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18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真题及答案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古代诗词中的“梧桐”意象,体悟其多样的内涵,下列“梧桐”意象与爱情无关的是()。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B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C梧桐叶上三更雨,别是人间一段愁(赵长卿《一剪梅》)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 2. 教学《荷塘月色》,教师列举其他写景状物的散文,引导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妙处,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

    A巴金《小狗包弟》

    B陆蠡《囚绿记》

    C鲁迅《灯下漫笔》

    D欧·亨利《最后一片常春藤叶》

  • 3. 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大家围绕课程目标“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展开研讨,下列对该课程目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

    B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C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

    D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

  • 4. 学习关汉卿《窦娥冤》,教师向学生推荐其他戏剧作品以深入理解“神秘色彩”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王实甫《西厢记》

    B席勒《阴谋与爱情》

    C汤显祖《牡丹亭》

    D易卜生《玩偶之家》

  • 5. 在“广告修辞语”的学习活动中,教师指出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能够提升语言品质,增强广告效果。下列广告语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剧”说你要来(综艺节目)

    B美好生活,“头等”大事(美发店)

    C“枣”想“核”你在一起(食品)

    D步步为“赢”,“衣衣”不舍(服装)

  • 6. 为了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教研组尝试在高一年级开展“小人物的命运”的专题教学。下列作品适合选人的是()。

    A茅盾《子夜》

    B余华《活着》

    C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D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 7.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诗文中的语句,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叶子新鲜润泽。用来比喻年轻女子的青春面庞,是《诗经》惯用的修辞“比”(《诗经·卫风·氓》)

    B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生活孤单,只有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形象地描写出作者的家庭人丁不旺,暗示祖母只能依靠作者奉养(李密《陈情表》)

    C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裁剪荷叶做上衣,缀缝荷花做下装。表明作者追求高雅,洁身自好,品德高尚,不与世人同流合污(屈原《离骚》)

    D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着拐杖走走,随时随地休息,常常登高远望。生动再现了作者归去之后的生活状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 8. “古代文化经典研习”活动中,教师提醒学生阅读时要正确理解原文,避免断章取义,下列属于断章取义的是()。

    A“父母在,不远游”,所以毕业就应回到父母身边工作(《论语·里仁》)

    B做人不能“以五十步笑百步”,犯了错误就不要找借口(《孟子·梁惠王上》)

    C人生在世“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过分追求利益只会伤害身体(《庄子·杂篇·让王》)

    D“兼相爱,交相利”,咱们双方相互关照,以获得共赢(《墨子·兼爱》)

  • 9. 学习文言文单元,教师建议学生自主归纳词类活用现象。下列语句中包含名词作状语用法的是( )。

    A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 10. 某教材将《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编排在一个单元,下列对《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建议,不恰当的是()。

    A本文主题复杂,应该鼓励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多元解读,表达出个性化看法

    B本文多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要提醒学生注意体会其在演讲中的特殊效果

    C本文的理解需借助相关知识背景,可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D本文核心词是“梦想”,要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理解其内涵

  • 11. 阅读《雨巷》教学反思的片段,按要求答题。“知人论世,体物会意”是读诗的重要方法。脱离特定的创作背景和具体的文本,一味追求读者体验,容易歪曲诗歌本意。高中生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都不够丰富,引导他们知人论世是必要的。从实际教学来看,学生研读资料的能力不错,能对诗歌展开多元解读。他们没有简单认定这是爱情诗,而是从资料中生发出自己的理解。这也让我认识到,教师要注意处理好知人论世与多元解读的关系,恰当提供相关资料为学生搭建文本解读的桥梁。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学习诗歌是为了知人论世,体会诗人抒发的思想情感

    B知人论世与多元解读并不矛盾,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C多元解读意味着学生可以随意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D研读相关背景资料,容易限制学生解读文本的创造性

  • 12. 阅读课文《荷花淀》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
    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上述重要语段,对上述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A“啊,原来是他们!”妻子们的激动和战士们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半眼也没有看她们”,说明战士们心有怨气,觉得妻子们的行为很丢人

    C战士们聚精会神伏击敌人无暇与妻子们寒暄招呼.暗示了战斗的凶险紧张

    D战士们认为妻子们前来探望他们的行为很鲁莽.差点儿导致伏击行动失败

  • 13. 阅读某教师访谈记录的片段,按要求答题。每学期我都用六节课来“谈作文”。课上既不讲评作文,也不安排写作任务,就是和学生对话,组织全班讨论,每节课我都结合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准备相应的中心话题。比如,文体特征不明显,逻辑混乱。我就用了比较多的课时跟学生讨论写作思维。目前“谈作文”已经进行了三个学期,学生开始懂得如何总结作文的得失,并有意识地去改进=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对话讨论法是作文教学指导的有效保障

    B思维训练至少需要三个学期才能产生效果

    C作文教学指导应在学生写出作文初稿之后

    D作文教学指导应针对学生作文的典型问题

  • 14. 阅读某教师教学叙事的片段,按要求答题。由于班级学生阅读量少,写作水平也不高,尤其是对写作缺乏兴趣,所以我选择了电影作为切入点。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包含文学、美术、摄影等多个领域,学生能从中找到兴趣点,容易获得成功的喜悦。我将专题确定为“科幻电影欣赏及评论写作”,期待达成两个目标:第一,借助网络阅读资料,学习欣赏电影的基本方法,在阅读与观影中聚焦欣赏点;第二,针对某一部或几部电影,选择某一个方面写出影评。可以写观影的主观感受,也可以评论电影的优劣。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教师选择专题内容的依据是学生的学习兴趣

    B整体教学设计体现出“跨媒介学习”的特色

    C专题设置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电影欣赏水平

    D学习目标中渗透着“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

  • 15. 阅读某教师《语文选修课程如何实现“选择性”》教研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高中语文课程应该突出“选择性”。在我国的现实情境中,实现“选择性”的突破口是课程要素,而不仅仅是课程设置。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效果有限,它需要学生具有自主选择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目标、内容、过程、方式、成果的呈现、评价等课程要素中学会选择。从实际状况来看,这些课程要素不能平均用力,“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是急需突破的要素。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之间必须建立起良性的循环关系。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探索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完善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选择性”是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共同的核心特征

    B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不是实现选修课程“选择性”的有效途径

    C高中语文选修课程“选择性”的实现需要兼顾所有课程要素

    D鼓励学生采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 1. 阅读《胡同文化》教学实录的片段,完成下题。
    师:刚才这几个段落,读完后有什么感受?
    生:口语化,有点随意。
    生:总觉得不太像文章,好像在拉家常。
    师:说得好!这正是汪老的追求,他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因此他的文章富有生活气息,京味十足。
    刘锡庆先生说(PPT):“(汪曾祺的)文字功夫极深,可谓不温不火,炉火纯青。这些文字不是‘大白话’,更不是‘白开水’,而是雅俗杂糅,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重读)。”
    师:看来读汪老的文章得怎样?
    生(齐):品!
    师:请大家选出最喜欢的段落品一品。
    生:我最喜欢这几句:“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
    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师:梁实秋先生说“窝头是贫穷的象征”.北京人真的就爱吃窝头?
    生:不是,下面又说大腌萝卜、小酱萝卜、臭豆腐滴香油、虾米皮熬白菜,说明有更好的。
    师:这生动地说明了北京人易于满足的特点。大家想想,这几样东西能不能颠倒顺序?比如改成“有大腌萝卜,就知足了。虾米皮熬白菜.就不错……”
    生:不行。前面“窝头”是主食,后面是副食。副食之间也不能颠倒,一种副食代表一种生活档次和质量。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评价语言的变化:“就知足了”“就不错”“那还有什么说的”“可以待姑奶奶”“嘿”。
    师:我还有一个更简洁的——“有窝头,较好;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更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很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生大笑)
    生:不好。这样少了京味,缺乏生活气息,而且评价太单一,远没有原来的丰富、有情趣。
    师:是啊!这些评语看上去是平常话.但句句匠心独运!大家觉得哪个评语最有味道?
    生:老师,我最喜欢“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觉得这个“嘿”特有味。
    师:那能不能将评价语都改为“嘿!”如:“有窝头,嘿!大腌萝卜,嘿!小酱萝卜,嘿!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嘿!虾米皮熬白菜,嘿!”
    (生大笑)
    生:不能,这样没变化,太单调、太随意,而且这个“嘿”有着丰富的含义。
    师:哦?怎么讲?
    生:“嘿”言外之意是“简直啦”!(生笑)
    师:那为什么不干脆换成“简直啦”?试试看。(生读,其他学生摇头)
    生:没那么丰富、生动。这是北京人物质要求的极致境界,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师:你觉得原句该怎么读.尤其是这个“嘿”?
    (生读“嘿”时,有些急促,匆匆收尾)
    师:大家听听,这个“嘿”他读得那么急促有力,一听就知道,他是“愣头青”“吃饱了撑的”那种“满足”。(生大笑)还有别的读法吗?
    (生读到“嘿”时语气上扬,且拉长声。学生鼓掌)
    师:为什么这样处理?
    生:我想读出骄傲和自豪,读出老北京人的“自恋”来。(生笑)
    师:老师也尝试下。(师读,读到“嘿”时语调向下,拉长声,读出了“高兴”。学生鼓掌)
    师:大家能听出老师的理解吗?
    生:您读出的是北京人的满足感,吃饱了偷着乐,好像在说“就我吃到了,别人边儿待着去!”(生笑)
    问题:
    (1)请评析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
    (2)请说明教师引用刘锡庆评价的意图。
  • 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完成问题。
    爱在屋檐下
    ①母爱深。虽然刚出生我们那根连接母体的脐带就被剪断,可是,与母亲的血缘关系却终生难以割断。当我们呱呱堕地时,便占据了母亲的心;当我们咿呀学语时,第一句便是“妈妈”。
    在我们的身边,永远有母亲的伴随。母爱像身边的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到,却充满世界;它又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母爱是最无私、最温暖的太阳,奉献着光和热;母爱是肥沃的土壤,为儿女茁壮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母爱是无垠的宇宙.任儿女自由遨翔。
    ②母爱深,深的无法比拟。
    ③父爱沉。父亲在我心中永远是那么严肃,那么不易接近。小时候,父母亲总爱站在我的左右两旁张开手臂,每次我都习惯性地向右边的母亲跑去,而忽略了站在左边的父亲。然而,如果没有父亲.怎会有我和母亲幸福快乐的生活?那粗大的手是家庭的支柱,那宽阔的肩是子女的靠山。他辛勤劳作,总是无怨无悔;教导子女,总是赏罚分明。
    ④父爱如江流,澎湃奔涌;父爱如草原,辽阔无边;父爱如酒,需细细品尝;父爱如诗,需认真品读感悟。
    ⑤父爱沉,沉得无法称量。
    ⑥师爱暖。如果说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那老师便是我们的第二任父母。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教给我们文化知识和技能,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成功的时候,老师和我们分享幸福和痛苦;我们失败的时候,老师鼓起我们前进的风帆;我们犯错误的时候,老师耐心细致地拔正我们的航向:我们因取得一点成绩而骄傲的时候,老师的谆谆教导是我们的清醒剂。老师既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最真挚的朋友!
    ⑦师爱如阳光,照在我们的心灵上。它的温暖不亚于母爱的深,父爱的沉。
    ⑧友爱浓。当我们从父母的羽翼下走出来时,我们开始寻找朋友。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爱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当我们难过时,朋友是肩膀,可以依靠着哭泣,友爱就像熨斗烫平我们心中的苦恼;当我们绝望时,朋友是一双手,把我们从绝望中拉出来,友爱就像火把重新点燃我们心中的希望;当我们快乐时,朋友是巨浪,可以把我们的快乐推向更高处,友爱就像乐曲增添我们前进的动力。
    ⑨友爱浓,浓似咖啡,香气醉人。
    ⑩我们生活在爱的屋檐下。

    2. 请从第①⑥段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⑥段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修改。
  • 3. 请指出该作文的一个优点和一个缺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问题。
    周婷、杨兴《别了,“不列颠尼亚”》原文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了25任港督的庭院。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点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
    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成”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
    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课文介绍
    该课文选自某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第四单元第一课《短新闻两篇》,另一篇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同单元另外两篇课文为《包身工》和《飞向太空的航程》。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新闻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它以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向我们提供各方面最新的资讯。
    学习新闻作品,要注意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信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要求
    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应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
    学生情况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班额50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

    1.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
  • 2. 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 3. 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研讨与练习】。
    【研讨与练习】
    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场实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说说课文中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