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中职)》10月1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562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中职)》10月1日专为备考2024年语文(中职)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师说》的作者是元代文学家韩愈。  

    A

    B

  • 2. 会议纪要一般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A

    B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 下列对词中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曾为帝王的词人回首往事,百感交集,不忍直视春花秋月的美景。

    B“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沦为阶下囚的词人追忆南唐王朝,内心十分悲苦。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词人对国土更姓、江山易主以及韶华易逝、青春不再不胜感慨。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借滚滚东逝的一江春水来形容自己哀愁的浩大和无尽。

  • 张抗抗 稀粥在中国,犹如长江黄河,源远流长。 稀粥对于许多中国人,亦如生命之源泉,一锅一勺一点一滴,从中生长出精血气力、聪明才智,还顺便喝出来许多陈规积习。 少年时代在杭州,江浙地方的人爱吃泡饭。把剩下的大米饭搅松,用水烧开,就是泡饭。泡饭里有锅底的饭锅巴,吃起来很香。佐以酱瓜、腐乳和油炸蚕豆,最好有几块油煎咸带鱼,就是普通人家价廉物美的享受了。江南一带,泡饭也就是稀饭,家家离不开泡饭,与北方人爱喝稀粥的习性并无二致。 外婆住在江南腹地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外婆家爱喝白米粥,煮粥必用粳米。用粳米烧的粥又黏又稠,开了锅,厨房里便雾气蒙蒙地飘起阵阵粥香,听着灶上锅里咕嘟咕嘟白米翻滚的声音,像是有人唱歌一样。熄火后的粥是不能马上就喝的,微微地闷上一阵,待粥锅四边翘起了一圈薄薄的白膜,粥面上结成一层白亮白亮的薄壳,粥米已变得极其柔软而几乎融化,粥才成为粥。那样的白米粥,清爽可口,就像是白芍药加百合再加莲子熬出来的汁。温热地喝下去,似乎五脏六腑都被清洗了一遍。 我们家早也喝粥,晚也喝粥,而且总是见锅见底地一抢而空。南方人喝粥就是喝粥,有些单调,不像北方人那样,还就着馒头烙饼什么的。那个时侯,稀粥对于我来说,多半出于家传的习惯,别无选择,所以偶尔也抱怨早上喝粥肚子容易饿,晚上喝粥总要起夜。每当我稍有不满时,外婆就皱着眉头,用筷子轻轻敲着碗边说:“小孩真是不懂事了,早十几年,一户人家吃三年粥,就可买上一亩田呢,你外公家的房产地产,就是这样省吃俭用挣下来的……”外婆喝粥有个习惯,她喝饱了以后,放下筷子,必得用舌头把粘在粥碗四边的粥汤舔干净,干净得就像一只没用过的碗,那时外婆的粥才算是真正喝完。 当我在寒冷的北大荒原野上啃着冻窝头、掰着黑面馒头时,我开始思念外婆的白米粥。白米粥在东北称作大米粥,连队的食堂极偶然才炮制一回,通常是作为病号饭,且必须经过分场大夫和连首长的批准,才能得此优待。后来我有了一个小家,在后院菜园子种过些豌豆,待后院菜园子的豌豆成熟,剥出一粒粒翡翠般的新鲜豆子,再向农场的老职工讨些大米,熬上一锅粥,待粥快熟时,把豌豆掺进去,再加上弄来的一点白糖,便成了江南一带著名的豌豆糖粥。一时馋倒连队的杭州老乡,他们纷纷如蝗虫般拥入我的茅屋,一锅粥顿时见底,就差没像我外婆那样把锅舔净了。 在当时年年吃返销粮的北大荒,所有以粗粮制作的主食里,唯有粥还是可以接受并且较为容易适应的——这就是大碴子粥和小米粥。 大碴子,其实就是把玉米粒轧成几瓣约如绿豆大小的干玉米碎粒。在一口大锅里放上玉米碴子和水,急火煮开锅,改为文火焖。焖的时间越长,碴子就熬得越烂,越烂吃起来就越香。等到粥香四溢,开锅揭盖,眼前金光灿烂,一派辉煌,盛在碗里,如捧着个金碗,很新奇也很庄严。大碴子粥米粒饱满又实沉,咬下去富有弹性和韧劲,嚼起来挺过瘾。从每一粒碴子里熬出的黏稠浆汁,散发着秋天田野上成熟庄稼的气息,洋溢着北方汉子的那种粗犷和力量。 煮大碴子粥必须在碴子下锅时,放上一种长粒的饭豆。那种豆子有紫色、粉色、白色的,还带花纹,五光十色的令人眼花缭乱。五彩的豆子在锅里微微胀裂,沉浮在金色的粥汤里,如玉盘上镶嵌的宝石….. 小米粥喝起来感觉要温柔些、细腻些,且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易被人体吸收,是北方妇女生小孩坐月子和哺乳期的最佳食品。在北大荒农场的土炕上生下我儿时,有农场职工的家属送来一袋小米。靠着这袋小米,我度过了那一段艰难的日子。每天,几乎每餐每顿,我喝的都是小米粥。在挂满白霜的土屋里,冰凉的手捧起一碗黄澄澄冒着热气的小米粥,我觉得自己还有足够的力量活下去。热粥一滴滴温热我的身体,烤干我的眼泪,暖透我的心,我不再害怕,不再畏惧。我第一次发现,原来稀粥远非仅仅具有外婆赋予它的功能,它可以承载人生,可以疏导痛苦,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 多年后回广东老家探亲,稀粥竟以我从未见过的丰富绚丽——绿的菜叶、红的肉丁、黑褐色带花纹的松花蛋和金黄色的海米,衬以米粒雪白的底色,就像一幅点彩派的斑斓绘画,呈现在我面前。街头巷尾到处都有粥摊或粥挑子,燃得旺旺的炉火上,熬得稀烂的薄薄的粥汤正咕咕冒泡,一边摆放整齐的粥碗里,分别码着新鲜的生鱼片、生鸡片或生肉片,任顾客选用。确定了某一种,摊主便从锅里舀起一勺滚烫的薄粥,对着碗里的生鱼片浇下去,借着沸腾的稀粥的热量,生鱼片很快被烫熟,再加少许精盐、胡椒粉和味精,用筷子翻动搅拌一会儿,一碗美味的鱼生粥就炮制而成。粥米入口即化,回味无穷;鱼片鲜嫩可口,滑而不腻。一碗粥喝下去,周身通达舒畅,与世无争,别无他求。我在广州吃过烧鹅、乳猪,却独独忘不了这几角钱一碗的鱼生粥或鸡丝粥。却有几位外国朋友,闻粥色变,发表意见说,为人一世,最不喜欢喝稀粥,也不能理解中国人对粥的偏爱。 而我,喜欢喝在这块土地上所能喝到的或精致或粗糙或富丽或简朴的各式各样的粥。 (有删改)

    2. 下列哪一项最适合做文章的标题()  

    A稀粥南味

    B稀粥北味

    C稀粥南北味

    D喜爱喝稀粥

  • 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诗经》中的诗歌分为“()”“()”“()”三部分。《诗经》中以四言诗为主,普遍采用()、比、兴的表现手法。  
  • 2.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诗》并称()  
  • 1. 教师节恰逢小明的班主任王老师生日,请以小明的名义给王老师拟一条表达感恩和祝福的微信。要求:行文中不得透露与考生相关的信息,不少于50字。
  • 2. ××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需在本市招收合同工20名。要求:本市户口,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20—35周岁,身体健康。所需证件:学历证明和街道办事处开具的待业证明。报名地点:××公司人力资源部。报名截止日期:2024年4月12日。根据以上内容,为××公司拟写一则招聘启事。 要求:①格式规范,要素齐全。②语言简明,条理清晰。③行文不得透露考生的任何信息。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二) 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三)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1.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给人怎样的美感?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只求51%效率的李昌镐 下围棋的人都知道韩国棋手李昌镐,他16岁就夺得世界冠军,被认为是当代仅次于吴清源的棋手,巅峰时期横扫中日韩三国棋手,号称“石佛”,是围棋界一等一的高手。 李昌镐下棋的最大特色是,很少有妙手。 妙手就是指围棋中精妙的下法,有时候,一着妙手或解开困境,或扭转败局,甚至可一子制胜。《天龙八部》里虚竹破解珍珑棋局,以一着妙手扭转人生,成为武林中内力最深厚之人。厉害如李昌镐,为什么没有妙手? 一名记者曾问过他这个问题,他憋了很久说:“我从不追求妙手。” “为什么?妙手可是最高效率的棋啊!”“每手棋,我只求51%的效率。” 记者愣住了,只求51%的效率?众所周知,行棋的效率越高越占优势,高效行棋,自古以来就是棋手追求的目标。 李昌镐又说:“我从来不想一举击溃对手。”记者再追问,他沉默了。 为什么世界第一的棋手,每子只追求51%的效率? 职业围棋选手之间,即使有段位之差,胜负也只是在二三目之间。一般的围棋有200—300手,每手51%的效率,即有一半以上的成功率,150手51%的效率累积到最后也会让行棋者稳操胜券。李昌镐最使对手们头痛的恰恰就是“半目胜”,一局棋几百手,最后清盘——赢半目。 妙手很美,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陷阱。人追求一击致命的时候,正是自己最不冷静的时候,成功了不免沾沾自喜,失败了心神摇晃,下一步最容易一脚踩空。全力之后,必有松懈;大明之后,必有大暗。 反倒是51%,每次都稳稳当当,日拱一卒,最后准赢。妙手有个重大缺陷:不能迭代【注】,无法刻意练习。 因为每一次棋局都不同,所以每次妙手都是心电一闪的灵感,这样你永远无法打磨手艺,只能“等灵感来”。哪一天灵感用完,生涯也就走完了。 灵感没法刻意练习,没法打磨手艺。灵感没有护城河。 有人问郭德纲,您这说相声,万一有一天江郎才尽了怎么办?郭德纲说:“我们说相声,学的是技术,练的是手艺啊。这和炸油条一样,一个炸油条的会担心自己江郎才尽吗?把相声当手艺,不当才气;才气会尽,手艺只会越来越精进。” 许多作者第一本书写得好,之后就再无佳作;有些乐队的第一张专辑惊为天人,后来却每况愈下。还有很多艺术家要借助毒品寻找灵感,他们总觉得自己缺乏灵感,其实是缺少能打磨的一门手艺。 反观李宗盛、周杰伦这种词曲创作出身的歌手,因为原来就需要大量生产音乐,没法靠灵感,反而得以持续出新,歌坛长青。 ........................... 极品的妙手,就是看破妙手的诱惑后,落下的平凡一子。一个人看清楚自己在迭代什么,就找到了自己的护城河。在当今社会,只要你愿意用时间打磨一门手艺,就会有自己的护城河。 (节选自《读者》2018年第11期,有删改) 【注】迭代,数学名词,是重复反馈过程的活动,每一次对过程的重复称为一次“迭代”。

    2. 妙手很美,为何有时又被看成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