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材料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饮茶史话·清幽雅致 ①古人进饮,非常讲究环境气氛,饮酒追求热烈的氛围,而饮茶则重在清静的环境。美妙的环境,有自然天成的,也有人为铺设的。饮茶时感受的雅致,很大程度上来自清幽的环境。茶人因此能比较容易地进入茶的最高境界。 ②从传世的许多文人画可以看出,古人饮茶多选择在松林、湖畔,或在庭院山石旁,或在书房深闺中,如明代唐寅的两幅《品茶图》,都描绘了文人在松间草庐品茶的情景。清人吴友如的《画谱》,有书斋品茶和庭院品茶的画面,表现了文人们的情趣。 ③后世人常以在花前月下品茗为一种雅赏,不知唐代对于花前饮茶是最忌讳的,谓之“杀风景”。宋人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引《三山老人语录》说:“唐人以对花啜茶,谓之杀风景。”所以王安石在给他的兄弟王安甫寄茶时所附的一首诗中说:“碧月团团堕九天,封题寄与洛中仙。石楼试水宜频啜,金谷看花莫漫煎。”王安石让他的兄弟收到茶后,不要高兴过了头,千万别在金谷园赏花时去煎茶。视对花饮茶为杀风景,最早见于李商隐的《义山杂纂》,列举了几种在当时看作是杀风景的事,包括“清泉濯足,花上晒辉,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这都是一些不雅不文的行为,“对花啜茶”之所以也列在其中,恐怕主要是因为花香会妨碍人们品味茶香。所以晏殊教人饮茶别去杀风景,要赏花时你就饮酒好了,他的一首诗正是这样说的:“稽山新茗绿如烟,静挈都蓝煮惠泉。未向人间杀风景,更持醪醋醉花前。”北宋时人们还忌讳这种杀风景,是受了唐人的影响。到了南宋后期,对花品茶已不再被人认为是“杀风景”了。《冷庐杂识》说:“对花啜茶,唐人谓之杀风景,宋人则不然。张功甫《梅花宜称》有‘扫雪烹茶’一条。放翁诗云:‘花坞茶新满市香。’盖以此为韵事矣。”这时不仅可以对花饮茶,茶人还以花香发茶香,制成了花香茶,传统观念有了明显改变。 ④在明人看来,饮茶的最佳场所还是自构的茶室内,古人称之为“茶寮”。明代陆树声的《茶寮记》说,他自己在园子里建了小寮,是为饮茶之所。茶寮内有茶灶,所有茶具一应俱全。挑选一个比较懂得茶艺的人主持茶事,还有一人帮忙汲水煎茶。一有客人造访,茶烟袅袅升腾竹林之外,主客相对,结踟趺坐,品饮佳茶,体味“清净味中三昧”,以为人生一大乐事。这种追求“竹里飘烟”的雅致,还见于同代人徐渭的《徐文长秘集》之中,谓“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鲜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我们从这些话里还可以看出,一些文人喜爱夜里饮茶,于幽中静中品味玉泉清茗。罗廪的《茶解》也说:“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倾泻入杯,云光滟激。此时幽趣,故难与俗人言矣。”夜里品茗,竟有如此之雅,这种雅对俗人很难言说,只有高洁的饮者才能领略得到。这正是古代茶人的一种自豪与骄傲。 ⑤古人为追求品饮的雅致,对于饮茶的最佳地点和时间,提出了一些选择的标准。明代许次纾的《茶疏》就开列了一个长长的单子,说宜于品茶的时刻。许次纾还说,饮茶时,不宜靠近阴室、厨房,也不宜在喧闹的街市,不要听婴儿啼哭,不要与粗野人共饮,不要让仆从嬉戏打闹,也不要困居酷热的斋舍。生活在明清之际的隐士冯可宾也有类似说法。品茗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文人们的追求,但它是一股潮流,明显影响了饮茶风尚的发展趋势。文人代表的是一个阶层,真正大众化的品茶,不会有文人们要求的那样静、幽、洁、雅,平民百姓也不具有文人们的条件和工夫,但却或多或少地受到文人风气的影响。平民百姓也像文人们一样,可以居家品茗,还可以到茶馆去品茗。茶馆文化的兴盛,正是大众品茗的必然结果。 (节选自王仁湘、杨焕新《饮茶史话》,有删改)
单选题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相比庭院、书房、茶寮,古人饮茶时更喜欢松林、湖畔等清幽自然的环境。
B. 从唐寅的《品茶图》和吴友如的画作中可知当时文人饮茶大多讲究清幽雅致。
C. 花前月下品茶由“杀风景”到被人接受,是因为南宋茶大多以花香发茶香,制成花香茶。
D. 品茶是有闲文人们的清赏雅玩,平民百姓受自身条件限制对品茶没有多少追求。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59****9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0781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59****9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078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相比庭院、书房、茶寮,古人饮茶时更喜欢松林、湖畔等清幽自然的环境。 B.从唐寅的《品茶图》和吴友如的画作中可知当时文人饮茶大多讲究清幽雅致。 C.花前月下品茶由“杀风景”到被人接受,是因为南宋茶大多以花香发茶香,制成花香茶。 D.品茶是有闲文人们的清赏雅玩,平民百姓受自身条件限制对品茶没有多少追求。
答案
单选题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用池莉笔下武汉人“浸泡在水中”的现象,表现了人们在酷暑下的无奈。 B.作者因酷暑而心情焦躁,云南朋友的电话引发了他对高原三月雪的回忆。 C.作者说三月雪是老天爷恶作剧的表现,说明了三月雪和北京七月的酷热都让他烦躁。 D.“气温异常不过是小小的不言的惩罚”,隐含了作者对环境问题的担忧和思考。
答案
单选题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个人记录的人生事件是自己经历过的,而群体记录的历史并非如此,二者本质不同。 B.人类记忆难免有遗忘和错误,历史不可能原原本本地记录那些发生过的历史事件。 C.从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去看同一事件的时候,会得到不同的所谓的“真实历史”。 D.如果历史记载者有意作假,那么很可能会出现鲁迅假说中提到的那种现象。
答案
单选题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酿酒的过程中一定要用糖化菌和酵母菌,两者缺一不可。 B.殷墟考古发掘证明,我国在世界上最早掌握微生物酿酒技术。 C.《左传》中记有“麦曲”的名称,这说明在周代已经有多种酒曲。 D.日本、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用酒曲酿酒的方法来自我国。
答案
单选题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观察事物时,特定背景的存在,会影响人们的视觉感知。 B.“前见”的存在,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 C.在科学上,理论“先行”有时候干扰了科学家的新发现。 D.即使眼见的是真实的,但对眼见的解释有时不一定是真实的。
答案
单选题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被誉为“石佛”的李昌镐的取胜之道就是不追求妙手。 B.灵感只能偶得,是无法刻意练习的。手艺是天长日久打磨出来的。 C.妙手是最高效率的行棋,总能让棋手一着制胜。 D.很多艺术家总觉得缺乏灵感,苦苦寻找灵感,结果往往不能如愿,事业每况愈下。
答案
单选题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姆佩巴效应是一种过度冷却效应,布朗里奇的实验可能只是发现了另一个类似的冷却效应,所以,他的发现不可能终结姆佩巴效应的争论。 B.布朗里奇做实验时特别注意控制实验的环境,即容器的类型和水样在冰箱中的位置,这是他发现“杂质说”的关键因素。 C.根据布朗里奇的冻结点与水中的杂质有关的理论,我们可以推知含有少量水分的食物在冰箱中的冻结速度一定比自来水冻结速度快。 D.归根到底,姆佩巴效应的出现,跟热水与冰箱的温差、溶质的浓度,以及溶于水的杂质——盐类有关。
答案
单选题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B.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 C.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 D.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
答案
单选题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文意的是  
A.恐龙的灭绝表明,体积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B.动能撞击作为最成熟最可行的手段,是人类防御小行星撞击威胁的首选。 C.本次小行星防御测试会产生大量碎片,可能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D.我国采用“以石击石”“末级击石”等中国特色方案建设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
答案
多选题
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击鼓将驰表现鲁庄公的急躁冒进 B.未可可矣表现曹刿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C.本文运用对比表现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 D.本文简略地记叙曹刿的言论,详细记叙战争的经过,突出曹刿的远谋,再现曹刿军事家的形象
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