能特点
B了解助听器本身的最大声输出
C了解患音所处的环境
D了解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
E建立模拟试听环境
A集体助听器
B耳内式助听器
C模拟助听器
D个体助听器
E盒式助听器
A有传统手动调节的,也有通过计算机软件调节的
B既有小功率的,又有特大功率的
C既有模拟技术的,又有数字技术等
D能满足屈光不正与听觉障碍双重缺陷
E将放大的声音通过气导方式输至耳道内
A耳内式
B盒式
C耳道式
D口袋式
E完全耳道式
A患的日常聆听环境常一种状态
B患者有可能在至少两种以上的聆听环境中使用助听器
C在家看电视、公园与人谈天,环境都很安静
D退休老人每日在家看电视
E即便是经常变动但聆听环境也差不多
A是指响度非正常的增加
B是感音神经性聋最明显的特征反应之一
C当输入声音强度超过听阈后,随着输入声音强度逐渐地增加,感音神经性聋对响度的感觉则异常增加
D重振现象直接引起听觉动态范围的变化,使患者感知的声音强度范围变窄,以至于产生明显的不适感
E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对重振的形象表述为:“小声听不见,大声又难受”
A不可逆水胶体材料
B粉末状
C与水混合便可使用
D价格低廉
E凝固时间过怏且成型后容易脱水
A由两种膏体材料组成一套
B一种膏体为基质
C一种膏体为凝固剂
D成型后不易脱水
E两种膏体材料混合使用,混合后5-10min凝固
A固定助听器
B改变声学效果
C防止声反馈
D佩戴舒适美观
E将助听器放大的声音传送至外耳道
A听觉感知
B言语识别
C听觉定向
D选择性听取
E日常活动的听觉感知、言语理解、意见反馈等综合听觉能力评估结果
A被试的主观倾向
B被调查者的背景
C测量工具(问卷)本身的问题
D调查者本身的问题
E问卷环境
A测试时间应以10min为宜
B若受试儿听力损失为重度以上,所使用的条件化刺激强度不能太接近阈值
C在寻找阈值前,必须确保受试儿能等待下一个刺激声的出现
D对于无法接受首次测试的受试儿,首先应教会受试儿的家长在家里怎样给声和怎样诱发受试儿对声音做出反应
E有些受试儿在改变测试频率时,需要重新条件化
A背景性问题:孩子姓名:
B客观性问题:您能告诉我孩子在这一个星期内配戴助听器/人工耳蜗的作息时间吗?
C主观性冋题: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当他/她并排躺/坐在您身边,在回避视觉的情况下能否及时对您的提问或叫声、言语声或歌声这些熟悉的声音及时作出反应?
D检验性问题:完成PEACH问卷的家长(监护人)姓名:________
E检验性问题:当他/她在看不见您的脸时,是否能做到立即对一个熟悉的声音作出反应,或者能对您叫他/她的名字、交谈或唱歌时作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