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负载因子(装填因子)是散列法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散列表的装满程度()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32****2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342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32****2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34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热门试题
判断下列叙述正确与否。①顺序存储方式只能用于存储线性结构。②顺序存储方式的优点是存储密度大,且插入、删除运用算效率高。③链表的每个结点中都恰好包含一个指针。④散列法存储的基本思想是由关键码的值决定数据的存储地址。⑤散列表的结点中只包含数据元素自身的信息,不包含任何指针。⑥负载因子(装填因子)是散列法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散列表的装满程度。⑦栈和队列的存储方式既可是顺序方式,也可是链接方式。⑧用二叉链表法(llink-rlink法)存储包含n个结点的二叉树,结点的2n个指针区域中有n+1个为空指针。⑨用相邻矩阵法存储一个图时,在不考虑压缩存储的情况下,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大小只与图中结点个数有关,而与图的边数无关。⑩邻接表法只能用于有向图的存储,而相邻矩阵法对于有向图和无向图的存储都适用。 若采用链地址法构造散列表,散列函数为H(key)=key MOD 17,则需 个 链表 在用散列表存储关键码集合时,可以用双散列法寻找下一个空位置。在设计再散列函数时,要求计算出的值与表的大小m互质。() 假设把整数关键码K散列到有N个槽的散列表,以下哪些散列函数是好的散列函数() 假定一个待散列存储的线性表为(32,75,29,63,48,94,25,46,18,70),散列地址空间为HT[13],若采用除留余数法构造散列函数和线性探查法处理冲突,试求出每一元素的散列地址,画出最后得到的散列表,求出平均查找长度。 已知一个线性表(38,25,74,63,52,48),假定采用散列函数 h(key)= key%7计算散列地址,并散列存储在散列表 A[0....6]中,若采用线性探测方法解决冲突,则在该散列表上进行等概率成功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 哈希查找法的平均查找长度不随表中结点数目的增加而增加,而是随负载因子(装填因子)的增大而增大 设某散列表的当前状态如下: 该散列表的负载因子约为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0 75 194 768 559 582 393 208 关于反散因子(BSF)说法正确的是 在散列存储中,装填因子α的值越大,则存取元素时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α值越小,则存取元素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 中国大学MOOC: 为提高哈希表的查找效率,可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Ⅰ. 增大装填(载)因子Ⅱ.设计冲突(碰撞)少的散列函数Ⅲ.处理冲突(碰撞)时避免产生聚集(堆积)现象 已知一个线性表(38,25,74,63,52,48),假定采用h(k)=k%7计算散列地址进行散列存储,若引用线性探测的开放定地址法解决冲突,则在该散列表上进行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闭散列法通常比开散列法时间效率更高 设散列表中有m个存储单元,散列函数H()= key % p,则p最好选择() 设散列表的长度为8,散列函数H()=k % 7,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则根据一组初始关键字序列()构造出的散列表的平均查找长度是。 设线性表(59,53,46,48,37,31,25)采用散列(Hash)法进行存储和查找,散列函数为H(Key)=Key MOD 7(MOD表示整除取余运算)。若用链地址法解决冲突(即将相互冲突的元素存储在同一个单链表中)构造散列表,则散列表中与哈希地址( ) 对应的单链表最长。 设散列表中有m个存储单元,散列函数H(key)=key%p,则p最好选择()。 设散列表中有m个存储单元,散列函数H(key)= key % p,则p最好选择()。 设散列表中有m个存储单元,散列函数H(key)= key % p,则p最好选择 设散列表中有 m 个存储单元,散列函数 H(key)= key % p,则 p 最好选择( )。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