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中“由于受到视野和视敏度的限制”一段,对鹰眼的特点概括得准确的二项是()。
  材料
眼睛与仿生学①
王谷岩
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人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不仅比其他感觉器官多得多,而且有些是其他感觉器官所不能获得的。据研究,从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眼睛。
眼睛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光的刺激、识别图像:从外界景物来的光线,通过眼的光学系统投射到视网膜的感觉细胞上,感觉细胞把光的刺激转换成一种电信号,而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再经过脑的综合分析,人和动物便看到了景物的形象、色彩和运动的状况。
人和各种动物的眼睛,构造是不同的,各种构造不同的眼睛,功能又都有特殊的地方。研究、认识眼睛的各种构造和功能,可以从中得到重要的启示。这对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有重要的意义。
人眼的光学系统跟照相机是十分类似的。但跟照相机只是把外界景物的图像映在照相软片上不同,人眼并不是把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图像一点不漏地传给大脑,而是先对图像进行信息加工,抽取线段、角度、弧度、运动、色度和明暗对比等包含重要信息的简单特征,并把它们编制成神经密码信号,再传给大脑。人眼的这种信息加工原理,对于改进某些机器的输入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送器,研制新型跟踪和发现系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人眼还可以对比周围的景物,使人感知自身的运动和位置状态,确定物体的距离、形状和相对大小。人们由此得到启示,研制成功了一种叫做“生物一电子位置传送器”的“人造眼”。进一步完善这种技术装置,将可以用来自动控制宇宙飞船下降阶段的制导,选择合适的着陆场地,并实现稳妥的着陆;还可以控制无人驾驶探险车,使它准确灵活地避开障碍,选择道路,在人迹从未到过的地方长途巡行。
你如果看过科教片《保护青蛙》,一定会为青蛙动作的敏捷、捕食的准确而赞叹不已。青蛙所以能够具有这样一套特殊本领,主要是因为它有一双机能优异的大眼睛。
蛙眼对运动的物体简直是“明察秋毫”,而对静止不动的物体却“视而不见”。这是它长期适应特定生活环境所获得的一套独特本领。就是靠这套本领,青蛙才能准确地捕捉食物和逃避敌害,在地球上生存了二百万年之久。
蛙眼能敏捷地发现具有特定形状的运动目标,准确地确定目标的位置、运动方向和速度,并能选择最佳的攻击时刻。这种机能特性,用在技术上,特别是用在军事技术上,可以起重要的作用。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借助于电子技术,人们制成了多种“电子蛙眼”。有一种电子蛙眼可以像真蛙眼一样,从出示给它的各种形状的物体当中,识别出类似苍蝇等昆虫形状的物体。这种识别图像的能力正是雷达系统所需要的。不断改进这种电子蛙眼,并把它用到雷达系统中,就可以准确地把预定要搜索的目标同其他物体分开,特别是把目标同背景分开,因而大大提高雷达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显示屏上显示出十分清晰的目标。装有改进了的电子蛙眼的雷达系统,还有可能根据导弹的飞行特性,轻而易举地把真假导弹区分开来,使人们能够及时地截击真导弹而不为假导弹所迷惑。国外已经投入使用的一种人造卫星跟踪系统,也是模仿蛙眼视觉原理的。
由于受到视野和视敏度的限制,在高空飞行的飞行员单凭肉眼很难发现和识别地面目标。例如飞机在六千米高空作水平飞行时,飞行员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狭窄范围内的地面。即使在这个区域里,对比较大的目标也不是总能准确无误地发现和识别的。但是,老鹰眼睛的视野却比人眼广阔很多。展翅翱翔于两三千米高空的雄鹰,一下子就能发现地面上宽广范围内的一只小兔或小鸡。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大大扩充和提高飞行员的视野和视敏度。如果能够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够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像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跟人和上述各种动物的眼睛不同,另一类动物的眼睛别具一格。例如蜻蜓的眼睛,没有人眼的那种眼球,也不能转动,而是靠着头部的转动朝向物体的。它的表面是一层比较硬的半透明角膜,边缘与头部表面融为一体。我们用显微镜观察,会惊异地看到,蜻蜓的一只大眼睛竟是由两万多只表面呈六角形的“小眼”紧密排列组合而成的。每只小眼都自成体系,有自己的光学系统和感觉细胞,都能看东西。这类由几十至几万个独立小眼构成的眼睛,叫做“复眼”。虾、蟹、蜂、蚁、蝇等节肢动物的眼睛都是复眼。复眼构造的精巧、功能的奇异,在某些方面为人眼所不及。因此,复眼已成为人们极感兴趣的研究对象,给了人们种种有益的启示。
有一种小甲虫,叫象鼻虫,它的眼睛是复眼,呈半球形,许多小眼排列在曲面上。在飞行中,不同的小眼是在不同的时刻看到外界同一个物体的。象鼻虫根据各个小眼看到同一个物体的时间差以及自身在此期间飞过的距离,可以很快地“计算”出它相对于地面的飞行速度。它的眼睛竟是天然速度计。模仿象鼻虫复眼的这种功能原理,人们研制成了一种测量飞机着陆时相对于地面的飞行速度的仪器——地速计,已经在飞机上试用。这种地速计也可以用来测量导弹攻击目标时的相对速度。
太阳光本来是自然光,它的振动均匀地分布在各个方向上。但是当它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受到大气分子和尘埃颗粒等的散射,它的振动就只分布在某个方向上,或者在某个方向上的振动占了优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偏振现象。具有偏振现象的光叫做偏振光,人眼不借助于仪器是观察不到的,但是蜜蜂、蚂蚁和某些甲虫却可以凭借复眼看到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并且能够利用天空中的太阳偏振光来导航,确定行动的方向。
蜜蜂的复眼因为具有特殊的结构,能够看到太阳偏振光的振动方向,而这种方向与太阳的位置有确定的关系,所以蜜蜂能够随时辨别太阳的方位,确定自身的运动方向,准确无误地找到蜜源或回巢。人们按照蜜蜂的复眼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制成了一种根据天空偏振光导航的航海仪器——“偏光天文罗盘”。应用这种罗盘,即使在阴云密布以及黎明或傍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特别是在不能使用磁罗盘的靠近南北两极的高纬度地区,使用这种偏光罗盘就更显得优越了。
蜻蜓和苍蝇等的复眼的角膜,具有一种奇特的成像特点。剥取蜻蜓和苍蝇复眼的角膜,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尽管在角膜前面只放一个目标,但通过角膜却可以看到许许多多个像。这是因为这种复眼角膜是由许许多多个六角形的小眼角膜排列构成,而每个小眼的角膜又都能形成一个像。人们从这里得到启示,模仿这些昆虫复眼角膜的结构,用许多小的光学透镜有规则地排列起来,制成了一种新型光学元件——“复眼透镜”。用它做镜头制成的“复眼照相机”,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张相同的像。这种复眼照相机已用于印刷制版和大量复制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精细的显微电路,大大提高了工效与质量。
上述各方面的研究工作,是进行技术设计的一条新途径,属于一门新兴边缘科学——“仿生学”的研究范畴。仿生学是在生物科学与技术科学之间发展起来的,它的任务是用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原理,去改善现有的或创造新型的机械系统、仪器设备、建筑结构和工艺过程。
探索人和动物眼睛奥秘的仿生学研究工作,称为视觉仿生。它跟听觉仿生、嗅觉仿生、触觉仿生和味觉仿生一起,统称为感觉仿生。感觉仿生已经成为目前仿生学的发展重点。
①本文是作者根据有关资料改写的、仿生学是生物学、文学和工技术学等学科边缘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把各种生物系所具有的功能原理和作川机理作为生物模型进行研究,并在技术发中运用这些原理和机理,目的是委实现新的技术设计制造出更好的新难仪器、机器等。
单选题

阅读文中“由于受到视野和视敏度的限制”一段,对鹰眼的特点概括得准确的二项是()。  

A. 鹰眼能搜索、观测细小的目标。 
B. 鹰眼比人眼看得更广、更远。
C. 鹰眼比人眼的视野广阔得多。 
D. 鹰眼的视野广阔,视敏度高。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92****1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7782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92****1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778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阅读文中“由于受到视野和视敏度的限制”一段,对鹰眼的特点概括得准确的二项是()。  
A.鹰眼能搜索、观测细小的目标。  B.鹰眼比人眼看得更广、更远。 C.鹰眼比人眼的视野广阔得多。  D.鹰眼的视野广阔,视敏度高。
答案
单选题
阅读文中“由于受到视野和视敏度的限制”一段,回答下列问题。对鹰眼的特点概括得准确的二项是:
A.鹰眼能搜索、观测细小的目标。 B.鹰眼比人眼看得更广、更远。 C.鹰眼比人眼的视野广阔得多。 D.鹰眼的视野广阔,视敏度高。
答案
单选题
阅读文中“由于受到视野和视敏度的限制”一段,回答下列问题。<br/>对鹰眼的特点概括得准确的二项是()
A.鹰眼能搜索、观测细小的目标 B.鹰眼比人眼看得更广、更远 C.鹰眼比人眼的视野广阔得多 D.鹰眼的视野广阔,视敏度高
答案
单选题
为了突出鹰眼的特点,文中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A.数字说明与举例说明。 B.举例说明与比较说明。 C.比较说明与比喻说明。 D.比喻说明与数字说明。
答案
单选题
为了突出鹰眼的特点,文中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A.数字说明与举例说明。  B.举例说明与比较说明。 C.比较说明与比喻说明。  D.比喻说明与数字说明。
答案
单选题
航路的某一段受到条件限制时,可以减小宽度,但不得小于
A.8公里 B.10公里 C.15公里
答案
单选题
如果航路的某一段受到条件限制,可以减小航路宽度,但不得小于()。
A.4公里 B.6公里 C.8公里 D.10公里
答案
判断题
如何阅读复杂逻辑论证的文章,阅读标题和每一段的首句
答案
主观题
如果航路的某一段受到条件限制,可以减小航路宽度,但是不得小于千米
答案
判断题
如果航路的某一段受到条件限制,可以减小航路宽度,但不得小于8km()
答案
热门试题
如果航路的某一段受到条件限制,可以减小航路宽度,但不得小于()千米。 这一段描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兵兵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有一段特别难懂,他先是再次阅读该段落,并在阅读全文之后又回过头来对这一段进行理解。兵兵采用的学习策略更符合() 一段材料,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往往比开头结尾差,这是由于中间部分的记忆受到()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1~23 小题。第 21 题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成立:祚薄:儿息:婴: 我国航路宽度通常为km,当某一段受到条件限制时,可以减小宽度,但不得小于km() 阅读《谈时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题。 计划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工作的设想和安排。这是针对计划特点()而言。 对《大学》文本最后一段特点的总结错误的是() 对《大学》文本最后一段特点的总结错误的是() 阅读《宝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计划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工作的设想和安排。这是针对计划特点的()而言 填入文中最后一段画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填入文中最后一段画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阅读第④段引用杜甫和范仲淹诗文中的名句,其作用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车时,当视野受阻,观察距离受到限制时,减速慢行。 行车时,当视野受阻,观察距离受到限制时,减速慢行。 行车时,当视野受阻,观察距离受到限制时,减速慢行() 结合《垓下之围》一文中“太史公曰”一段评议,谈谈你对项羽功过及其失败原因的看法。 结合《垓下之围》一文中“太史公曰”一段评议,谈谈你对项羽功过及其失败原因的看法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