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题库分类
下载APP
帮助中心
首页
考试
搜题
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查试题
>
医卫类
>
护士资格证
>
实践能力
>
患者男,72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入院。查:浅昏迷,口唇、指甲发绀,呼吸浅快,可闻及痰鸣音。护士应采取的排痰措施是( )
单选题
患者男,72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入院。查:浅昏迷,口唇、指甲发绀,呼吸浅快,可闻及痰鸣音。护士应采取的排痰措施是( )
A. 指导有效咳嗽
B. 胸部叩击
C. 体位引流
D. 机械吸痰
E. 雾化吸入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61****8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9904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61****8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9905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搜索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患者男,72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入院。查:浅昏迷,口唇、指甲发绀,呼吸浅快,可闻及痰鸣音。护士应采取的排痰措施是( )
A.指导有效咳嗽 B.胸部叩击 C.体位引流 D.机械吸痰 E.雾化吸入
答案
单选题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呼吸衰竭()
A.左侧心力衰竭 B.心肌炎 C.Ⅰ型呼吸衰竭 D.心包炎 E.Ⅱ型呼吸衰竭
答案
单选题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呼吸衰竭时应
A.将患者送入高压氧舱 B.吸入纯氧 C.先吸入30%左右的氧 D.吸入95%氧加5%二氧化碳 E.吸入室内空气
答案
主观题
阻塞性肺气肿并发症有()、慢性呼吸衰竭、()。
答案
主观题
阻塞性肺气肿并发症有()、慢性呼吸衰竭、()
答案
多选题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引起呼吸衰竭的因素包括
A.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B.弥散功能障碍 C.肺泡通气不足 D.肺动静脉分流
答案
单选题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呼吸衰竭患者主要的潜在并发症是( )。
A.咯血 B.肺性脑病 C.心律失常 D.自发性气胸 E.感染性休克
答案
单选题
患者,男,72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出现Ⅱ型呼吸衰竭转入ICU监护,给予特级护理。 下列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由当班护士轮流给予护理 B.鼓励患者自己进行生活护理 C.定期观察和记录病情变化 D.随时测量生命体征 E.随时作好各种急救准备
答案
单选题
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呼吸衰竭氧疗时应()
A.将病人送入高压氧舱 B.吸入纯氧 C.先吸30%左右的氧 D.吸入95%氧加5%CO2 E.呼气末正压给60%的氧
答案
单选题
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呼吸衰竭氧疗时应
A.吸入纯氧 B.将病人送入高压氧舱 C.先将30%左右的氧 D.吸入95%氧加5%二氧化碳 E.呼气末正压给60%的氧
答案
热门试题
患者,男,72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出现Ⅱ型呼吸衰竭转入ICU监护,给予特级护理。 护士应采用的最佳护理方式是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引起呼吸衰竭的因素包括下列哪几项()
中国大学MOOC: 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呼吸衰竭氧疗时应
阻塞性肺气肿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即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阻塞性肺气肿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即可断为呼吸衰竭()
阻塞性肺气肿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即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阻塞性肺气肿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即可断为呼吸衰竭()
阻塞性肺气肿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即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呼吸衰竭宜采用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所致呼吸衰竭产生严重低氧血症的最重要的机制是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禁用
阻塞性肺气肿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即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呼吸衰竭宜采用()
患者,男,72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出现Ⅱ型呼吸衰竭转入ICU监护,给予特级护理。 关于ICU中急救物品和药品保管使用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某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后,又发生Ⅱ型呼吸衰竭,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何项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免费查看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
20
次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免费注册
新用户使用手机号登录直接完成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
【个人中心】
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
手机号后六位
我知道了
APP
下载
手机浏览器 扫码下载
关注
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
微信
小程序
微信扫码关注
领取
资料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