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简答题(一)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167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大家在找的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简答题重点来啦,快来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简答题(一)瞧瞧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试题: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 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考试结果】部分学生按下述思路解题而错选答案A或B。
    由于要配制480mL0.1 mol/L的硫酸铜溶液,因此需要溶质的质量为:
    (1)若溶质为硫酸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的正确答案是_________。
    (2)如果你要讲解本题,请写出你的正确解题思路。
    (3)请对学生答题错误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
  • 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装置D中的溶液为浓硫酸。实验测得洗气前装置D的总质量为m1g,洗气后装置D的总质量为m2g,产生氮气的体积为V L。某同学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明显小于理论值。经过小组分析、讨论,明确其中的原因并制订两种新的方案。
    方案一:不改变原有实验装置,改为测量另一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及生成氮气的体积.得 出了合理的实验结果。该装置为________。(填写“A”“B”“C”或“D”)
    方案二: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在装置C与装置D间增加了一个实验装置,重新实验。根据实验前后该装置的质量变化及生成氮气的体积,得出了合理的实验结果。该装置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的横线处应该填什么?
    (2)通过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请你谈谈如何在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3.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有关如图6所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2H22O6
    B.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5molNaOH反应
    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答题情况如下:选择A的几乎没有,选择8的占72%,选择C的占8%,选择D的占20%。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的正确答案是_________。
    (2)如果你要讲解本题,请写出你的正确解题思路。
    (3)请对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
  • 4.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以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新课改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以邓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
    问题:
    (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2)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5.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根据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学习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2)探究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教师在实施探究教学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6.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21世纪初,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兴起,针对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领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发展性课程与教学评价成为评价领域的最新思想。
    问题:
    (1)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念有哪些?
    (2)简述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功能。
  • 7.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

    素材1
    近30年的化学教育研究表明,学生乃至成人存在大量的化学错误概念,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能充分建立化学多重表征(即宏观、微观和符号表征)以及不同表征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转化。表征障碍造成大量的化学学习困难.从而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瓶颈。此外由于许多化学实验难于用肉眼观察,或者需要很长时间.或者具有一定危险性,在现实的教学中难以操作.严重限制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素材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学者积极开发计算机模型并广泛运用于化学课堂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运用。计算机模型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一种体现,与其他物理介质的科学模型相比,在研究宏观、微观、复杂系统及其动态演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大量事实证明.计算机模型能有效帮助学生丰富科学概念的表征形式.促进其合理的心智模型的建构、科学概念的理解、思维深度的加工、建模技能的提高。由于计算机模型具有图形并茂的特点,对于一些在课堂或者实验室难以完成的实验,具有较好的演示效果,很好地促进了化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同时,不可否认计算机模型仅仅是对事物、现象的简约表征,通常不包含事物多方面的信息,对学生全面掌握事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素材3
    计算机模型至今在美国、英国、荷兰等西方国家的科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却相对欠缺.符合我国教学实际的计算机建模工具及模型极其有限。

    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师对科学模型的认识及能力欠缺.对计算机模型的原理与应用缺乏认识,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模型操作的教师较少,能够修改或者自主设计计算机模型.并且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计算机模型教学的教师更少。

    根据上述素材,回答下列问题:?
    (1)中学生学习化学存在哪些问题?
    (2)计算机模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有哪些?
    (3)根据素材概括我国计算机建模在教学中的应用存在哪些不足。并从教师方面,对计算机模型应用于化学教学提出建议。

    (4)从学生的角度,提出计算机模型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 8.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体态语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人体任何一个部位辅助言语交流的表情、行为或举止。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在运用有声语言的同时,常常伴随着相应的体态语,教学体态语正是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忽略的辅助手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化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运用体态语有何作用?
    (2)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常用的教学体态语有哪些?
  • 9. 某化学老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方案:向淀粉溶液加入稀硫酸,再加入Cu(OH)2悬浊液并加热,无红色沉淀产生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讨论上述方案的设计及结论是否正确?请简述理由。
    【考试结果】
    有30%的学生提交的错误答案是:上述方案的设计和结论均正确。因为没有红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溶液中没有水解产物葡萄糖,所以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的正确答案是:____。
    (2)对学生解题错误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
    (3)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 10. 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化学史对于学生学习化学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如苯环结构的发现,据说德国的化学家凯库勒因为对某一种物质的结构式未搞清楚而非常烦恼,1865年的晚上,他梦见了一幅蛇咬自己尾巴的图。因此发现了苯环的结构。
    综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述化学史的教育价值。
    (2)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试列出可以作为事实证据的例子。(至少举例三个)