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题库分类
下载APP
帮助中心
首页
考试
搜题
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查试题
>
用天平称得一个空烧杯的质量为25.5g,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盐水后,右盘的砝码是100g、20g、5g,游码所对的刻度是0.8g,烧杯内盐水的质量是____.
主观题
用天平称得一个空烧杯的质量为25.5g,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盐水后,右盘的砝码是100g、20g、5g,游码所对的刻度是0.8g,烧杯内盐水的质量是____.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45****9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4014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45****9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4015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搜索
相关试题
换一换
主观题
用天平称得一个空烧杯的质量为25.5g,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盐水后,右盘的砝码是100g、20g、5g,游码所对的刻度是0.8g,烧杯内盐水的质量是____.
答案
单选题
在下列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步骤中,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将适量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3,你认为最合理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①
答案
主观题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甲、乙两同学各提出了一套方案。甲方案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在烧杯中装入一些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在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乙方案先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将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量盐水的体积,再测出余下的盐水和烧杯的质量。你觉得谁的方案好,请说明原因。
答案
主观题
烧杯中盛满水称得质量为250克,再放入一个石子后称得质量是300克,然后把石子小心取出称得烧杯和水的质量为200克求(1)石子的体积是多大? (2)石子的密度是多大?
答案
单选题
四个烧杯甲、乙、丙、丁的容量比为3∶4∶8∶10。用甲烧杯装满与水比重相同的A溶液倒入丙烧杯后,用水兑满,然后将混合的溶液倒入乙烧杯至满后,将剩下的部分倒入丁烧杯并用水将丁烧杯注满,问此时乙烧杯中A溶液的浓度是丁烧杯中的多少倍()
A.18 B.24 C.30 D.36
答案
单选题
四个烧杯甲、乙、丙、丁的容量比为3:4:8:10,用甲烧杯装满与水比重相同的A溶液倒入丙烧杯后,用水兑满,然后将混合的溶液倒入乙烧杯至满后,将剩下的部分倒入丁烧杯并用水将丁烧杯注满。问此时乙烧杯中A溶液的浓度是丁烧杯中的多少倍()
A.2 B.2.5 C.4 D.6
答案
主观题
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小明和小王两位同学各自设计了实验的方案小明设计的方案①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②将烧杯中的盐水部分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盐水的体积V;③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④根据公式ρ=(m1-m2)/V求出盐水的密度。
答案
主观题
为了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请将下面实验步骤的序号填在横线上_______.(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2)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3)用公式ρ=m/V计算出液体的密度.(4)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5)将一定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量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答案
主观题
给你一个滴管,一个烧杯,一架天平(带砝码),一些水,你如何测出1滴水的质量?
答案
主观题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方案:(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为m2-m1;(3)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4)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问题:(1)指出该方案的不足之处。(2)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改进实验
答案
热门试题
已知甲烧杯中有纯酒精340克,乙烧杯中有水400克,首先将甲烧杯中部分纯酒精倒入乙烧杯,混合均匀后,再将乙烧杯中部分溶液倒入甲烧杯,最终甲、乙两烧杯中的酒精溶液浓度分别为70%,20%,则第二次乙烧杯倒入甲烧杯中的溶液为()克。
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发生偏转的是
甲、乙两烧杯分别装有浓度为50%、10%的盐水200克,先将甲烧杯盐水的一半倒入乙烧杯,充分混合后,再将乙烧杯盐水的一半倒入甲烧杯,混合均匀后,再次将甲烧杯的部分盐水倒人乙烧杯,使得两烧杯的盐水量重新恢复到200克。则此时,甲烧杯盐水的浓度为: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 方案:(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为m2-m1;(3)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4)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问题: (1)指出该方案的不足之处。 (2)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改进实验。
桌面上有三个相同的烧杯,第一个是空烧杯,第二个烧杯内装有100ML的水,第三个烧杯内装有200ML的水,用玻璃棒敲击烧杯的边沿,发现三个烧杯被敲击的声音都不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把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中时,为防止倒洒,应先将溶液倒入一个小烧杯中再倒入滴定管()
在天平的两托盘的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且足量的稀硫酸,调节天平平衡,再往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Mg和Zn待烧杯中的Mg和Zn全部反应完毕后,天平的指针()
用天平称得一堆钢珠的质量为350g,取出其中20粒,称得质量为2.4g,问这堆钢珠共多少粒?
配制该溶液的操作步骤①计算:▲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固体,再用▲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③溶解:将称得的氯化钾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倒入量取的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④装瓶:将配制的溶液倒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一个鸡蛋漂浮在装盐水的烧杯中,在慢慢往烧杯里注入清水的过程中( )
甲、乙两烧杯分别装有浓度为500/0、10%的盐水200克,若将甲烧杯盐水的一半倒人乙烧杯,充分混合后,再将乙烧杯盐水的一半倒人甲烧杯,混合均匀后,再次将甲烧杯的部分盐水倒入乙烧杯,使得两烧杯的盐水量重新恢复到200克。则此时,甲烧杯盐水的浓度为:
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质量相等的烧杯,其中盛有质量分数相等的等质量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如果分别将下列4组中的两种物质放入左右两个烧杯内,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
小明测量食用油密度步骤如下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游码归零,指针静止时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左/右)调节;②天平调好后,在质量为20g的空烧杯内倒入适量油,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39g;③将烧杯内的油倒人量筒,读出量筒内油的体积为20mL.则测得油密度为__________g/cm3.按此方法测得油密度___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油真实密度.
甲烧杯内装有300克浓度为60%的酒精溶液,乙烧杯中有200克水,将甲烧杯中溶液的3/1倒入乙烧杯,混合后再将其中的一部分倒回甲烧杯,此时甲烧杯中酒精溶液的浓度为45%。问这时甲烧杯内的溶液有多少克()
甲烧杯内装有300克浓度为60%的酒精溶液,乙烧杯中有200克水,将甲烧杯中溶液的1/3倒入乙烧杯,混合后再将其中的一部分倒回甲烧杯,此时甲烧杯中酒精溶液的浓度为45%。问这时甲烧杯内的溶液有多少克?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慢慢沿烧杯壁倒入()。
烧杯中装了100克浓度为10%的盐水,向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未知浓度的盐水后,烧杯中的盐水浓度变为15%,继续向烧杯中加入等量的该未知浓度的盐水后,烧杯中的盐水浓度变为17.5%。那么加入烧杯中的盐水的浓度是()(假设烧杯中盐水不会溢出)
烧杯中装了100克浓度为10%的盐水,向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未知浓度的盐水后,烧杯中的盐水浓度变为15%,继续向烧杯中加入等量的该未知浓度的盐水后,烧杯中的盐水浓度变为17.5%。那么加入烧杯中的盐水的浓度是多少?(假设烧杯中盐水不会溢出)()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泉水密度”实验中,小刚的实验步骤如下(1)调好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矿泉水,读出矿泉水的体积V(3)将量筒中矿泉水全部倒入烧杯中,测出矿泉水和烧杯总质量m2,则矿泉水密度的表达式ρ矿泉水= ▲ .(4)以上操作测出的矿泉水密度 ▲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 .小刚想提高实验的精度,经过一番思考,他将第(3)步中“将量筒中矿泉水部分倒入烧杯中,测出矿泉水和烧杯总质量m2”,请你完成第(4)步是 ▲ (标明所测量物理量符号),则矿泉水密度的表达式ρ矿泉水= ▲ .(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中装有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以后,从烧杯中溢出200g的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免费查看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
20
次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免费注册
新用户使用手机号登录直接完成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
【个人中心】
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
手机号后六位
我知道了
APP
下载
手机浏览器 扫码下载
关注
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
微信
小程序
微信扫码关注
领取
资料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