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下述()不正确()

A. 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对8度烈度区甲类建筑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B. 建筑场地为Ⅱ类时,9度烈度区乙类建筑宜按8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C. 建筑场地为Ⅲ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的地区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D. 建筑场地为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的地区,宜按7度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67****5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5146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67****5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5147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多选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下述()不正确()
A.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对8度烈度区甲类建筑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B.建筑场地为Ⅱ类时,9度烈度区乙类建筑宜按8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C.建筑场地为Ⅲ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的地区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D.建筑场地为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的地区,宜按7度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答案
多选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要求进行液化初判时,下述()不正确。()
A.晚更新世的土层在8度烈度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B.粉土黏粒含量为12%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C.地下水位以下土层进行液化初判时,不受地下水埋深的影响 D.当地下水埋深为0时,饱和砂土均为液化土
答案
多选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要求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时,下述不正确的说法是()。
A.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基本组合值 B.地基抗震承载力应取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C.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级别确定 D.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根据设计地震烈度确定,且不得小于1.0
答案
单选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抗震设计时,与设计有关的下述各项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建筑的抗震设防分类有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类别 B.建筑场地类别分为Ⅰ、Ⅱ、Ⅲ、Ⅳ共四类 C.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分为一、二、三、四共四个等级 D.地基液化等级分为弱液化、轻微液化、中等液化、严重液化四个等级
答案
多选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进行液化复判时,下述()正确。()
A.液化判别的深度不超过20m B.采用标准贯入击数判别液化性时,如测试点深度大于15m时,计算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时只按15m考虑 C.对于粉土,计算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时黏粒百分含量应取实测值 D.对于砂土,计算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时黏粒百分含量应取3
答案
多选题
关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的设计特征周期,下述()正确。
A.设计特征周期即设计所用的地震影响系数特征周期 B.设计特征周期与设计地震分组有关 C.设计特征周期与场地类别有关 D.设计特征周期即指建筑场地的固有周期
答案
单选题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下述()说法不正确。()
A.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 B.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 C.丙级建筑物可不做变形验算 D.存在偏心荷载的软弱地基上的丙级建筑物,应进行变形验算
答案
多选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进行液化指数计算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液化指数计算的深度一般情况下应取20m B.0~5m范围内权函数为10 C.深度增加,权函数值相应减少 D.当实测标准贯入击数大于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时,液化指数应取负值
答案
多选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进行土的液化判定时,下述正确的说法是()。
A.当场地烈度不超过6度时,可不必进行液化性判别 B.砂土的液化性初判时,可不考虑黏粒含量百分率的影响 C.一般情况下,实测标准贯入击数越大,土的液化可能性就越小 D.地下水水位越高,液化可能性就越小
答案
多选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要求,验算竖向承载力时,下述正确的是()。
A.荷载值应取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值 B.基底平面平均压力不应大于调整后抗震承载力值,即P≤ C.基础边缘最大压力不应大于调整后抗震承载力的1.2倍,即Pmax≤1.2 D.基础底面零应力区面积不应大于15%
答案
热门试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下述对各地震水准相应的抗震设防目标的表述中()是正确的。()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计时,与设计有关的下述各项分类中,哪一项分类是不正确的()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抗震设防要做到( )。 地基基础抗震设计时,下述()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要求。()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框架柱的设计,下列要求中的()是不正确的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规定,抗震设防要做到“()、()、()”。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下列()为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关于抗震设防烈度的概念,下列()是正确的。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要求,下列()为抗震设计危险地段。() 下述对《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的适用范围的表述中()不正确。 下述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的"小震"和"大震"的理解中()是正确的。()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确定地基土的工程特征指标时,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地基土工程特性指标的代表值的取值规定中下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各类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抗震设计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的是()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考虑地基变形时,下述()说法正确。() 下列关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关抗震的一些观点,其中何项不正确?(  )[2011年真题]提示:不考虑楼板开洞影响,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采用两阶级设计实现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下述表述中()是错误的。()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地基基础设计前应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对勘察工作的规定中,下述不正确的是()。 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适用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抗震设防烈度为()度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