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题库分类
下载APP
帮助中心
首页
考试
搜题
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查试题
>
学历类
>
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
>
古代汉语
>
在“寶珠玉者,殃必及身”句中,“寶”的语法特点是()
单选题
在“寶珠玉者,殃必及身”句中,“寶”的语法特点是()
A. 名词的意动用法
B. 动词的使动用法
C. 动词的一般用法
D. 名词作状语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73****7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1370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73****7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1371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搜索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在“寶珠玉者,殃必及身”句中,“寶”的语法特点是()
A.名词的意动用法 B.动词的使动用法 C.动词的一般用法 D.名词作状语
答案
简答题
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并说明其活用类型。(1)故君子者,勞於索之,而休於使之。(2)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論,令今可施行也。”(3)寶珠玉者,殃必及身。(4)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寶對。
答案
主观题
(1)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2)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爲寶也,故敢獻之。”(3)子罕曰:“我以不貪爲寶,爾以玉爲寶。(4)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答案
主观题
子罕曰:“__________,爾以玉爲寶。若以與我,__________,不若人有其寶。”
答案
单选题
佛教徒要皈依三寶,請問下面那個不是佛教的三寶()
A.僧伽 B.經典 C.人蔘 D.佛陀
答案
单选题
最初三寶不包括下面何者()
A.釋迦牟尼佛 B.阿難尊者 C.四諦十二因緣 D.五比丘
答案
单选题
“鬭”、“馀”、“寶”的简体字分别是:斗、余、宝。()
A.错误 B.正确
答案
主观题
(21)六十而耳順,( ),不逾矩。(22)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 )善之善者也。(23)我以不貪爲寶,爾以玉爲寶。( ),皆喪寶也。(24)( ),則爲之計深遠。(25)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 )。(26)是以聖人方而不割,( ),直而不肆,光而不燿。
答案
单选题
在“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句中,“蟻”的语法特点是()
A.名词作状语表示方位处所。 B.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 C.名词作状语表示工具 D.名词活用做动词。
答案
主观题
21、夫如是,故遠人不服,( );既來之,則安之。22、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 ),不若人有其寶。23、是鳥也,( )。南冥者,天池也。24、父母之愛子,( )。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25、凡用兵之法,( );全軍為上,破軍次之。26、不違農時,( )。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答案
热门试题
动词的语法特点是()。
21、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 )善之善者也。22、子罕曰:“( ),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23、人之迷,其日固久。( ),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燿。24、知困,然後能自强也。( )。《兌命》曰:“學學半。”25、數罟不入洿池,(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26、是烏也,( )。南冥者,天池也。
对下列划线词活用情况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②则冻馁其妻子 ③则修文德以来之④礼人不答⑤以德行仁者王⑥贤贤易色 ⑦宝珠玉者,殃必及身⑧以安社稷为悦者也 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⑩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解释下列句中“理”的意义,指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并说明判断本义的依据。(1)萬端俱起,不可勝理。(2)服孝死義,是必達理而聞道者也。(3)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耗。(4)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
不属于动词的语法特点是
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特点是()
语法最重要的两个特点是()
阳明病,无汗,()者,身必发黄。
“君子必诚其意”中“诚意”的特点是()
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的显著特点是( )。
下列各句中,与倒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句是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洞身衬砌的受力性质和特点是()
“有诸内,必形诸外”体现的特点是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是谁说的()
简身险的特点是什么?
清营汤主治中身热的特点是:
人面鸟身绿釉陶壶最大的特点是______
“七十者衣帛食肉”一句中含有哪种特殊语法现象()
下列语法属性中,主要为名词所拥有的重要特点是()。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免费查看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
20
次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免费注册
新用户使用手机号登录直接完成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
【个人中心】
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
手机号后六位
我知道了
APP
下载
手机浏览器 扫码下载
关注
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
微信
小程序
微信扫码关注
领取
资料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