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一)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294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初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已经就位,想要快速通过初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就不要错过。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卖花姑娘》是()电影《卖花姑娘》的插曲。

    A中国

    B日本

    C朝鲜

    D美国

  • 2. 下图女子怀中所抱的乐器是()。

    A古筝

    B琵琶

    C二胡

    D月琴

  • 3. ()是日本一种古典市民艺术,形成于17世纪。

    A歌舞伎

    B甘美兰

    C板嗦哩

    D伦巴

  • 4. 下面谱例的曲作者是()

    A舒伯特

    B肖邦

    C舒曼

    D李斯特

  • 5. “学生本位原则”包括两层含义,分别是()。

    A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B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C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D面对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 6. “在教学过程中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歌曲,参与演唱、创编等实践活动,在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中,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属于教学目标的()目标。

    A情感·态度·价值观

    B过程与方法

    C知识与技能

    D知识与能力

  • 7. 在音乐课堂教学进行至歌曲演唱形式处理环节时,有益于培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做法是()

    A为了避免学生出现错误,教师自行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

    B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对于好的创意进行表扬,出现错误不必纠正

    C严格按照教材上的设计进行演唱,一点也不能改

    D学生根据歌曲风格和对作品的理解,自主选择适当的演唱形式

  • 8. 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黄老师首先带领学生反复欣赏歌曲,并提问学生歌曲的情绪、速度等基本要素。进而让学生模仿船夫拉纤的动作以体会歌曲的律动感。黄老师引导学生模仿纤夫动作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教学原则。

    A愉悦性

    B实践性

    C创造性

    D情感性

  • 9. “在唱歌课《游击队歌》的教学中,教师为大家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我国冀中抗日根据地发起了大扫荡,抗日根据地的民兵和八路军主力部队相互配合,一举歼灭敌人的故事。随后,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游击队歌》。”这位教师采用的导课方式是()

    A温故型导入

    B设疑型导入

    C故事型导入

    D机变型导入

  • 10. 老师带领学生学习《雪绒花》这一课,在课程快结束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歌曲内容以及创作背景,编排一个音乐剧,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编排音乐剧属于什么教学活动?()

    A比较教学

    B创编活动

    C小组合作教学

    D综合活动

  • 11. 探究性教学的方法步骤是()

    A制订方案、分配选题、获取信息、梳理分析、形成结果、表达交流

    B分配选题、讨论方案、梳理分析、获取信息、形成结果、表达交流

    C分配选题、讨论方案、获取信息、梳理分析、形成结果、表达交流

    D制订方案、获取信息、分配选题、梳理分析、形成结果、表达交流

  • 12. 下列关于如何举办好班级演唱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需要不断在课上进行歌唱培训,为办好班级演唱会打基础

    B班级演唱会由学生自选歌曲演唱,演唱的歌曲可以根据自己喜好任意挑选

    C演唱形式可以是独唱,可以几个人的组合演唱

    D班级演唱会的评价由老师进行评分,并与期末音乐成绩评定挂钩

  • 13. 下列关于乐府的描述错误的是()。

    A乐府是秦汉时期的音乐机构

    B乐府的主要任务是大规模、大范围的采集民间歌谣

    C乐府因公元前7年汉哀帝罢乐府而由盛转衰

    D乐府的著名乐工李龟年根据西域音乐创作了“新声二十八解”

  • 14. 塔布拉鼓是()的代表乐器。

    A印度

    B印度尼西亚

    C越南

    D菲律宾

  • 15. 在中国古代,古琴曲的记谱法是()

    A纽姆谱

    B文字谱

    C简谱

    D五线谱

  • 16. ()是用语言描述形式以及哲学思辨、逻辑分析揭示被评价对象特征的信息分析、处理方法。

    A定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 17. 在音乐教学中,任何知识技能的习得、音乐风格的掌握、文化内涵的理解,其实都离不开学生的()

    A主动配合

    B集体探究

    C分组互动

    D自然吸收

  • 18. 与中国古代名曲《十面埋伏》所使用的乐器相同的是()

    A《平沙落雁》

    B《渔舟唱晚》

    C《阳关三叠》

    D《百鸟朝凤》

  • 19. 下列中国古代乐律学理论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新法密律
    ②何承天新律
    ③蔡元定十八律
    ④京房六十律
    ⑤三分损益法

    A⑤④②③①

    B⑤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⑤

    D⑤③②④①

  • 20. 刘老师要求七年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排练一段自定主题的音乐剧,在学期结束时进行展示表演。这一教育方式符合音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哪一特点?()

    A加强人文教育

    B重建评价机制

    C关注知识更新

    D变革学习方式

  • 21. 下列关于奏鸣曲式展开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展开部通常由导入部分、中心部分、准备句组成

    B展开部中调性的选择和顺序是自由的

    C展开部是音乐形象矛盾冲突的中心,是奏鸣曲式必不可少的结构

    D展开部在呈示部材料的基础上展开,也可以采用新的主题

  • 22. 下列旋律属于()

    AbB徵调式

    BbE徵调式

    CbB宫调式

    DbE宫调式

  • 23. 下面谱例的调式是()

    A#g旋律小调

    BE自然大调

    Ce旋律小调

    D#g和声小调

  • 24. 终止式和声进行中,正格终止的和声进行方式是()。

    AD—S

    BS—D

    CⅤ—Ⅰ

    DⅣ—Ⅰ

  • 25. 多利亚调式为()级音上构成的一种中古调式。

    A

    B

    C

    D

  • 26. 音乐的种类有很多,因此音乐的美也有很多种。下列不属于音乐美的范畴的是()。

    A凄美

    B喜剧美

    C优美

    D悲剧美

  • 27. 下面谱例中的歌唱形式是劳动号子的哪一种独特的歌唱方式()

    A齐唱

    B合唱

    C一领众和

    D轮唱

  • 28. 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是()

    A合唱

    B男声独唱

    C齐唱、轮唱

    D对唱

  • 29. 下列选项中属于亚洲民间音乐的是()

    A哈巴涅拉

    B弗拉门戈

    C伦巴

    D甘美兰

  • 30. 创作下面谱例中歌曲的作曲家还作有(  )

    A《大海啊,故乡》

    B《在希望的田野上》

    C《我爱你,中国》

    D《让我们荡起双桨》

  • 1. 为下面旋律配写四部和声。
  • 1. 分析歌曲《绒花》。

    要求:
    (1)写出调式调性。
    (2)写出曲式结构。
    (3)写出旋律特点。
  • 1.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演唱《彩色的中国》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
    (2)针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其中至少有2个课堂提问。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
  • 1.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这是一节九年级的音乐欣赏课,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重整河山待后生》等带有曲艺元素的音乐。王老师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点明了教学内容,在播放《重整河山待后生》时,“都什么年代了还听这个,难听死了!”“真没劲,都想睡觉了。”“老师从网上下载点流行音乐给我们听听吧!”一时间,学生们七嘴八舌,教室里乱哄哄的。“你们怎么这样?反正书上的曲子是一定要学的……”王老师激动得语无伦次,面对学生们的抱怨,王老师无奈之下只得让步,为了进行下去,这节课就在流行音乐中结束了。
    问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 1.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下面八年级歌唱课《踏雪寻梅》这一课例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并点评。【课题名称】踏雪寻梅
    【教学目标】
    1.学会二声部歌曲《踏雪寻梅》,做到演唱时声音和谐统一,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
    2.了解黄自生平,感知其艺术歌曲的风格。
    3.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歌唱《踏雪寻梅》,体会歌曲情韵。
    【教学难点】运用强弱对比,连音与顿音对比等表现手法来表现歌曲。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1.首先播放为毛泽东诗词谱写的歌曲《沁园春·雪》的歌曲录音并通过投影或电视画面展现冬雪的美景,使学生在视、听双重感官的作用下,感受冬的圣洁、博大与美丽。在音、画的结合中享受审美,从而自然地导入本课主题。
    (聆听之后可以让学生简述一下初步的感受,说出歌中所表达的内容)
    2.播放歌曲录音《踏雪寻梅》,学生对照歌词认真聆听并与《沁园春·雪》从这几个方面做一些对比:情绪、情感、速度、力度。
    3.教师轻声播放歌曲《踏雪寻梅》旋律,有感情地朗诵歌曲的歌词。
    4.多媒体出示歌词,学生在歌曲旋律的音乐背景中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5.介绍作曲者:黄自,现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1924年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参加学生合唱队和管弦乐队并学习钢琴,后赴美留学。他的主要作品有《花非花》《长恨歌》《抗敌歌》等。
    6.歌曲学习
    (1)轻声哼唱高声部旋律,熟悉曲调。
    (2)轻声唱歌词。(1~2遍)
    (3)练唱低声部旋律。教师用钢琴或其他乐器为学生伴奏。(2~3遍)
    (4)轻声唱一唱低声部的歌词。(1~2遍)
    (5)重点是将两个声部的旋律结合在一起练唱。教师可随时关照低声部的音准,用钢琴助学生一臂之力,达到声部和谐、准确。
    (6)填入歌词练唱二声部歌曲。(2~3遍)
    (7)教师启发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踏雪寻梅》。
    (8)教师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分析与演唱情感方面的处理。
    7.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雪映梅开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自古以来,人们不惧天寒地冻,不畏山高路远,去探访,去寻找。“踏”跟“寻”也表现了主人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从古至今,梅花都是美好人品的象征,人们都喜欢梅花的那种坚贞不屈、无所畏惧的大无畏精神。有很多人以诗歌来赞颂梅花,也有许多的歌曲歌颂着梅花,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课后自己找些歌曲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