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一)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358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想要快速通过教资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考试吗?那么这套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一)你值得一试。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容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近海区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题。

    1. S市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2. S市附近海域多雾的主要原因是()。①夏季昼夜温差较大②半岛东侧水温较低
    ③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④西风从海洋带来水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3. 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风力较弱

    B气温较高

    C降水较少

    D光照较强


  • 2017年金砖五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峰会于9月3日至5日在厦门举行。9月3日下午3时30分,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举行。据此回答下题。


    4. 峰会期间()。

    A厦门昼长夜短,夜渐短

    B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逐渐南移

    C悉尼昼长夜短,昼渐长

    D地球的公转速度渐慢,近秋分点

  • 5. 工商论坛开幕时,金砖国家其他四国首都()。

    A新德里(77°E)旭日东升

    B莫斯科(37°E)正值正午

    C比勒陀利亚(28°E)夕阳西下

    D巴西利亚(37°W)夜幕深沉


  • 干热岩是温度大于200℃埋深3~10千米的高温岩体,大部分为侵入岩。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6. 图中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干热岩的岩石类型分别为()。

    A①;乙

    B②;丙

    C③;沉积岩

    D④;甲

  • 7. 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因为()。

    A地壳厚度较薄

    B地处高海拔的高原

    C玄武岩地层广布

    D靠近板块交界地带


  • 黄河小北干流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8. 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 9. 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河水流量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④两岸岩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0.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中a为等温线(℃),b为洋流。据此完成下题。



    11. 下列四幅海洋表层水等温线(℃)与洋流示意图中,与洋流b相符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 洋流b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增温增湿

    B形成大型渔场

    C减缓轮船航速

    D加快污染净化


  • 下图为某地区剖面图,两河分水岭甲山森林破坏严重。近年来甲山实行了全面封山育林措施,森林植被得以恢复。图中岩层1和岩层3为透水岩层,岩层2和岩层4为不透水岩层。若区域降水量不变,降水最终都转化为径流。据此回答下题。



    13. 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 14. 甲山森林植被恢复后,能够推断出的结论是()。

    A乙河平均水位下降

    B丙河流量明显增加

    C海陆间水循环加快

    D两河径流总量减少


  • 下图是我国春天开始日期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15. 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同纬度的四川盆地进入春天的时间滞后,原因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入春时节易受北方来的冷空气影响,气温偏低

    B四川盆地入春时间云量大,大气的保温作用强,气温回升快

    C长江中下游平原入春时节多晴朗天气,气温回升慢

    D四川盆地南部山地有缺口,有利于暖湿气流深入,气温偏高

  • 16. 形成长江中下游平原倒春寒天气系统的是()。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准静止锋


  • 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据此完成下题。


    17. 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和拍摄方向约是()。

    A0时正北

    B6时正东

    C12时正南

    D18时正西

  • 18. 推测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开始的时间是()。

    A3月31日前后

    B6月11日前后

    C7月3日前后

    D9月12日前后


  • 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



    19. 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甲,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

    A

    B

    C

    D

  • 20. 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①②

    B④⑤⑧

    C②④

    D③⑥⑦⑨


  • 某游客在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考察时发现,园内海边一小山的东南沿海一侧植被低矮而稀疏(如下面左图),而背海一侧的植被则高大而茂密(如下面右图)。据此回答下题。



    21. 该公园所处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高山草甸带

    D热带季雨林带

  • 22. 山丘东南沿海植被低矮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过低

    B降水稀少

    C光照不足

    D土层瘠薄

  • 23. 该公园每年都会因受某自然灾害影响而闭园几天。此灾害最有可能是()。

    A火山、地震

    B台风、暴雨

    C滑坡、泥石流

    D洪涝、干旱


  •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地形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



    24. 图中()。

    A甲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

    B乙处岩石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

    C①—②—③岩层年代由老到新

    D甲处地表形态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

  • 25. 图中河流()。

    A丙处含沙量大,常形成洪积扇、冲积扇

    B丁处河岸以沉积作用为主

    C丙、丁之间的河道弯曲,水流较平稳

    D冬、春季有明显的凌汛现象

  • 1. 简述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一教学建议的理解。
  • 2. 简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中评价学生地理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情况的内容。
  • 1. 材料一莲藕原产于印度,喜温,不耐阴,不宜缺水,忌大风,以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和粘壤土为最适。莲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它的根叶、花须和果实,无不为宝,都可滋补入药。
    材料二湖北莲藕种植面积及产量居全国第一,其中种植面积达200万亩,产量约占全国莲藕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但湖北大多只低价外销泥巴藕。湖北菜排骨藕汤久负盛名。
    材料三夏采莲子冬挖藕。每年的冬季,在湖北嘉鱼县,有来自湖南、安徽、广西、江西、湖北等地的近千农民,他们以湖为家,结队组合,哪里有藕挖,就到哪里挖。
    材料四藕有两种,一种叫田藕,是专门在田地里种的藕,水很浅,一般有九个孔,水分含量高,淀粉含量少,脆而不糯,凉拌或清炒最为合适,上市早;一种叫塘藕,是深水塘里种的藕,一般有七个孔,淀粉含量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适宜做汤,上市迟。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湖北省盛产莲藕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析挖藕的时间主要在冬季的原因。
    (3)结合材料分析塘藕淀粉含量比田藕高的原因。
    (4)请你对湖北莲藕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 2. 阅读地震教学案例,回答问题。
    将电影《唐山大地震》根据教学需要分段剪切制作成多个微视频,辅助地震一节教学。
    (1)危害篇——名震一时
    活动一 众说纷纭,观看电影唐山大地震片段,用语言表达地震的危害。
    活动二 慧眼识真,根据电影唐山大地震片段、中国地震分布图、中国地形地势图,明确地震的分布规律。
    活动三 一探到底,组织学生探究唐山大地震的成因地震所属类别的主要特征。
    (2)预报篇——严阵以待
    活动四 观看电影片段,了解地震前兆。
    (3)求生篇——临震逃生
    活动五 观看电影片段,说出影片中地震逃生的不正确做法。
    活动六 分组进行逃生演习,初步掌握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方法。

    问题:
    (1)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特色。
    (2)什么是课程资源,该案例中开发了何种课程资源?其对教学有何意义?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关于日本自然环境特征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播放有关富士山、樱花、东京景色、和服、寿司的图片,引出课堂主题——衣、食、住、行,聊日本。
    2.学生学习成果展示:事先安排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研究日本的衣、食、住、行,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汇报。
    (1)衣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描述日本衣着特点,并分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小组问题:日本在哪里?
    (2)食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描述日本饮食特点,并分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小组问题:日本人为什么爱吃海产?
    (3)住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描述日本传统住房的特点,并分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小组问题: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4)行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描述日本人爱去的地方、日本主要的交通特点,并分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
    小组问题:日本地形以什么为主?
    3.师生小结:归纳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指出了解国家自然环境的方法。
    问题:
    (1)分析点评上述教学过程设计,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结合材料,给出合适的教学建议。
  • 1. 阅读关于板块的运动的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板块的运动的部分内容。
    板块的运动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世界上许多高大和绵长的山脉,主要分布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带,例如,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等。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也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例如,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
    ——摘自某版本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
    要求: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
    (2)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