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柏拉图把“有德性的生活,,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幸福”,昆体良认为“受过教育的人”’的理想是“大演说家”。这种目标定位方式反映的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

A. 普遍性目标取向
B. 生成性目标取向
C. 行为目标取向
D. 表现性目标取向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70****3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3140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70****3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314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热门试题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相比,更注重经验() 亚里士多德生活在()。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合乎德性地实现活动。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是() “希腊三圣”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代是() “希腊三圣”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代是()。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时间是()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时间是() 亚里士多德把正义分为() 黑格尔把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与亚里士多德的思维方式是(). 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寓意是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三贤”是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有谁? 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为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的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规定教育的内容不仅要有哲学、科学、道德、体育,而且要有美育。亚里士多德更全面地总结了艺术审美教育的功能。下面哪个选项不是亚里士多德总结的艺术审美教育的功能?( ): 净化 审美愉悦 教育 精神享受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认为制度可以改变人。()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对民主的态度是:()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认为制度可以改变人()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否定了模仿艺术()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将学前教育分为()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